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恰查某種籽 黏出對妻的思念
許久未在臺北舉辦個展的黃步青(見圖,郭吉銓攝),現於臺北當代藝術館推出「門外家園:荒蕪的邊緣」展,34件複合媒材裝置作品回顧1990年代至今的創作脈絡,透過漂流木、廢棄金屬、蒺藜草種籽(俗稱恰查某)等撿拾物的拼組,傳遞他對大海、生命的深厚情感,也道盡他對亡妻、藝術家李錦繡的無盡思念。
黃步青1948年出生鹿港,1981年與妻子李錦繡赴法留學7年,受到戰後「貧窮藝術」以素樸媒材展現人文與創造力量啓發,此後改變他的藝術發展方向。1987年法國巴黎大學造型藝術碩士畢業後返臺,爲臺灣複合媒材創作代表之一,1999年裝置作品《野宴》結合象徵臺灣原生力量的植物種子與流水席,應邀參加該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
喪妻之痛今猶存
當代館廣場展出大型裝置作品《雙凝》,原是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黃步青帶領成大建築系學生在倫敦西敏寺大學就地創制之作,不同的是,當代館版的《雙凝》訴說他對亡妻的思念。作品兩端懸掛的大畫布上,是以蒺藜草種籽黏繪出的黃步青夫婦肖像,隔空凝神的兩人之間由千絲萬縷的棉線牽引,置身期間的觀衆彷如成了串連天人之間的的媒介,黃步青以此連結他與亡妻,乃至於所有戀人間的絮語,誠如詩人紀伯倫名言:「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
蒺藜草是共同記憶
黃步青和李錦繡是臺藝大同學,兩人藝術理念、價值觀一致,夫妻關係和諧,2003年李錦繡癌症過世,對黃步青來說,衝擊和傷痛至今猶存。「她是我創作時的得力助手,我們常一起外出收集拾得物,我要做什麼她都知道,有時候還會提點構想。」黃步青常用蒺藜草種籽爲元素,如《身軀》、《種子與女人》、《寄語大海》、《粉紅牀》等,黃步青解釋,夫妻外出挑選撿拾物時被蒺藜草扎到,「小種籽黏在我的褲管一起帶回來,就這樣闖入我的生命,也成爲和太太的回憶。」
他說蒺藜草種籽象徵生命力、種籽帶刺也象徵女性孕育生命時承受的苦痛,而在《寄語大海》中則以種籽當文字、黏在畫布上化爲3張秘密情書,表達對妻子的濃濃思念。
李錦繡本身也是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她的創作是自動性書寫,黃步青無法介入。鶼鰈情深的兩人合作的最後一件作品《思空非想》,寫着一手好字的李錦繡,在白色彈性布料上寫滿《道德經》,布料拉成帳蓬狀,觀衆可進入其中觀看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