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品牌迷思 歐日掀背車對決:馬自達3 v.s VOLVO V40 T3
圖文/7car 小七車觀點
受到德、日系品牌的引領,以及RV風潮的雙重激盪之下,國內的消費型態日益轉變,除了大行其道的SUV車型之外,放眼50萬國產車到150萬的入門高級品牌,掀背車款的選項多勝枚舉。
同時隨着消費階層逐漸年輕化,能夠彰顯個人品味或是潮流的車款已是購車的首要條件之一,因此相較房車兼具外型以及實用性的掀背車,自然成爲了時下年輕族羣的首選。 綜觀市場的表現,這股掀背車風潮不論是在國產車或是進口車方面都是相當興盛,尤其是以中型車爲宗,像是國產車有Ford Focus、Nissan iTiida等,進口車則是有VW Golf、Mazda 3等車款積極搶市,且上述的四款車除了Golf本身只有掀背車型之外,其餘的掀背車型銷售比例皆高於房車版本。
►►看好車是種享受,全都在ETtoday新聞雲App
但是除了一般品牌,豪華進口品牌也看見了掀背車市場的商機,紛紛推出掀背車型向下紮根,包括Audi A3、Lexus CT200h、Infiniti Q30、M.Bnez A-Class、BMW 1 Series、Volvo V40等皆陸續進軍市場。
挾着品牌的魅力以及豐富的配備,即便要價超過百萬甚至突破150萬大關,在市場上也能擁有一定的支持度,但相對來說,目前百萬級距進口掀背車也同樣擁有相當完善的配備,且定價方面更是落在多數消費者可負擔的經濟範圍內,在這樣的雙重的優勢之下使其一舉躍升成爲當前市場上的主流。
而以往國人的價值觀對於一臺車存在着彰顯身分地位的表徵,對於進口車的執着更可說是根深蒂固,尤其是對於有地緣關係的日系品牌更是喜好。
同時隨着現代用車的普及以及駕駛經驗逐漸提升,消費者對於用車的追求已晉升到「安全」的層次,不僅開始注重車輛的基本防護配備,同時也在意循跡控制、車身動態穩定等被動安全系統甚至是安全氣囊數量等細節,這不僅是維護自身以及家人的安全,也是期待能在車輛的駕馭上獲得更多信心。
因此,此回7car<小七車觀點>考量了國內消費者對於掀背車的喜愛以及重視安全性的考量,針對Mazda 3以及V40 T3這兩款進口掀背車作爲比較,一探這兩者同樣訴求安全以及簡約人性設計的外型與高質感內裝之間的差異。
環顧全球乘用車市場,現階段在車輛安全方面,主被動安全系統的配置已經不再專屬於高階車型或是特定的品牌,像瑞典的VOLVO便是致力於全方位安全系統下放到一般乘用車的典型代表。
其可靠且穩定的「City Safety」系統提供駕駛或乘客無論在先期預警或是失控的修正都堪稱是歐系車當中的楷模,強調安全不分等級的概念,自最頂級的XC90休旅車一直到最入門的VOLVO V40 T3皆全面配置。
MAZDA在這方面其實也不遑多讓,同樣擁有着「i-ACTIVSENSE」主被動安全系統的加持,並且自CX 9豪華休旅車一直到市場上受歡迎的MAZDA 3皆提供配置,在安全的格局上堪稱是平分秋色,而這也是身爲市場主流品牌理應具備並提供給消費者的必要元素。
一個成熟且全方位的安全性,並非單純的使用大量的堅硬材質打造或是透過安全氣囊數量的堆疊甚至是主被動系統的添加來完成,而是在設計的初始便將這些構成要素考量其中,提出最佳的整合方案,如此一來才能夠使得各項安全有關的配備項目發揮其最關鍵的功能價值性。
以素有瑞典坦克美名的VOLVO V40 T3來說,在重要的受力區塊皆採用堅硬的硼鋼材質打造藉以保障車內乘員在遭遇碰撞時能擁有足夠的安全空間,並透過與不同硬度係數的鋼材配合達成對衝擊力量適度的緩和或吸收。
MAZDA 3同樣挾着SKYACTIV-BODY技術構築出車輛安全最基本的框架,其不僅將車身結構進行優化,也爲車架進行直線化和連貫化改造同時對部分應力部件進行補強。這樣做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讓車輛在碰撞過程中有更多的能量分散路徑,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的同時還能減輕車重。
在製造環節,馬自達也做出了適應性改良,SKYACTIV-BODY在交叉樑、門檻以及車身底部等處增加了點焊和焊接膠的使用率。
最後,SKYACTIV-BODY將高強度材料的使用率提升至了60%,其中抗壓強度在780兆帕以上的高強度及超高強度鋼板使用比例大幅提升。
所有的細節堆砌之下SKYACTIV-BODY較舊世代MAZDA在車身重量上減輕了8%,同時剛性卻提升了30%,這樣的設計也通過了全球最嚴苛的NCAP五顆星安全碰撞標準考驗。
提到了操控性就不得不談論到近年來相當受到重視的被動安全系統及駕駛輔助裝置。在安全不分等級的概念下即便是VOLVO品牌旗下最入門的V40 T3,也悉數標配了 ESC電子車身穩定系統、DSR 駕駛轉向輔助修正系統、RAB 預警煞車系統等項目。
同樣的在MAZDA 3上面也配備有TCS循跡控制系統、DSC動態穩定系統、ESS緊急煞車警示系統等,基本的安全項目勢均力敵,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進行中期改款的MAZDA 3還進一步導入了MAZDA首創的G-Vectoring Control系統。
顧名思義這項技術是針對車輛行駛中四周方向的G值進行管理,藉由偵測方向盤的角度和瞬時車速來調整引擎出力,即時對底盤避震器所承受的G值進行修正,藉此獲得更合理的過彎表現。
系統作動下其G力變化量爲0.05G,作動頻率則爲每秒鐘20次,基本上在行進當間駕駛人或者是乘客是感受不到差異的。
G-Vectoring Control G力導引控制技術不只是回饋操駕感,同時會運算在當時的行車、過彎等運動狀況下,車輛如何以最符合效益的方式運轉,包含油量供給與單一輪胎接地面承重和輪胎摩擦力等等資訊交互計算,得出車輛在該種動態的當下,燃油經濟性與輪胎管理都能維持最優異的效能。
在先進的主動安全配備方面MAZDA 3也沒有絲毫的退讓,其所搭載的i-ACTIVSENSE主動科技安全含括HBC遠近光燈自動調節系統、LDWS車道偏移警示系統、BSM盲點偵測系統(附後車警示功能+盲點偵測功能)、RCTA後車警示功能、SBS智慧型煞車輔助系統、SCBS-F前行煞車輔助系統、HLA上坡輔助系統等多項安全輔助科技。
在看完了理性面的對照之後不免回頭看看感性的部分,MAZDA 3自2004年取代了長達40多年的Familia車系之後,已經歷經三代車型的演變,每代車型都沿襲了Familia以降的日系運動化小型房車的概念,而從CX-5開始的“Soul of Motion-KODO魂動”設計理念,更是讓MAZDA從2002年開始的靜態美理念進化到動態美的風格。
至於VOLVO V40 歷經改款之後在外觀部分基本上延續過去的輪廓,不過在頭燈部分導入了素有雷神索爾之錘稱號的家族最新設計元素,鮮明的 T 字型日行燈搭配上原本的輪廓,賦予截然不同的韻味,同時也營造更佳的辨識性,由於品牌旗下車型產品週期普遍較長的緣故,因此對相對於不斷在設計感進化的 MAZDA 來說,在線條上難免透露出世代上的差異度。
內裝方面VOLVO V40 T3維持既有的濃烈北歐風格,不過在配備等級上加入R-Design與Inscription系列,而懸浮式中控臺依舊承襲斯堪地那維亞之風,不過飾版則換上新式樣拋光鋁合金飾版等。
另外車內座椅材質也將源自Concept Estate的City Weave T-Tex/Textile北歐高透氣運動布座椅列爲標準配備。
MAZDA 3歷經小改款之後透過大量採用軟塑膠輔以更爲精緻的壓花設定針對內裝質感進行了一番強化;另外比較明顯的改變在於新增EPB電子手煞車系統(四門/五門頂級型以上配備)、全新的「Active Driving Display」彩色HUD系統。
不僅辨識度更高,同時還能與選配的MZD Connect衛星導航系統同步顯示導航轉向路口資訊爲駕駛提升閱讀的便利性。
對應日益嚴苛的進口同級對手挑戰MAZDA 3除了擁有i-ACTIVSENSE搭載之外,其他像是TCS循跡控制系統、DSC動態穩定系統、ESS緊急煞車警示系統、六顆安全輔助氣囊都是全車系標準配備。
再加上發展成熟的SKYACTIV全新動能科技(引擎、變速箱,底盤,車體結構)進一步的整合推出G-Vectoring Control車輛動態管理系統,其不僅提供MAZDA 3相當優異的乘駕品質,也體現了品牌所強調的「人馬一體」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安全配備等級之下MAZDA 3僅需以不到百萬元的售價就能夠擁有,可說是先進系統下放到一般乘用車市場的最佳體現者。
而從市場的佔有率來看,Mazda 3也兌現了品牌迴歸日本原廠直營體系後,強調透過持續的溝通,深化形象與受到消費者認同的目標。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7car 小七車觀點》
※本文由7car 小七車觀點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