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藝-打造品牌香港藝術節40載
今年香港藝術節進入「不惑」之年,但何時「開幕」?何時「閉幕」?卻讓人困惑。主因是明文上,第40屆香港藝術節的活動期間是「1月28日至3月8日」。不過,早在去年9月,英國劇團製作的《哈姆雷特》,已被視爲藝術節前奏。香港話劇《香港式離婚》和世界首演、鄧樹榮執導的《泰特斯》(TiTus)第三版,演出又落在3月8日之後。導致今年香港藝術節首次出現「主要節期」這個名詞。
3月4日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音樂會結束後,藝術節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堂舉行閉幕儀式。儀式的舉行意味着在41天「主要節期」內舉行的54個表藝團隊170場表演節目亦順利完成,藝術節當局甚至在閉幕儀式後翌日便迫不及待,公佈整個藝術節的平均上座率逾94%的成績。這種「超高效率」現象呈現的正是香港藝術節得以建立起賴以成功的「名牌效應」,及歷年來能取得「輝煌業績」至關重要的積極進取團隊精神。
其實藝術節在公佈本屆上座率之時,仍有英國Bristol Old Vic劇院的3場戲劇《神醫》(Faith Healer)和6場《香港式離婚》等待上演,但此兩場的門票都已售罄,4月下旬纔開演的《泰特斯》若能滿座,更有可能超越前年的96%。
仔細分析今年44檔表演節目,上座率超過9成的多達35個,佔了幾近9成!其中一票無存的共有22項,剛佔了半數。餘下上座率在8成至9成之間的有5項,低於8成的只有4項。該4項上座率「未符理想」的節目,亦不難找出「票房失利」的原因。
排於票房榜最後一名的《手冢》,由比利時編舞家徹卡奧維(S.L.Cherkaous)以日本手冢治虫的漫畫作品,結合英國獲獎無數的作曲家涅廷索尼(Nitin Sawhney)的原創音樂和戲劇泡製出來的現代舞蹈劇場製作,最後取得的上座率只有56.75%,則多少讓人「跌破眼鏡」,但此一事實讓人不得不承認,現代舞蹈劇場節目,在香港的市場仍然較小。同時,這個製作的對象定位看來亦較模糊,安排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演出3場,合共要銷售4000多張門票,顯然是對市場估計錯誤。
票房榜倒數第二的《泰特斯》,四月下旬纔開演,這個數字必然仍會上升;發掘香港舞壇新秀的「當代舞蹈平臺系列」的節目一,在座位不多的香港文化中心小劇場演出3場,演出的是3位香港後起新秀獲委創作的舞作,上座率72.33%,這對知名度仍不高的新秀來說,是預料中的事。
至於芬蘭女高音馬蒂娜(Karita Mattila)的獨唱會安排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最後上座率66.43%,也是意料中的事。因爲馬蒂娜儘管紅透國際歌劇界,但在香港知名度卻不高,再加上選唱的是布拉姆斯、德布西、和貝爾格的藝術歌曲,這在香港的音樂市場來說,都是難以樂觀的因素。
無可否認,很多時候演出者的知名度對票房很重要,但當香港藝術節已建立名牌形象,不僅能讓知名度不足的演出者亦有機會大賣特賣,如今年同樣是「當代舞蹈平臺系列」的節目二、馬丁史岱費爾德(Matin Stadtfeld)的鋼琴獨奏會、京都祇園藝妓的表演「藝子與舞子」,來自西非洲馬裡的塔裡溫(Tinariwen)的沙漠搖滾樂,都乏知名度,但都能創下近乎全滿上座率。
無論如何,香港藝術節的輝煌業績在這幾年間,對中國大陸更發揮了「示範」作用,近者如深圳音樂廳、上海音樂廳,遠者如西安音樂廳都特別安排員工來港「考察」,臺灣方面的藝文界同行與媒體人員,就更是早着先鞭。據悉深圳當局更積極考慮舉辦深圳藝術節的可行性,香港藝術節已成爲參考的對象。
(文轉B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