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家長作業 關鍵是如何監督

近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出《關於開展杜絕家長作業”進一步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其主要減負政策和規定包括:1、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60分鐘,初中家庭作業不超過90分鐘;2、不得給家長佈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爲評改作業;3、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個小時初中生不少於9個小時,高中生不少於8個小時;4、除高中畢業年級,一律禁止利用寒暑假法定節假日進行補課。

該通知規定之嚴要求之細,足以看出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減負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值得爲之點贊。但是,筆者認爲:問題關鍵是如何做好監督,怎樣處置教師作業佈置中所出現的跑冒滴漏現象

近年來,各地紛紛曬出了自己的“高招”,比如,禁止教師佈置家長作業,或者儘量少佈置家庭作業,切實爲中小學減負。可以看出說這些“高招”是各有特色,各有亮點,但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學生的作業量不僅未見減少,反而,逐漸往線上方向發展,家長需要協助的地方也是有增無減。

在筆者看來,之所以如此,是因爲說的說,聽的聽。對於這樣的嚴規厲矩,真正在意的學校老師並不多,在很多學校和老師看來,這些規定不過是“紙老虎”“橡皮泥”。

原因何在?

成績是硬的。學校的主管部門要成績,家長也要成績。素質教育無論怎樣抓,短時間內是看不出端倪的,但成績好不好卻是能即時體現出來的。在排名大賽中,學校一次考不好可能沒什麼,如果連續幾次考不好,校長的位置可能就保不住。抓素質教育,學生的成績不一定不好,但是沒有人敢冒這個險。因此,學校用成績評價教師的導向不會變。教師自然也不敢大意。即使是明面上不能佈置,也會想方設法從其它方面彌補。校外培訓班也會乘虛而入。學生的作業量不減反增。至於家長更是不敢冒這個險。作業佈置少了,很多家長都不滿意,直接向學校反映,認爲教師不負責任。教師更是不敢不佈置作業,或者少佈置作業。

作業的佈置情況,也不好監督。區域內學校數量衆多,各學校學科衆多,而教育主管部門人手有限,即便是想查,也往往是無從下手。問學生?學校和教師早就交代好了,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問家長?家長都希望孩子做題,好提高一下成績,主動反映問題的不多。因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查無可查,只能是不了了之。作業佈置的情況依然是濤聲依舊。年年減負,年年如此,這早已成了常態

減負的做法是對的,也是教育發展的方向,筆者認爲,解決問題必須從“根”上發力。“負”的根就是教育評價問題,這是指揮棒。有什麼樣的評價標準就會有什麼樣的教育模式國務院近日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強調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頑瘴痼疾,並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因此,各地各學校當從評價改革這個“本”發力,本立方能道生,空喊口號的減負,即便聲音再響,作用和意義恐怕都大不到哪裡去。

作者爲一線教師)

張學炬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