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偷跑後癱瘓 金管會還在放水LINE Bank嗎?
先是偷跑,因此而延後開業的LINE Bank,開行首日果然跌破衆人眼鏡,不只開放開戶不到1小時就係統癱瘓,更連LINE Bank官網都掛掉,離譜至極。大剌剌地宣佈開戶,卻交出這麼落漆的表現,壓力測試是怎麼做的?金管會難道要裝沒看見嗎?
挾着LINE通訊軟體的優勢,LINE Bank從一開業就引發關注,或許是覺得臺灣的金融主管機關是個「塑膠」,不用太理會,竟在還沒拿到開業許可前,去年底就悄悄上線新功能「揪團」,挑戰臺灣主管機關的監督能耐,第一時間金管會要求若不積極處理,恐將影響後續營業執照審查,LINE Bank才從善如流下架。
這樣的「犯行」在前,金管會在審覈LINE Bank開業時,就應該用更高標準,否則對所有銀行都沒辦法交代。沒想到,LINE Bank還真的不給金管會面子,下午才歡欣鼓舞宣佈開行,沒想到跟只紙老虎一樣,一戳就破,系統承受度豈止脆弱可言。
純網銀因爲沒有分行,需要更強的資安能力,這是基本常識。不是說LINE Bank不能高調宣佈開業,問題是在高調開業同時,就要有忍受龐大用戶涌入的能耐,這些在先前的壓力測試就該想到,而不是等事情發生,再推給「都是用戶數太多」這理由。
然對金管會來說,開放新銀行,尤其是新型態的純網銀加入,希望發揮「鮎魚效應」,進而影響其他銀行,本該給予肯定。但如果連最基本的資訊能力都沒有,不要說鮎魚,這根本就是條垂死的泥鰍,養都養不活了,到最後更是自找麻煩。
金管會既然許可LINE Bank開業,就要用同樣的標準,檢視開業後的表現,否則就有放水之嫌,一旦容忍LINE Bank混水摸魚,對資訊漏洞百出的將來銀行情何以堪?更何況若把純網銀變成資安鬆散的代名詞,也會對金管會的政策成效打了折扣。
LINE Bank出師未捷,未必會「身先死」,但已經影響「純網銀」的可靠度,也等於在金管會臉上,賞了個大大的耳光。金管會可以裝死、相應不理,但這絕對不是負責任的作法,好歹拿出督促將來銀行的一半力量,讓LINE Bank把這當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