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面執政必定腐化 上演中
兼任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全代會致詞時強調,社會上有人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寫劇本,對民進黨的未來大做文章,民進黨必須用行動來證明,這個劇本不會成真。但話音剛落,就爆發了外交部駐印尼代表處密電指控,時任立法院長的蘇嘉全、綠委蘇震清與人力仲介業者操控國營事業牟利疑案。本案固然必須進一步查清,但蔡主席所謂的「劇本」根本就是現在進行式的劇情,即使民進黨自我感覺良好,卻不能自欺欺人。
其實蔡英文對黨內的告誡,仍大有辨正、探究之處。首先,沒有人認爲「全面執政必定腐化」,而是「民進黨全面執政必定腐化」,這兩句話看似差別不大,其實意涵大大不同。全面執政的確未必一定就會腐化,政治學理或實務上也沒有人做這樣的主張,因爲掌握行政、立法兩體系的全面執政,本就是政黨追求的最高目標;所以全面執政絕非罪惡,只有一黨獨大又壓制或缺乏制衡與監督,纔是滋生腐化的溫牀。
缺少外部監督制衡機制
英國艾克頓爵士百餘年前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這句名言確實顛撲不破,這不僅是人性的通病,也是政治經驗的結果。爲何會有這樣的流弊不斷產生,歸納起來原因有二:一是當權力越大時,其所控制的資源就越多,其他人因爲覬覦或期待其資源的賞賜與分享,遂在監督、制衡的諸多環節睜隻眼閉隻眼。監督少了,自律標準跟着降低,久而久之便造就了當權派的腐化。
二是與改革的惰性有關。未掌權者通常會努力改善自己,改進效率,凸顯自己的清明形象,以促成權力結構的取而代之。但對掌權者而言,他不需要積極投入去「改善」什麼,只要維持現況即可,所以改革者對清廉的努力總是比掌權者來得多,久而久之,掌權者相對而言就自然腐化了。這對總是把「改革」掛在嘴邊的民進黨尤其受用。
綜上可知,想要單靠當權派內部的自律抵擋腐化,事實上極爲困難,只有落實外部的監督制衡機制纔有可能,這也正是民主政治三權分立設計的真諦。而所謂的反腐化當然不只針對掌權者的自律,更需要防範的是整個「當權派」乃至延伸而出圖謀利益均霑、大搞利益輸送的皇親國戚、閨密好友、核心幕僚等等,因爲這些族羣犯下的「個人」貪腐問題,都會隨着民進黨的權大勢大、錢更多跟着暴漲,最後都得由民進黨概括承受,而且一筆筆地算到蔡英文的頭上。
蔡英文挾着史上最高票的光環,民進黨政府也因防疫表現使民調聲望維持高檔,但她卻在黨大會上提出此番告誡,顯然是已感受到社會的各種傳聞非議、甚至是危機的隱動。猶記蔡英文4年前首度當選總統時告誡全黨的名言「謙卑、謙卑、再謙卑」,對照民進黨執政後種種的倒行逆施,早就成了反諷的笑話,如今她若沒有積極的作爲,仍想以文青式的語言「教化」黨內當權派,以此想「感動」反貪腐、痛恨特權的民心,那才真是自欺欺人!
民進黨執政這4年多來,一步步都在爲永續執政而不斷鞏固權力、排除異己,以修法箝制在野黨與言論自由,國會成了綠軍強勢輾壓的戰場,又將農田水利會收歸國有,公然強奪民財;將媒體盡數收編,又建置網軍發動輿論戰,行政權有如八爪章魚般侵蝕體制,不斷安排自己人進入公務機關、國營事業,酬庸肥貓填好填滿;獨立機關如NCC、中選會一律控管成爲黨的「附隨組織」,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反倒是社會質疑的弊案如「國安私煙案」、「慶富案」,則是一件件成了無頭懸案。
近期又連環爆出國王人馬鯨吞政府標案、當權近親居高位狂撈公家油水,可謂愈演愈烈,加上大法官「奉召」應訓、監察院人事提名與通過爭議、警政人事傾軋成爲派系鬥爭祭品等事件現象,這些即使還不算弊案,但都是不斷累積民意反感的爭議,乃至權力的囂張濫用,都在挑戰民意的忍耐度,也正考驗蔡英文的政治智慧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