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車巨頭本田與日產合併應對全球競爭
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汽車巨頭本田和日產正在商談成立一家控股公司,這兩家汽車公司將歸其管理,而且儘快要爲這個實體公司簽署一項合作備忘錄(MOU);同時本田與日產還在考慮將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納入這個新控股公司中。目前,日產持有三菱汽車24%的股份,是其最大股東。另據路透社報道,目前尚不清楚成立新的控股公司是否旨在最終建立兩家公司之間的全面聯盟,但兩家公司確實已開始進行合併談判。截至2024年12月,本田的市值5.95萬億日元(約388億美元),日產市值1.17萬億日元(約76億美元),若合併成事,將成爲2021年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標緻雪鐵龍的交易以來,行業最大規模的交易。
實際上,從今年3月開始這兩家汽車製造商加強了合作,雙方已同意在電動車和其他領域探尋戰略伙伴關係,並探索未來合作的各種可能性,希望在全球行業激烈競爭中共享更多資源。在8月進一步加深了雙方的聯繫,同意在電池、電軸和其他技術方面開展合作。有分析專家當時表示,他們的目的是追趕已在電動車(EV)領域搶佔先機的中國汽車製造商,日本公司因爲專注於混合動力車而失去了優勢。本田和日產是日本第二和第三大汽車製造商,僅次於豐田。但它們在主要市場的份額一直在下降,歐洲和美國需求停滯,加劇了它們面臨的壓力。
本田公佈的2024財年(今年4月-9月)的業績報告,實現營收5.4萬億日元,同比增長8.2%,營業利潤2579億日元,同比下降14.6%,淨利潤爲1000億日元(6.56億美元),同比下降61%。更值得注意的是,本田業績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化特徵,摩托車業務利潤持續攀升,反觀汽車產品業務則是因地區市場差異顯得分化嚴重,歸母淨利潤快速下降。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累計銷量爲588,018輛,同比下降29.3%;在北美市場銷量了35.5%,達到1,358,000輛,但是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降19.7%。
日產汽車深陷財務危機已久,據多家媒體報道,它正到處尋求新的投資者,否則就會在一年左右破產。隨着有關日產汽車將要破產的消息流傳,真實的情況是,日產在2023年-2024年的業績情況進一步惡化。據日產汽車財報,日產汽車2024財年上半年(今年4月-9月)淨營收同比下滑1.3%至59842億日元(約389億美元),營業利潤下降90.2%至329億日元(約2.1億美元),淨利潤192億日元(約1.25億美元),同比下降93.5%。同期,全球新車銷售量同比下降1.6%至159.6萬輛。更加重要的是,日產業績虧損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其海外市場業務表現不佳。在北美市場,其電動汽車的銷量持續下滑,北美市場則是日產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根據2023年的數據,美國市場的銷量佔據了日產全球總銷量的26.6%。
如本田、日產以及三菱實現合併後,其汽車年銷量有望超過800萬輛,這將使新公司躋身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列,僅次於豐田汽車(2023年銷量爲1120萬輛)和德國汽車製造商大衆汽車(2023年銷量爲920萬輛),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本田日產新控股公司的全球競爭力。
近兩年來,全球汽車製造商都面臨着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挑戰,特斯拉及比亞迪發起的價格戰讓利潤下滑瀕臨虧損的跨國汽車巨頭們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今年9月,通用汽車表示正在與韓國現代汽車探索合作方式以削減成本,包括聯合汽車開發。歐洲汽車更是陷入了混亂,大衆汽車威脅將在其87年曆史上首次關閉德國工廠,裁員並削減工資以降低成本並提高利潤,但立即迎來了10萬員工罷工,現正與工會就削減成本展開了激烈的談判。德國大衆的困境讓德國勞工和社會保障部不得不出面,以便幫助大衆汽車應對當前的危機。與此同時,全球汽車行業還可能面臨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撤回電動汽車友好政策的威脅。特朗普已誓言對進口汽車採取強硬立場,包括威脅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運來的汽車徵收25%的關稅,他可能會尋求本田和日產的讓步以批准任何交易。
更深一步有關這次本田與日產的合併事宜,可能還會涉及日本背後兩大財團,即三菱財團與富士財團的未來關係。在日本,財團通過身份資格、資本聯合和交叉持股等方式保持緊密聯繫,這樣的結構使得成員企業,能夠在面對市場風險時相互支持,增強整體競爭力。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即本田汽車)是三菱集團金曜會的成員之一,金曜會由三菱集團主要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組成的非正式組織,主要是爲了加強三菱集團內部企業的聯繫和協調而成立的。而日產則是富士財團的核心企業之一,其發展與富士財團的金融和產業資本緊密相關,日產汽車、日立、佳能等著名品牌在財團的框架下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
雖然日產的主要股東、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仍未予以置評,但安邦智庫首席研究員陳功先生認爲本田與日產的合併,也會涉及法國雷諾,對它們來說,這很可能意味着出清股權。1999年,雷諾收購了日產超過三分之一的股份,後來增至43%。長期以來,由於日產一直是兩家合作伙伴中規模更大、盈利能力更強的一家,因此日產對這一日法聯盟感到不滿,不過去年法國雷諾已經將持股比例降至15%。由於這次日產與本田的合併,是在日本財團的框架下達成,法國雷諾估計很難再持有股份。
這兩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巨頭的合併引起了廣泛關注。陳功先生認爲,汽車製造商巨頭的合併是一種趨勢。製造業的競爭力,有時候應該從產業整體來看,內部整合是一種核心競爭力的整合,它是持續的、向上的,指向頭部企業。只有這樣製造業才能實現自我強化,整體提升,最後反映在全球競爭力上。這次本田與日產的合併,預測未來可實現800萬輛的產銷。如果戰略眼光完全着眼於一家企業,那單位就太小,天花板太低,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之下,最後就會出現成片的失敗潮。(來源:安邦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