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馬丁沃夫:歐元區應立刻QE
歐元區通膨率連續六個月低於一%,本刊專訪重量級經濟評論家馬丁沃夫,在他眼中,這個區域幾乎已走入日本式的通縮危機,他疾呼歐洲央行應卯起來推銷QE,不然就來不及了。
文/陳怡芬
美、歐、日,對全球景氣有着動見觀瞻影響力的三大經濟體,目前情況只能說是「一好兩壞」。美國雖在復甦軌道上,但日本、歐元區再度陷入需求緊縮的困境。日本經濟正與消費稅提高的衝擊搏鬥;至於歐元區,「我悲觀地認爲,通貨緊縮多半已無可避免了!」接受《今週刊》專訪時,馬丁沃夫(Martin Wolf)這麼說。
馬丁沃夫是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也是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固定成員;美國前財政部長蓋特納推出新政策前,還得與他通電話詢問意見,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當年,他在電話中不留情面地批評蓋特納在金融海嘯後所提出的「資產排毒計劃」,如今,他則急着呼籲,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口中高談闊論的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不能只是光說不練,「歐元區應該立即QE。」
在四月六日歐洲央行的利率政策新聞發佈會中,德拉吉除了強調利率維持○.二五%,還花了好多時間大談QE,以及他過去不願承認的問題:歐元區即將陷入通貨緊縮危機。
逼使德拉吉不得不認真面對通縮問題的原因,在於歐元區三月的通膨率僅有○.五%,這不但是連續第六個月低於一%,也遠遠低於歐洲央行自我設定的二%通膨率目標。
說白了,歐元區的物價幾乎停止上漲;它所標示的是,歐元區恐將陷入所有經濟學家最害怕的經濟問題──日本病;從一九九○年起,日本至少經歷三次、總計十三年的通縮時期,隨着通縮鬼魂的糾纏不清,日本經濟一路走在「消失N年」的迷霧中,這個N字,從十、二十,增加到三十年。
四月六日的新聞發佈會中,雖然德拉吉大談QE與通縮,但仍強調目前的歐元區不會重蹈日本覆轍。馬丁沃夫試着解釋德拉吉爲何如此「鴕鳥心態」,「如果依他的標準,日本病當然還沒發生,但,這只是依照『他的標準』。」
德拉吉曾對歐元區的通貨緊縮提出三大標準,首先,歐元區內必須有一堆國家的物價同時下跌;其次,區內必須有一堆的貨品價格下跌;最後,必須看見通貨緊縮往明確的「自我實現」路徑發生當中。
歐元區目前只有三個國家通膨率爲負值,此外,消費者物價指數中出現價格下跌者,佔比約爲五分之一。至於「標準三」,慣用的指標是民衆對於通膨的長期預期心理,若民間普遍認爲未來物價恐將下跌,那麼,此時就會減少消費,造成通貨緊縮「自我實現」。而就現階段的數據來看,歐元區民衆對未來長期通膨率的預期仍在二%以上水準。
基於以上數據,德拉吉始終否認歐元區已出現通縮危機,然而馬丁沃夫卻不這麼想,他把「標準三」的權重放得極大,並且判斷指標也不是從「長期通膨預期」下手,「當民衆對於『短期』通膨率預期是負向時,通縮危機就已經點燃導火線了。」他說。
短期比長期重要,這個論點,來自於日本經驗,「看看日本當年是怎麼走的吧!」…【本文未完,尚有756字,可於今週刊官網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