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均 - 心靈回朔,潛伏行旅
一開始都是無意識的,不管是顏色還是線條,我都是在無意識中先去遠觀自己的畫面。所以說,我變成是在畫裡面找靈感。但是一開始都是不設限的,是無形的。慢慢的從中去感受到一個世界,把他給表現出來,其實我的作品還是帶有點想像的。
老師在九十年代參加過很多的比賽,也有非常豐富的展覽記錄,能不能談談早期創作的風格還有媒材的使用?然後也想請老師分享一下當時的展覽與比賽經驗?
我從學生時代開始畫水彩也畫十幾年了,我的水彩很早就已經開始注重表面的肌理。我會在水彩紙的表面塗上一些東西,像油畫的gesso或樹脂,或是用不透明水彩混合一些壓克力顏料在水彩畫紙上打底,做出一些粗糙而且帶有立體感的效果。當已經畫到這樣子的質地,再加上我的觀念已經跳脫形體,比較着重在透過線條跟色彩,去把腦海裡面的東西表現出來,而不再只是單純去表現眼睛所看到的。
到2001年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所之後,第一是媒材已經想要去突破了,然後自己的觀念也轉變了,而研究所的老師也是以油畫爲主的,綜合這三個原因,所以我從2001年開始就改以油畫創作爲主。
老師在早期的形式上就比較具像嗎?
對啊,是有受過一段長期的訓練。從很寫實的作品,慢慢的到後來一直在求變。寫實的畫久了,就是會對那種表現不是很能滿足。總會覺得,整個視覺、處理手法侷限在眼睛所看到的,是一種對三度空間的表現。
後來慢慢的覺得,如果把這個畫面分割了、重組、變形,反而會出現一些有別於現實的意象。這種意象反倒是比較接近內心的。我們畫出表象的、肉眼所視的東西,就只是在應付眼睛所見的,而不是在表現心裡所想的。於是我逐漸的跳開眼睛所看,進入到一個重新組構的階段。
過了這個階段之後就是一些關於潛意識、超現實的自動性技法了。隨興的塗鴉,無意識的遊走,在裡面找出一些個人特質,讓我覺得很有趣。我有一系列的作品就是在差不多A4的紙上,只用鉛筆、炭筆隨興的畫,然後畫一畫覺得草圖、結構,還有表現出來的意象我還蠻喜歡的,之後才把它畫成大幅作品。
這樣子跳脫以前寫實意象風格的一個轉變,跟着使用的繪畫手法也要改變,老師你是如何在這之間自然的轉換呢?
我一直覺得,形象是比較具體寫實的,就是在一個輪廓線之內,把一個色彩填入,那個色彩是跑不出輪廓的,就算你在後面做一個呼應,還是跑不出來。但如果把這些輪廓線去除掉的話,變成色彩也沒有一個獨立造型的能力,因爲都是線條在帶動色彩。但如果沒有界線、沒有框架,又想把色彩凸顯出來的話,就會演變成那種線條的遊走,塊面的堆疊,甚至一些刮除的表現。把這個線條的張力,和色彩的情感帶出來,不要一開始就先設下輪廓,再去填充。
那老師的遊走線條是無意識的去完成,還是心中還帶有預設的想像?
一開始都是無意識的,不管是顏色還是線條,我都是在無意識中先去遠觀自己的畫面,過幾天沉澱之後再去畫。所以說,我變成是在畫裡面找靈感。但是一開始都是不設限的,是無形的。慢慢的從中去感受到一個世界,把他給表現出來,其實我的作品還是帶有點想像的。
剛剛提到這些無意識,或是隨機的遊走。他可能會在理性和感性之間跳躍,或說是在寫實跟心像之間調換。這看似一種表現,但還是有一個架構存在。你是如何的在心像間遊走?用什麼樣的架構?
我想這就是最難去處理的一道藝術難題。怎麼樣去調和理性跟感性,還有寫實跟抽象之間的微。…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talk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