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首顆衛星下線
記者近日在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衛星產業園(下稱“武漢衛星產業園”)“築夢中國星谷,揚帆航天時代”主題活動上獲悉,我國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第一顆衛星下線,標誌着衛星批產時代來臨。
據介紹,當前,衛星製造行業發展迅速勢頭強勁。我國衛星製造行業已經形成由對地觀測衛星系列、導航衛星系列、通信衛星系列和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等組成的完整衛星體系。衛星製造市場前景廣闊,以航天軍工科研院所爲代表的“國家隊”積極投身於新型低軌大規模星座建設。
記者從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瞭解到,上述衛星智能生產線於2019年啓動建設, 目前已具備正式投產運行條件,產線具有“柔性智能化、數字孿生、雲製造”等典型特徵, 通過採用智能製造先進技術, 可實現生產過程中精準感知、關鍵工序質量實時控制、製造全過程數據採集與控制等功能, 滿足1t以下小衛星年產240顆總裝集成測試(AIT)的需求。
本次下線衛星是面向批產設計的典型衛星, 主要由結構與機構分系統、熱控分系統、供配電分系統、姿軌控分系統、綜合電子分系統、星地測控分系統和有效載荷分系統7大系統組成,通過零部件出庫、部裝、總裝、整星電測、熱控實施、精測、太陽翼安裝與測試、質測、振動、熱真空、檢漏、整星入庫等多道工序,圓滿完成該典型衛星在衛星智能生產線上的總裝集成測試, 順利實現衛星成品下線, 有效驗證了該衛星智能生產線的可行性, 標誌着衛星批產時代的來臨。據悉,衛星智能生產線建成後,小衛星的生產效率將提高40%以上,單星場地面積需求將減少70%以上,單星生產週期將縮短80%以上,人員生產效率將提升10倍以上。
據瞭解,隨着武漢衛星產業園陸續投入使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將逐步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快響應”的產業生態,全力打造以“聚合、開放、共享、創新、普惠”特徵的“三公里生態圈”。記者從上述活動中獲悉,來自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北京吾天科技有限公司等集團內外10家單位首批簽約入駐武漢衛星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