亞市變遷三:不進則退 二手車商瞄準品牌化
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二手車市場發展到現在,經銷商從過去僅僅滿足於掙錢,到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接下來正朝着品牌化發展,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
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濤說,“考量到亞市原有的二手車商戶比較扁平,沒有形成自己立體的內部循環,我們就在2019年引進了人人車,將平臺的線上引流能力與線下有形市場進行結合。”
作爲北京首家汽車交易市場,亞市長期扮演着北京車市風向標的角色。隨着政策的變革、產業以及消費的升級,亞市如今再次走到了轉型的十字路口。基於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通過實地調查和走訪,採訪汽車業內專家,探索亞市變遷背後的發展規律。今日推出第三篇——亞市變遷三:不進則退 二手車商瞄準品牌化。
“您就說您有什麼顧慮吧,我看怎麼給您解決。”一位在亞市經營二手車生意的“小散戶”對記者說,“我們收車是拿自己的錢收,我要看走眼了,這車賣出去賠錢是賠我自己的錢,所以我一定比您看的仔細。”
近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對亞市的二手車市場進行了走訪,工作日午後的亞市略顯蕭條,位於市場北側的“二手車交易區”偶見步履匆匆的工作人員,卻鮮有來看車的顧客。
位於市場北側的“二手車交易區” 張懿/攝
記者一連逛了三排“小散戶”,在此期間,沒有一家商戶主動上前詢問或攬客。最後,當記者敲開一家商戶的門,談及對二手車質量的顧慮時,便發生了開頭的對話。
“不用看規模大小之類,這些都沒有意義……這得碰人,而不是碰店。”據這位商戶介紹,自己在亞市幹了有些年頭,在外面也有展廳,並多次表示“價格還可以商量”。爲了讓顧客對其車輛品質放心,更是表示自己與某流量“大V”有合作關係,在其二手車公衆號上也會定期發佈車輛信息。
相較於 “二手車交易區”的冷清與商戶些許的“江湖氣”,位於“二手車精品展廳5廳”一樓的“人人車嚴選商城”就顯得頗有些人氣,銷售人員也更爲積極主動。
人人車嚴選商城 張懿/攝
“來看看,想選個什麼樣的車?”當記者走進商城時,一位銷售人員便迎上前來,他介紹說,“我們在北京有很多家實體店,但亞市店是規模最大的,也是車源最多的。您可以在線上選車,但看車還是要來線下。”在記者駐足的半小時內,店內大約有五、六波客人前來選購車輛,銷售人員也是有問必答。
店內車輛 張懿/攝
記者注意到,店內每輛二手車都是“明碼標價”。除了支付購車費用,消費者還需額外支付車價8%的“購車服務費”,而銷售人員也多次強調“不講價”。
車輛價格信息 張懿/攝
當提出考慮到場地、人員等成本支出,店內車輛售價是否會高於“小散戶”時,該銷售人員表示,“二手車沒有固定價格,一個車一個價,同樣年限,同樣配置,兩個車一定是兩個價,這都是根據車況來的。” 最後談及消費者最爲關心的二手車品質問題時,這位銷售人員表示,人人車平臺提供多項保障,在店內購車還可享受“一年兩萬公里”的質保。
“小散戶”與“大平臺”,這是當下亞市二手車市場並行的兩種業態,然而不難看出,不論是強調與“大V”的合作還是平臺背書,這些二手車從業者都想打出“品牌”,進而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剛開始的時候,人人車展廳的面積大約是1000平米左右,是現在的一半,幹一年之後,又提出了擴大規模的申請,”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濤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說,“考量到亞市原有的二手車商戶比較扁平,沒有形成自己立體的內部循環,我們就在2019年引進了人人車,將平臺的線上引流能力與線下有形市場進行結合。”
據李海濤介紹,亞市中小規模的商戶是比較多的,目前有一百多家,每家一個席位八個車位,而亞市也正積極規劃引進更多的平臺品牌和品牌經銷商。
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二手車市場發展到現在,經銷商從過去僅僅滿足於掙錢,到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接下來正朝着品牌化發展,這是一個必然的規律。”
羅磊認爲,與品牌二手車商相比,“小散戶”弱小一些,但經營靈活且成本較低,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他同時強調,隨着市場進一步滿足消費者需求,從管理上自身“拔高”,一些跟不上要求的經營主體也將面臨淘汰。
今年年初,受疫情衝擊,市場下行壓力增大,中國二手車市場一度陷入“停擺”:商家閉店歇業,顧客無人登門……如今,伴隨着宏觀經濟回暖復甦,以及國家政策扶持,二手車市場正在持續向好。
“進入下半年,(二手車市場)突然有一個反轉。從數據來看,全國各地市場都非常活躍,尤其是最近幾個月,增長率都超過了10%。”羅磊認爲,今年二手車市場整體的交易水平應該與去年持平。
流通協會數據顯示,10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爲147.89萬輛,環比增長0.87%,增幅較上月明顯下降,同比增幅則擴大至16.68%;交易金額爲905.72億元。1-10月,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爲1105.98萬輛,同比下降6.69%。(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