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價如何定?”“交易配額如何分?”……這些全國碳市場上線的熱點問題有了官方解答

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啓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有關情況。來源:國新網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 (王仁宏)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7月擇時啓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7月14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就啓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的有關情況進行介紹。

趙英民表示,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達峰、碳中和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國碳市場一啓動就將成爲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市場,因此中國碳市場的啓動將爲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增添新的動力和信心,也將爲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借鑑。”

這一“全球最大碳市場”將發揮哪些重要作用? “碳排放價格”如何制定?如何保證碳交易配額分配公正合理?在發佈會上,這些大家關心的熱點問題均得到解答。

“全球最大碳市場”有哪些重要作用?

“爲行業、區域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資渠道

趙英民表示,今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週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了2000家,測算納入首批碳市場覆蓋的這些企業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着中國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經啓動就將成爲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據悉,中國的碳市場建設起步於地方試點。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7省市啓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2013年起,7個地方試點碳市場陸續開始上線交易,有效促進了試點省市企業溫室氣體減排,也爲全國碳市場建設摸索了制度,鍛鍊了人才,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試點市場覆蓋了電力、鋼鐵、水泥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到2021年6月,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配額成交量4.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約114億元。2017年末,經過國務院同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印發實施,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趙英民表示,全國碳市場對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義非常重要。一是推動碳市場管控的高排放行業實現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的綠色低碳化,促進高排放行業率先達峰。二是爲碳減排釋放價格信號,並提供經濟激勵機制,將資金引導至減排潛力大的行業企業,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動前沿技術創新突破和高排放行業的綠色低碳發展的轉型。三是通過構建全國碳市場抵消機制,促進增加林業碳匯,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助力區域協調發展和生態保護補償,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四是依託全國碳市場,爲行業、區域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資渠道。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紮實做好全國碳市場各項工作,持續完善配套制度體系,推動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技術法規、標準、管理體系。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的基礎上,逐步將市場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多的高排放行業,根據需要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有效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的作用。

全國碳市場的碳價如何形成?

“長遠看,由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總體狀況趨勢決定”

作爲“價格信號”,碳價在碳市場交易中肩負着引導碳減排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推動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引導資金流動等重要作用。因此,在碳市場啓動後,“碳價如何定”成爲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目前,全國碳市場還沒有啓動,所以還不好說碳價是多少。但從全國7個地方試點運行情況看,近兩年加權平均碳價約在40元人民幣左右。”趙英民介紹道,從微觀和近期來看,碳價主要還是由配額供需情況決定。從宏觀和長遠看,碳價由經濟運行和行業發展總體狀況和趨勢決定。

他坦言,“碳價過高和過低都不好”。碳價過低,將挫傷企業減排的積極性;碳價過高,也將導致一些高碳企業負擔過重。因此合理的碳價,既可以彰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願景的決心和力度,又能夠爲碳減排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激勵信號。

趙英民表示,目前在全國碳市場相關的制度設計中,生態環境部考慮通過改進配額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機制等政策措施來引導市場預期,從而形成合理碳價。同時,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各方對溫室氣體排放管理預期在逐漸上升。因此有關企業特別是配額短缺的企業,關鍵還是要從推動行業低碳轉型的高度正確看待碳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碳價的高低是個市場信號,企業順應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就會在發展當中佔得有利先機。” 趙英民表示。

如何保證碳交易配額分配公正合理?

“全國統一、公開透明”

“在配額分配的公正性方面,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的方法是全國統一、公開透明的。” 趙英民表示,企業根據排放情況可以自行計算,得出應該獲得的配額數量。配額分配的基礎是經過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覈查後的碳排放相關數據,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重點排放單位對排放數據的核查結果乃至分到的配額有疑義的還可以複覈申訴。

在配額分配的合理性上,目前配額採取的是以強度控制爲基本思路的行業基準法,實行免費分配。“這個方法基於實際產出量,對標行業先進碳排放水平,配額免費分配而且與實際產出量掛鉤,既體現了獎勵先進、懲戒落後的原則,也兼顧了當前我國將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列爲約束性指標要求的制度安排。”

在配額分配製度設計中,考慮到部分企業承受能力和對碳市場的適應性,對企業的配額缺口量作出了適當控制,需要通過購買配額來履約的企業,還可以通過抵消機制購買價格更低的自願減排量,進一步降低履約成本。

如何確保碳排放數據真實準確?

規範保障+數據抽查+信息公開”

“市場要進行交易最基本的基礎是要確保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準確,這也是我們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趙英民表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碳排放數據質量工作。爲進一步強化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前的數據質量管理,在連續多年開展各相關行業碳排放數據覈算報告與覈查工作的基礎上,專門印發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覈算方法與報告指南》《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覈查指南(試行)》,對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核算和報告進行統一規範,對省級主管部門開展數據覈查的程序和內容提出嚴格要求。

按照現在的工作程序,在企業報告數據和省級生態環保部門覈查工作完成以後,生態環境部還組織了對地方的督促檢查和對企業的現場抽查。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企業和第三方機構的信息公開力度,要求企業公開排放情況。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公開覈查技術服務機構從業業績,以信息公開方式加強行業監督和社會監督。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推動相關工作制度的落實。一是指導監督,主要是對市場各參與主體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規定開展業務進行指導監督。二是能力建設,加強對市場參與主體以及生態環境系統的碳市場相關能力建設,推動各個單位相關方懂制度、守制度、用制度。三是聯合監管,將協調相關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組織開展對碳市場運行各個環節的聯合監管。四是立法保障,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儘快出臺,以更高層次的立法保障碳市場各項制度有效實施。

爲何首批納入均爲發電企業?

“起到減污降碳協同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碳市場首批納入的企業2000多家都是發電企業。

“從國際經驗看,發電行業都是各國碳市場優先選擇納入的行業。既然它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費多,所以這個行業首先納入,可以同時起到減污降碳協同的作用。”據趙英民介紹,在全國碳市場選擇以發電行業爲突破口,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發電行業直接燒煤,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較大。據統計,包括自備電廠在內的全國20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了40億噸。因此,首先把發電行業作爲首批啓動行業,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

二是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排放數據的準確、有效獲取是開展碳市場交易的前提。發電行業產品單一,排放數據的計量設施完備,行業自動化管理程度高,數據管理規範、容易覈實,配額分配簡便易行

趙英民表示,結合國家排放清單的編制工作,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覈算、報送和核查工作。因此這些高排放行業,他們的數據覈算、報送覈查工作也是有比較紮實的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成熟一個批准發佈一個的原則,加快對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覈算與報告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分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後,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範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