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也超慢跑 強心肺又穩血糖 8原則效果更好
醫師吳凱文指出,超慢跑門檻低卻有不少好處,像是提升心肺功能、保護膝關節、幫助穩定飯後血糖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超慢跑是近來熱門的運動方式,骨科醫師吳凱文指出,其門檻低卻有不少好處,像是提升心肺功能、保護膝關節、幫助穩定飯後血糖等,每當遇到天氣不好時,他就會選在室內進行。此外,超慢跑的技巧很簡單,只要過程中注意8原則,其中包括腳步、膝蓋、肩膀放鬆,以及軀幹穩,就能有效讓健康逐步累積。
醫師吳凱文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超慢跑因低衝擊的特性,讓所有年齡層都可以輕鬆參與,尤其是對於剛建立運動習慣,或是年長、體重較大的人,此種跑法能有效降低受傷風險,非常適合作爲入門運動。
進一步談及超慢跑的好處,吳凱文點出,包括高效燃脂、提升心肺功能、保護膝關節、幫助穩定飯後血糖等。對於三高族羣和關節健康有顧慮者而言,這種跑法也相當友善。另外,他還發現,不少朋友會和家人一起進行超慢跑,一邊運動、一邊互動,讓健康和情感兼顧。
吳凱文說,超慢跑最大的好處之一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他以自身爲例,有時遇到天氣不好,或冬天空氣品質不佳時,就會選擇於室內進行。不論是出差還是工作間隙,只要找到一個小空間,就能輕鬆開始。
但吳凱文提醒,超慢跑雖有助於提升平衡感與下肢肌力,仍建議隨着習慣養成,逐步提升強度。像是可以1周3次超慢跑,再加2次重量訓練,讓身體逐漸適應。至於已經能輕鬆應對超慢跑的人,還可以加入一些間歇訓練,強化肌肉和心肺功能。
吳凱文補充,超慢跑的技巧很簡單,要掌握「4要原則」,分別是腳步放鬆、膝蓋放鬆、肩膀放鬆,還有軀幹要穩定。如此一來,就能減少不必要的肌肉壓力,有助於自然地進入跑步的節奏。
此外,超慢跑過程中還要留意「4不原則」,即不酸、不痛、不硬、不喘,一旦感到明顯的痠痛、僵硬或呼吸困難時,往往是身體在發出警訊,提醒需要調整姿勢或強度。總之,關鍵就在於持續、舒適,讓身體習慣每天30~60分鐘的運動,找到樂趣之餘,亦能讓健康逐步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