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肛交後狂腹瀉 恐是桿菌性痢疾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

不安全的性行爲,除了會增加性病風險外,也會引發桿菌痢疾上身!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迄今發生了29例本土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排除21例爲飲食感染後,還有8例找不出原因,懷疑可能有口肛接觸或肛交口交等性行爲所感染,所以,提醒民衆應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的性行爲。

▲ 口肛交後出現腹瀉,恐是桿菌性痢疾上身(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今年迄今 共出現64例確定個案

疾管署疫調顯示,該8名均爲男性年齡介於24~46歲之間,均無共通餐飲水源公共場所,懷疑與性行爲傳播有關,因此,當活躍年齡之男性族羣出現腹瀉、血便腹痛症狀時,應提高警覺,審慎評估相關感染風險行爲,並適時進行通報並給予相關衛教,包含個案定時服藥及複診等,而衛教個案於痊癒後仍需避免發生性行爲至少7天。

今年迄今共計64例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其中35例爲境外移入病例,餘29例本土病例,高於過去三年同期本土確定病例數。

肛交、口陰交 都會增加桿菌性痢疾感染風險

桿菌性痢疾之潛伏期爲12至96小時,有時長達1周,症狀包括程度不等的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痙攣及有便意,卻拉不出來、血便及粘液便等症狀,但部分民衆呈無症狀帶菌者

桿菌性痢疾主要經由糞口傳染,直接或間接攝食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食物飲水而感染;依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經由同性異性間肛吻、肛交、口陰交等性行爲,可能提高感染桿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A型肝炎)等腸道疾病傳播之風險。

保鮮膜當口交隔絕物 降低感染率

最後,疾管署提醒民衆,平日應養成良好之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維持單一性伴侶或減少性伴侶數量;避免肛吻、肛交、口陰交等不安全性行爲,或採取適當的防護,避免口腔陰道肛門的直接接觸,如覆蓋食物的塑膠保鮮膜,可作爲口交隔絕物,以避免感染;如發現身體有不適症狀時速就醫。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