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臺展現開天闢地的革命史詩
“秀水泱泱,紅船依舊,行駛在我們心間……啊,紅船!從南湖岸邊,駛向那夢的彼岸。啊,紅船!從南湖岸邊,駛向那夢的永遠……”穿越百年時光,歌劇《紅船》於4月1日在杭州浙江音樂學院大劇院首演。
歌劇《紅船》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嘉興市委、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出品,浙江演藝集團、浙江交響樂團、浙江音樂學院、中共嘉興市委宣傳部、嘉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聯合演出製作。
目前,歌劇《紅船》已入選中宣部、文旅部、中國文聯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
靜靜靠泊於嘉興南湖的這葉小舟,長約16米、寬3米;船上承載的是中國紅色革命精神和信仰,濃縮的是百年大黨篳路藍縷、披荊斬棘走向輝煌的艱辛歷程。
這樣的反差,也同樣體現在創作者的思路中——如何在方寸舞臺之間,展現這樣一部革命史詩。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當下,用歌劇的方式再現建黨歷程,更是對黨史藝術而生動的詮釋。
歌劇《紅船》以中共一大13位黨代表爲重點,從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的視角聚焦,以點帶面,展示中國共產黨從嘉興南湖一條小船上誕生,劈波斬浪駛向輝煌的史詩畫卷,恢宏再現中國共產黨人開天闢地、革命起航的光輝歷程,大力弘揚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的“紅船精神”。
“這是一個偉大題材在建黨百年這一偉大時刻恢宏、史詩般的呈現。”著名導演藝術家、戲劇教育家、歌劇《紅船》總導演黃定山難掩激動的心情,“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舞臺呈現,參與演出的演員多達180餘位,臺前幕後工作人員有近400人,演出過程中切換的場景達到50個,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歌劇史上都是罕見的。”
“從2017年夏天開始構思,到2019年2月11日子夜完成初稿,再到正式上演,劇本已十三易其稿,還不包括作曲稿、演出稿,微調小改之處更是數不過來。每一次修改都不斷有新的元素融入,以期日臻完美。”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京劇院院長、一級編劇王勇說。
歌劇《紅船》全劇兩幕六場,一場演出下來,兩個半小時的舞臺體量裡容納了50個場景規模,主要圍繞“上海望志路”和“嘉興紅船”兩個現實時空展開,與建黨相關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經過排練組合,形成了歷史時空,在臺上不斷穿插出現。
爲了在如此有限的時間裡呈現出飽滿複雜的內容,該劇打破傳統敘事框架,選擇非線性、跳躍式的敘事方式,把片段化的結構方式整合在一起。巧妙運用推拉幕、轉檯和燈光投影技術,輔以電影蒙太奇手法有機串聯,上下起落左右推移,使得各個場景在行雲流水的轉換中立體化、焦點化,不乏大開大合的鋪陳,更兼精緻細膩的刻畫,彰顯磅礴大氣的史詩氣韻。
劇中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都精益求精。在服裝設計上,團隊藉助光影表現年代獨特氣質,讓所有人物保持在一個色系裡,既有腳踏實地的生活實感,又不停留在生活層面;在化裝造型上,重點在把人物的外貌特徵提煉出來,更聚焦於神似;在環境塑造上還原細節,讓觀衆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十分入戲;還加入了豐富的地域元素。
建黨大業的浩蕩光輝穿越歷史時空,以豐富深刻的藝術魅力和審美體驗與今人際會,觀衆彷彿重返歷史現場,回到春雷滾動的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年,讓人心潮起伏、跌宕澎湃。這也正是黃定山想要達到的目的,他不僅僅想讓觀衆體驗這段充滿艱難抗爭、理想信念的偉大歷史,更想讓觀衆“走進這段歷史,與人物血脈相連,同呼吸共命運”。
一次直抵心靈的黨史學習教育
“這是全國歌劇界都非常矚目的一部作品,簡約又大氣凝練,我特別喜歡。”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副教授、指揮家王燕站在樂池中把控着滿臺演員的演唱節奏,幫助演員在展現自己特色的同時,與樂團融爲一體。而由浙江交響樂團組成的樂團陣容齊備、配合默契,賦予這部作品更加恢宏遼闊、獨具特色的史詩氣韻。
“我有一個夢,總有那麼一天,人民幸福,民族復興,富強民主的信念;我有一個夢,總有那麼一天,中國終將站起來,挺立在世界之巔。在天安門前,我發下宏願,這個夢並不遙遠,這個夢必定實現……”歌劇《紅船》主題曲《我有一個夢》,充滿激情地表現了毛澤東等革命先驅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的愛。
毛澤東的扮演者星海音樂學院青年歌唱家王傳亮感慨:“這首主題曲層次豐富,色彩浪漫,經得起欣賞,在刻畫人物的同時,也充滿了對黨的信心,對未來的展望。”在歌聲中,正在成長的一代新人,他們意氣風發,目光堅毅,步伐堅定,勇往直前。
“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深刻的黨史學習教育。”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團委書記雷璐源帶領20多名青年團員組團來看歌劇。她說,“上週公司組織黨員去嘉興瞻仰了紅船,並上了一堂生動的紅船黨課,今天又觀看了歌劇《紅船》,對黨史有了更深的感悟,更加堅定了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