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劉良升專欄/離奇的海軍直升機事故
三十多年前,筆者大學畢業,逕前往海軍新兵訓練中心接受六週基本訓練,結訓後隨即分發到海軍艦隊直升機隊,被安排經手飛行安全業務,當年曾對於發生在先前一九八○年代中期的一起重大飛安事故深感離奇,後來透過多方探討方得其全貌,所獲致總結令人唏噓不已。
話說美國政府在一九六○年代末期開始大量提供已封存的二戰時期驅逐艦供盟國使用,中華民國也陸續接收了超過二十艘以上俱以「陽」字號命名的驅逐艦(如DDG-902衡陽艦、DDG-903華陽艦、DDG-905岳陽艦等),這其中部分經過美國海軍FRAM I & II(FRAM: 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性能提升專案的驅逐艦隻,其本身艦艉02甲板原有的傳統火炮已拆除,代之以直升機飛行平臺和機庫,所以七○年代在國府海軍致力於艦隻飛彈化和作戰立體化的努力下,除了有中山科學研究院所研發之雄風一型反艦飛彈的加入服役,另外十二架美國休斯公司產製的500MD/ASW反潛直升機(ASW:Anti-Submarine Warfare),亦即俗稱的「海鷹機」(海鷹計劃,Sea Hawk Project),也於一九八○年運抵國門,在本單位成軍(本單位先行於一九七七年九月一日成立),開啓中華民國海軍進入使用艦載反潛直升機之新紀元。
當筆者翻閱飛安檔案中歷年多起飛安事件時,發現各案輕重情節不一,損害傷亡各異,其中除了一件發生於內陸縱谷區的重大事故外,其他意外發生地點都是在高雄附近海空域,且飛行組員最終多能平安脫困。最讓人拍案叫絕者爲一架直升機因機件故障,駕駛竟就近直接迫降到海中一艘行經的貨櫃輪船上的貨櫃頂端,成功保全了人員與飛機,相反地,最惋惜者自是前述唯一發生於內陸的嚴重事件。
檔案中的調查報告清楚地記載當天一架500MD/ASW直升機載有正副駕駛,和機工長共三員,自左營基地起飛,在海上繞行後,改變方向一路往東北朝內陸方向飛行,結果在距離海岸線至少五十公里外的高屏溪上游的主要支遊楠梓仙溪峽谷中,因未能及時閃躲架設於溪谷間的纜車鋼索(山區的簡易載貨纜車線,俗稱「流籠」),致纜索將飛機尾旋翼瞬間橫向切斷,飛機隨即失去控制摔落河牀,機身全毀三名機員殉職。而事後檢討的一項重要因素是當海軍直升機飛行員自陸軍航訓中心結訓後回到海軍服勤,海軍仍沿襲陸軍航空隊的傳統思維──諮意飛行全臺灣各空域,蓋因陸軍飛行員平時須演練假想敵的突擊隊有可能在臺灣任何地點空降登陸,他們被要求必須儘可能熟悉全臺灣島的地形地貌,是故陸軍方面並沒有空域限制之說,所以自本案件發生後,海軍飛行員平日以左營基地起飛演習訓練時,若無特殊指令,一律限縮在左高(左營和高雄)海空域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