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新生註冊率標準 背後肥了誰
學校的目的就是辦學,沒有學生,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價值。這也是爲何過去幾年教育部都以「連續2年新生註冊率不到6成、全校不到3000人」爲列入專案輔導學校的條件。不過去年教育部突然刪去新生註冊率做爲指標,而以財務面爲主,等於說「學生是否青睞」不重要了,而要看「學校是否撐得下去」。但爲何要改變遊戲規則?誰可以因此獲利?
試想:如果有一所學校因辦學不佳而導致學生不願來讀,但有財團願挹注,則這類學校在新規則之下仍可存活。而誰願意挹注沒人要讀的學校?答案是「看上私校當初以辦學之名得到的土地」的財團。亦即,只要某個財團挹注某所私校幾億元,讓其續命,再趁機以其他名義轉型、合併或改辦其他學制,例如此前有私校將南部校區師生遷往北部,而原南部校區擬改辦私立小學,公有財產就這樣偷龍轉鳳私有化。
財務面不是不重要,但「學生是否願意就讀」也就是新生註冊率,更能看出一所學校的辦學績效。問題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此前有學校以寄存名額、買人頭等方式美化新生註冊率,導致2017年新生註冊率未達6成有17校、2018年驟降爲9校,2019年更減爲6校,彷彿突然之間有問題的學校都沒問題了。諷刺的是,寄存名額這種迴避問題的方式還是教育部提出的。
教育部不去想如何如實呈現新生註冊率,反去除新生註冊率這個指標,將掩蔽瀕危學校的真實辦學情況。例如2019年某所技術學院由於新生註冊率連續2年未達6成,瀕臨教育部專案列輔的退場「淹水線」;但若以財務面檢視,該校2018年紅燈數3個,跟一些知名私校或醫學類校院一樣,感覺「好像也沒那麼差」。
近日行政院版《私校退場條例》草案已送入立法院通過一讀,之前已經有多個教育團體指出新版草案漏洞。我們認爲新生註冊率、學生人數和財務情況等都應該持續成爲私校輔導指標,纔不會讓私校淪爲財團禁臠;教育主管機關的任務應該是提升高教品質,現在教育部的作爲不但不思解決高教沉痾,卻像是拼命爲瀕危學校吊住一口氣,豈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