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5/5陽氣最盛!端午喝下「午時水」 健康養顏又改運
▲大甲鐵砧山「劍井」每到端午節時,都會開放民衆前來取「午時水」。(圖/翻攝自大甲鐵砧山官網,下同)
民間習俗於農歷5月5日端午節時,是整年陽氣最重的一天,而在這天正中午從井中或山上所打出來的水,被稱爲「午時水」,又名爲「純陽之水」。古人認爲午時水能夠「驅百病」,不只可以解毒、消暑熱,還有增強一年運勢的功用。
根據民間習俗,「午時水」需要在端午節當天,於午時(11時至13時)到山上或是井中汲取天然水,裝水的容器則以瓷器最好。相傳午時水功效極多,既可以驅邪避兇、解毒驅熱、除瘴氣,還能改運添財,用來泡茶或釀酒也會特別甘甜,甚至也能拿來鍛造,鑄出來的兵器、鐵氣特別鋒利並耐用。
臺灣有許多俗諺稱讚午時水的功效,例如:「飮午時水,無肥亦水(美)」認爲午時水不只營養好,還能養顏美容;「午時洗目睭,明到若烏鶖」說以此水洗眼,能讓視力變精明;還有「午時水飲一嘴,較贏補藥吃三冬」認爲此水喝上一口就能贏過任何補藥。
臺灣各處都有午時水勝地,但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臺中大甲鐵砧山的「劍井」。相傳國姓爺鄭成功當年率領軍隊由南往北,被敵人圍困在大甲鐵砧山(昔稱銀碇山)上,山頂缺乏飲水又受敵軍重重包圍,部隊相當士氣低落,於是鄭成功禱告上天,並以寶劍插地,頓時鮮泉涌出,軍隊士氣因此大振,大破敵軍成功脫困,而之後此井傳說每到端午時就會浮出國姓爺寶劍,因此得名,後在清光緒18年,立碑稱此井爲「國姓井」,以供後人憑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