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問.診-感覺全身是病? 有可能是類風溼性關節炎
洪明暉小檔案◆學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經歷:◎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臺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總醫師◎臺中榮民總醫院免疫風溼科專科醫師◎臺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若瑟醫院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
47歲的導遊謝小姐,某天發現右手手指及手腕關節腫痛、僵硬不靈活,一開始以爲是骨頭問題,但X光檢查正常,吃了藥也不見起色,於是她嘗試針炙,卻也未見好轉;後來改由免疫風溼科確診爲類風溼性關節炎。謝小姐回憶發病時,「嚴重時連基本的洗髮、刷牙、穿衣都有困難,而且因爲工作關係必須帶團出國,真的非常不方便。」經過妥善治療,疾病終於獲得控制,現在已經可以輕鬆帶團沒有壓力了。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原因爲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失常,導致體內產生許多不必要的發炎性物質及自體抗體(如類風溼因子);此類病人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正常的組織,讓關節滑膜細胞不正常生長,引起關節發炎腫脹,導致關節疼痛腫脹與運動受到限制,病況輕微時會引起局部關節僵硬疼痛,嚴重者可能破壞關節軟骨和骨頭造成關節損壞甚至殘障。
其初期症狀爲關節疼痛、腫脹、觸痛;此外,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晨間僵硬與疼痛症狀,通常持續達1小時以上,甚至到中午才解除。由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會影響全身,病情嚴重者,會感到疲倦、食慾不振、全身無力、不舒服,甚至覺得「全身是病」。
過去診斷標準要求關節腫脹症狀需持續6周以上且骨骼需有明顯的損害,使得病患時常太晚被診斷出來。因此歐美風溼醫學界於2010年共同發表了新版的診斷標準,只要總分大於等於6分,即可診斷爲類風溼性關節炎,可早期積極治療。
﹝1﹞依受侵犯的關節與位置判斷,受侵犯關節越多得分越高,分數最高爲5分。
﹝2﹞檢驗類風溼因子(RF)及抗環瓜氨酸(CCP)抗體,若兩者都強陽性爲最高得分3分。
﹝3﹞檢驗發炎指數,包含CRP(C反應蛋白)、ESR(紅血球沉降速率),其中一項異常即得1分。
目前沒有可以百分百治癒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但可透過治療緩解關節症狀並維持關節功能。一般傳統治療方式爲口服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近年來也有生物製劑治療,只要經過評估並配合醫師囑咐,根據個人病情選擇適當的生物製劑治療,且在用藥期間定期追蹤,就可以安心接受生物製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