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7年級臺灣留英女碩士 變菲律賓工地女王
▲高子寧的車隊跑遍全菲律賓,爲了融入當地,不僅講菲語,信佛的她更帶天主教員工禱告喊「阿們」。(圖/商業週刊/攝影曾千倚)
文/康育萍
高子寧,她是菲律賓第一大泵浦車廠「Pump Pro Concrete Machinery Crop.」總經理,在當地泵浦車產業市佔率達三分之一。她做過的工地,北起菲律賓呂宋島、南至篤信伊斯蘭教的民答那峨,事業範圍遍及菲律賓主要三大島嶼。打拚7年,公司年營收成長逾10倍。
是什麼樣的動力,讓她一人帶領近3百名菲律賓員工,在荒野中建立起一番事業?
故事,得從7年前說起。當時,她27歲,英國諾桑比亞大學國際會計碩士,畢業回臺灣,落地三小時後,她在英國投履歷的全球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安永聯合,便要她過去面試,一週內上班,擔任查帳員,一年有二分之一時間做臺灣上市櫃公司海外查帳,亮眼的職務、薪水,令人羨慕。
現在,她34歲,卻在人均所得僅臺灣七分之一的菲律賓,從事「黑手行業」,跑遍全菲律賓近七百個工地,整天和司機、工人爲伍。
轉折,全因爲父親的一句話。高子寧的父親高進炎只有國小畢業,家裡務農,17歲去工地當工頭,進入營造業工作,正好搭上臺灣經濟起飛的時代,遍地機會。
40多年前,高父憑着打工存下的錢,開臺灣第一家國產泵浦車廠,陸續包下全臺各大工程,90年代,臺灣錢淹腳目,曾是臺灣第一高樓的臺北車站新光三越,也是他派車灌漿,事業蒸蒸日上,每天工作16個小時也做不完。
隨市場開放,外國泵浦車陸續引進臺灣,高父的獨門生意,優勢逐漸不再。夕陽產業找不到新血,「大家做到那麼艱苦、攏(都)那麼老啊,想說乾脆收起來,」父親高進炎說。
「我爸講到以前家裡很窮,創業多辛苦,他就會哭,說不想再回去過那種苦日子。」父親老淚縱橫的臉,她始終記在心底。也因此,當父親找她一起到海外考察市場,她沒有太多猶豫。馬上向公司請假,先去印度考察一個月,後來纔在父親客戶介紹下,轉進菲律賓。沒想到,纔到第三天,高父發現菲律賓有不少華人,加上有朋友照應,便要女兒留下來,把臺灣舊的泵浦車賣掉,順便評估設廠的可能性。
「連辭職都來不及啊,還是爸媽去公司辦離職手續。」原本以爲幾天就走,沒想到住進父親朋友家,開始寄人籬下,在異鄉扛起不確定的未來。
她自願繼承家業,放棄工作和愛情。交往快四年的前男友,追到馬尼拉機場苦等她3天,她斷然說分手;原本,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的客戶因爲器重她,開500萬年薪找她到德國工作,她坦承,當時很猶豫。
要當2.0 版臺商 不應酬拉關係,做當地生意
儘管辛苦,但她不想走上一代海外臺商的老路。她看到許多臺商,拓展事業是靠跟自己人砍價。初期借住父親朋友家,每晚都有臺商帶朋友來喝酒、應酬,甚至有人靠放高利貸爲生。
她不社交、不打小白球,把應酬的時間拿來經營事業。凡事親力親爲,讓她7年間竄起,目前60多家客戶中,沒有任何臺商,全都是菲律賓企業,試圖做到百分之百在地化。
斥責、處分,這些上一代臺商慣用的管理手法,她也會用。但,她的敢給和回饋,卻是傳統臺商少見。爲了留才,她給高薪,願意付一名菲籍工程師高於上班族3倍的薪水,還一口氣籤10年約,計劃幫他買房。其他員工薪水也比同業還高1到3成。
對她而言,最大的成就感,是走到哪都可以看到自己灌漿的工地,「這一棟,是用我們公司的車灌漿的!」
【 更多報導 】
GDP慘跌到-0.84%...你還是照樣看電影吃大餐?上班族10個有8個老了變遊民
一蘭拉麪不來了》高租金嚇退承租者...臺灣店面空置現象,背後暗藏危機
「我女兒30歲了,請幫她介紹男友,最好是醫生」爸媽們,把人生還給小孩好嗎?
被問"anything else?"怎麼回答?比起"No, thanks",這樣講英文更道地
三餐外食這樣吃,4周瘦一圈!臺大腸胃科醫師親身實證:7日菜單,瘦肚又甩油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