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獸胃線蟲「緊鉤腸壁」 吃到死蟲也不會讓你太好過

海獸胃腺蟲「緊鉤腸壁」,吃到死蟲也不會讓你太好過。(圖/翻攝自《英國新英格蘭期刊》)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近年來歐洲颳起壽司風,因感染海獸胃線蟲造成腹痛患者有增加趨勢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分子寄生蟲熱帶疾病學科主任範家教授表示,就算吃到死掉的海獸胃線蟲,因高致敏性抗原殘存在魚體內,下肚後48~72小時仍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不僅會出現腸胃道不適,還會引發蕁麻疹症狀

《英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日前刊登一篇文章,一名32歲的葡萄牙男子吃了壽司後,肚子痛了一週,還伴有嘔吐和發燒,醫生透過胃鏡檢查,發現一條寄生蟲死死地鉤在經發炎腫脹的腸壁上,利用胃鏡夾除後,症狀已大爲改善。過去這類「線蟲病」多發生在有吃生魚傳統日本,但歐洲國家發病率已日漸增多。

範家堃提到,海獸胃線蟲多存在海水魚烏賊魷魚的腸胃道內,人類幼蟲吃下肚後,蟲只會鑽到腸胃道中躲藏,人體器官爲了自保,會分泌出纖維蛋白物質將蟲包在體內,長期下來會出現肉芽腫,容易被誤診爲癌病變,而蟲只在肉芽的保護下,約可存活1年以上。

▲海獸胃線蟲幼蟲(Anisakis spp.)。(圖/範家堃教授提供)

「只要愛吃生魚片的人,感染的機率都很高。」範家堃提到,若想避免感染寄生蟲,在吃魚前可多留意,只要看到魚肉表面「一圈白色的」,就有可能是海獸胃線蟲,但若蟲已跑到魚肉的深處,就很難察覺。

臺北醫學大學曾做過實驗,若要殺死海獸胃線蟲,需將生魚片浸泡在哇沙米中整整12分鐘,或者在-20°C與-35°C的冷凍庫中分別存放一週與一天才能達到目的。範家堃說,他正研究發展快速診斷試劑,利用寄生蟲釋出的抗原,「只要試紙貼上去變色代表有寄生蟲」,目前計劃仍在發想階段

研究寄生蟲多年、看過白帶魚中的海獸胃線蟲、鮭魚中的大絛蟲,範家堃說,他自己依然愛吃生魚片,只不過吃之前都會對寄生蟲懷着「敬畏的心」。他提醒,只要吃生魚片都有一定的風險,若擔心的民衆可以儘量挑「熟食」吃,這樣就完全不會感染了。

►►延伸閱讀:「海獸胃線蟲」虐歐洲 臺人愛吃生魚片...歷年竟僅1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