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舞臺上演千秋歷史 大師口述成都皮影戲的前世今生
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一盞燈,一塊白色幕布,鑼鼓響起,“人影”翻動,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皮影戲。
近日,由成都市委宣傳部主辦的“蜀戲新韻”成都市2024年度戲曲進校園戲曲慕課——川劇變臉吐火課程正式上線。國家一級演員、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木偶團副團長潘禕擔任主講老師,帶領廣大青少年瞭解成都皮影戲的前世今生。
課程中,潘禕從中國皮影戲的淵源說起,講述了皮影戲如何流傳到川西地區,成都又如何採集川西皮影特長,發展了具有成都特色的皮影戲。在此基礎上,潘禕還對成都皮影戲的製作、造型、操縱等進行了講解。
據瞭解,皮影戲又稱“燈影戲”“燈影子”“皮猴戲”,是集雕刻、剪紙、繪畫、造型、口頭文學、音樂唱腔、表演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至今已有2200多年曆史,被稱爲中國民間藝術的“活化石”。2011年,皮影戲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
成都皮影戲的形成,與四川的歷史變遷密不可分。明末清初,張獻忠、劉文秀等農民起義軍把湖北皮影帶到川北地區,清康熙年間,雲南皮影隨着吳三桂的軍隊傳到四川。入川的外省皮影,與四川地方特色碰撞融合,在川北山鄉形成了口耳相傳的“土燈影”。咸豐年間,川西民間藝人以川北“土燈影”爲基礎,吸取了陝西“渭南影子”精雕細刻的優點,創作出被外國人譽爲“最複雜的皮影”的川西影戲成都皮影。
潘禕表示,皮影戲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的非遺民間藝術,小朋友們通過學習皮影戲的來源和製作過程,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製作皮影人物和表演過程中,又能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渠道感知,更好地理解和體驗皮影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