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志願,就是找到自己
來源:澎湃評論|夜讀
作者:姚華鬆
這幾天,我陸續接到了一些朋友的電話或微信留言,詢問我對他們的小孩或他們親戚的小孩填報志願的建議或意見。他們中的不少人覺得我是大學老師,見識相對多一點,看問題長遠一點,我可以給出相對靠譜的說法。
但坦白說,這絕非易事。
我不得不考慮或必須考慮,萬一我給出了具體建議,孩子在家長的慫恿或鼓動下采納了我的建議,然後三個月後,孩子發現學校或專業壓根就不是他(她)的菜,各種不如意、不順心,我是不是就成罪魁禍首了?這是不是意味着爲了儘量規避可能引致的貽誤孩子發展的巨大風險,我就得以“無可奉告”一口回絕呢?我看也不必。
我的第一建議是,鼓勵與孩子進行直接交流,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
信息時代下,各種資訊以海量計,孩子們接受和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比我們少,早已不像二十多年前的我那般懵懂和無知,在很多事情上,他們有自己的立場跟態度。這意味着家長們要尊重他們的想法或主見。很大程度上,我們認爲好的,不一定是孩子心儀的。
孩子們放假了,時間相對充裕,建議孩子們花上十天或半個月的時間,給自己一次機會好好與自己的內心展開獨白,嘗試自問自答——“我的性格和特徵是什麼?我以後想做什麼?我適合做什麼?我最大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我的特長是什麼?我對什麼很感興趣?我對什麼一丁點興趣都沒有?等等”。一句話,“找(到)自己”(find yourself)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同時,家長們可以抽空推心置腹地與孩子聊聊天、交交心,角色從威嚴的父親切換至慈愛的兄長,氛圍從一本正經的嚴肅“上課”轉換到輕鬆愉悅的非正式交流,話題從三年不變或鮮有變化的分數和排名轉移到家長裡短、興趣愛好、未來期許甚至心儀的異性等方面。總之,家長們和包括我這樣的所謂謀士只是局外人,不能越俎代庖,不可以剝奪他們對其人生及命運的選擇權,因爲他們自己纔是他們人生的主人,他們在深入瞭解他們自己基礎上做出的選擇纔是合情合理的。
我的第二條建議是:相對於專業,選城市和學校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
一些家長或朋友喜歡劈頭蓋臉地問我,“姚老師,您認覺得目前最熱門的專業是什麼,最容易就業的專業是什麼”,坦白說,我經常很尷尬,很難接話。
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相對城市與學校,專業纔是更核心、更關鍵和更重要的,因爲專業與日後的就業和畢業後欲從事的職業直接掛鉤。
但其實不然。
從根子上說,念大學的基本初衷是提高孩子們各方面的知識、能力與眼界,從而在未來社會競爭中佔得一席之地,而習得上述知識、能力與眼界的渠道與途徑,遠不止於在課堂45分鐘裡學到的專業知識,大學所在的城市、城市精神與文化,學校的校風與精神、學習氛圍和國際交流機會,與孩子們四年或更長時間的成長與發展密不可分。
關於學校,我想聊聊我的母校XY大學對我的影響。我博士學的是地理專業,我的三年同窗是學人類學的,因爲結識了他,我有機會和他一起經常去人類學系蹭課,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論文開題、預答辯和答辯等,這讓我在研究方法論的豐富與補充方面受益良多。只要有機會,我就去旁聽學校的人類學系、社會學系、哲學系、中文系和歷史系等老師們的課程或講座,三年時間的跨院系交流與跨學科討論,極大拓展了我分析問題的眼界與視野,我從非地理專業領域的資源中收穫很大。
我想說,作爲專業之外的部分,所在的城市和所在的學校對我產生了諸多正外部性,滋養我成長和進步,讓我終生受益。
我的經歷似乎表明大城市、超大城市、一線城市和綜合性大學更有優勢,在形塑一個人成爲相對完整意義上的人的過程中,但這並不意味中小城市和專科性大學就一定遜色,每座城市、每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地方與魅力之處,問題的核心是事在人爲,孩子們要學會從城市和學校的正外部性中汲取營養,不斷充盈與強健自己。
退一步講,哪怕志願沒有填報妥當,四年光陰沒有那麼舒心和順意,但在一個地方和一所學校呆上四年,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跟經歷,四年後的自己一定是全新的和心智更成熟的,再做出更優的選擇,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