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峽大壩變形」謠言 專家秀衛星照打臉假消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圖右)公佈的衛星照顯示三峽大壩壩體無明顯變形扭曲。(左圖/翻攝自Google Map/右圖,翻攝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博)
「三峽大壩已變形、潰堤在即」的傳言在網路上瘋傳,引起大陸官方重視,透過媒體稱其「處於彈性狀態,功能一切正常」釋疑。近日各國專家也紛紛發文,就結構及工程品質「打臉」假消息,強調「任何結構受力就會正常變形」、「位移幅度,肉眼無法觀測」,使謠言不攻自破。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水利工程專家菲延博士(Dr. Herbert A. Feyen)表示,相關影片製作的非常「外行」,影片中三峽大壩衛星照片的拍攝角度爲斜角,而不是水利工程領域更具專業性的垂直空拍,「在斜角拍攝的情況下,完全無法精準判斷大壩的變形或位移狀況。」
菲延提到,一般而言,做出精準判斷的依據是以空拍提供的素材創建數位化的地貌模型,這種模型會考慮到包括地球表面彎曲等在內的一系列關鍵因素。
菲延進一步指出,一座水壩「永遠處於運動的狀態」,會產生變形是完全正常的事情,從大壩建成至今沒有出現過險情,證明這座大壩已經經過最嚴格的考驗。
對於三峽大壩壩頂上下游方向水平在-1.82mm~28.70mm之間的位移,菲延認爲,是「不值得一提」的正常範圍內,「現代任何一座摩天大樓的變形程度都比這個要大得多。」
▲三峽大壩。(圖/CFP)
至於官方闢謠提到的「彈性狀態」,大陸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認爲,根據常識,大壩的建築材料都是脆性的,一旦在水壓力下,出現(謠言中)如此嚴重的變形,馬上就會伴隨嚴重的漏水、甚至垮塌,「也就是說,只變形、不漏水的『大壩』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
▲三峽大壩泄洪。(圖/美聯社)
大陸工程院院士陳厚羣也提到,目前監測的位移幅度,只能通過精密儀器才能測量,肉眼無法看到。既然肉眼不可見,網路流傳的「三峽壩體變形照片」便存在許多疑點。
▲三峽集團公佈7月5日的大壩照片。(圖/翻攝三峽集團微信公衆號)
依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佈的大陸衛星「高分六號」拍攝的影像與網路變形圖對比,從衛星影像中可以清楚看到,壩體並沒有出現明顯彎曲。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海波表示,這張影像是今年6月4日拍攝,影像沒有任何異常,大壩非常筆直。
王海波認爲,衛星空照圖受到速度、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和地表建築影響,只要有一個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這種圖像扭曲的情況,這是需要地面做後期處理,才能夠達到幾何定位精度比較準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