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讓更多傅高義搭建溝通橋樑
旺報社評
中美關係轉圜的理性呼聲漸起,人們卻失去了一位冷靜、溫和的中美關係權威觀察者、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退休教授傅高義於美國去世,享年90歲,他的去世,是中美兩國共同的損失。
傅高義精通中文和日語,一生足跡不斷、筆耕不輟。他曾針對中國社會做大量調研採訪,與各界交往廣泛,對政情、社情、輿情有深入瞭解和洞察。上世紀80年代,他深入廣東生活多年,走訪70多個縣,寫作了關於廣東改革開放的《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千禧年後,他又傾注10年心血完成《鄧小平時代》,被《紐約時報》評爲「迄今爲止,中國驚人而坎坷經濟改革之路的最全面記錄」。
中美關係過去4年遭遇螺旋式下降,作爲理性溫和的知華派,傅高義曾多次發聲,就中美武力衝突可能性與危害示警,呼籲中美當務之急是解決經貿、學術、媒體交流等基本問題,恢復官方抑或領導人的私下溝通管道。兩岸方面,他也曾在11月呼籲蔡英文不要只聽信美國單方面聲音,還要同時聆聽北京釋放的所有資訊,仔細解讀其中意涵,謹慎因應,來帶領檯灣走向正確方向。
其言其行,不難看出傅高義的可貴之處。其一,設身處地理解對方行爲邏輯的同理心。作爲學者的他,較官員更富人情味,能透過與中國人大量的接觸,才能正確掌握、判斷事件的真相與原委。他在介紹《鄧小平時代》的寫作背景時曾披露,自己在中國積累資料的方式就是交朋友,讓對方慢慢了解自己的目的。不是判斷是非好壞,就是純粹瞭解。彼此對事物的看法並不都一致,但需要了解,特別是從對方的角度來學習。
其二,拒絕先入爲主,堅持眼見爲實。傅高義對中國的研究並非以經驗主義和定式思維爲起點,而是通過腳踏實地的田野調查得來結論,從中國自身的環境和條件出發增加認知。實踐調研性的方法論,也令其能以相對客觀的態度看待中國的制度選擇、治理與發展脈絡。
其三,篤信遠離情緒的主導,讓交流溝通解決問題。無論是上世紀70年代末聯合費正清致信尼克森呼籲接觸中國,還是2019年7月在《華盛頓郵報》連署百名學者反對美國與中國爲敵,傅高義始終都是對華接觸論的推動者。他認爲,美國應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美中兩國的歷史任務是塑造一個國際新秩序,找到一種「競爭而非打架」的共存方式。即便分歧不能在短期彌合,也應當找到管控的方式,而非訴諸於宣泄情緒和挑動民粹。
傅高義是美國所謂知華派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與傳統海外漢學研究者不同,知華派不僅包含學界,也包含着商界等領域的人士。他們通過自身不同的方式影響美國的中國政策,甚至學而優則仕,進入政策制定層面。其根本目的,仍在於維繫美國自身的國家利益。因此,知華派並不意味着親華派,而更傾向於專業派和務實派。即便如此,當下反中大氣候下,他的理性聲音並未能掀起漣漪,甚至不得不選擇低調。
過往4年,美國官方重要部門中,傳統知華派學者專家及商界人士幾乎都被排除在外,華府多啓用意識形態優先者,對華實際情況知之甚少的右派。在中美人文交流領域,大陸學者無法進行互訪、留學生被拒於門外或遭盤查恐嚇、媒體記者遭簽證收緊和驅逐。一個日趨保守的美國,令人大跌眼鏡。在攻擊中國、惡化中美關係的過程中,美國自己的國際形象亦大受影響。
有分析認爲,如今中美關係更值得擔心的,不是美國政府的意識形態掛帥,而是如傅高義一樣真正的知華友華派重量級人物的離去或噤聲。
美國的知華派學者橫跨各個時代,並不存在後繼無人的跡象。中美之間真正需要的,是恢復雙邊正常的交流管道,培養、鼓勵更多像傅高義一樣腳踏實地做田野調查的學者,能夠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記錄、講述,架起客觀、理性、溫和的溝通橋樑。中美之間如此,兩岸之間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