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千萬不能打!「隱翅蟲」讓你又痛又難看

記者黃鬱棋綜合報導

日常生活中,可能有各種蚊蟲飛到你身上;無論是白線斑蚊、埃及斑蚊、還是蟑螂跳蚤,不管哪一種都好,有一種生物千萬不能惹到!「隱翅蟲」是一種不需要咬你,就能讓你痛翻天、皮膚起水泡甚至潰爛的昆蟲;如果你用力拍下去,讓「隱翅毒素」完美的濺在皮膚上的話,可能會留下一個十分難忘的回憶。

褐毒隱翅蟲,千萬不能打!(圖/取自Wikipedia)

所謂的「隱翅蟲」,其實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統稱;不同的隱翅蟲,長相也不一樣。牠們普遍出沒在夏季炎熱的時候,可能下過一場雨後,你就發現皮膚出現了局部性的刺痛、紅腫紅斑,甚至起水泡或糜爛。牠們不會咬你,但只要被牠們「經過」或「打死牠們」,隱翅毒素潑濺到身上的時候,隱翅蟲皮膚炎往往就這麼出現了。

臺灣十分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Paederus littorarius),體長約1公分,寬則大約0.2公分;牠的「頭部」、「胸部」以及「尾部」呈現發亮的鐵青色腹部則是黑黃相間顏色。牠們平常喜愛生活在大自然中,無論是水田草地甚至森林裡,都有可能看見牠們的蹤跡。牠們同樣有着趨光性,晚上睡覺如果沒關燈,隱翅蟲來找你的機率也更高。

▲隱翅蟲小小的身軀,帶給你大大的痛苦。(圖/取自Wikipedia)

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隱翅蟲往往很早就出現了;碰到隱翅毒素的皮膚,會產生刺痛、腫脹的感覺。如果一發現隱翅蟲皮膚炎的症狀,應該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不使用肥皂),並且冰敷,前往就醫;如果處理得當,過敏區域一般3至4天就會乾涸,一個禮拜就會逐漸痊癒。至於留下來的色素沉澱,大約2周到1個月左右會消失

根據香港媒體的報導,現在除了中國大陸與臺灣看得見隱翅蟲外,香港也漸漸出現隱翅蟲的蹤跡;在兩岸三地旅遊時,記得看見隱翅蟲,都不要去拍打牠喔!

更詳細的隱翅蟲資料請參閱嗄嗄昆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