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落實後,如何幫青工擺脫“成長的煩惱”?
閱讀提示
隨着各地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的細化落實,年輕人不願當技術工人這一局面得到緩解。然而,新生代工人就業心理迥然不同,所追求更爲豐富。如何強化評價使用激勵工作,把青年技工的積極性激發調動起來,把他們的技能水平真正提升起來,面臨不小的挑戰。
周建民是中國兵器淮海工業集團的一名量具鉗工,同他一起進廠的11個人,如今只有他一人堅守着操作檯,“那時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沒人願意當技術工人。在職的留不住,年輕的不願來。”周建民堅持下來了,如今是中國兵器首席技師,獲得了“中華技能大獎”的榮譽。
跟了周建明7年的徒弟劉希今年27歲,前不久,徒弟告訴師傅,技校同班同學54人,現從事機械加工的還有10多人。這讓周建民頗感欣慰,“年輕人能夠以技工的身份爲傲,也反映出社會正在給予技術工人更多尊重與重視。”
受社會環境、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技術工人社會地位不夠高,加之收入水平偏低,長期以來,許多青年人不願意當技術工人。隨着各地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的細化落實,這一局面得到緩解,有不少年輕人以技工身份爲傲。然而,新生代工人就業心理迥然不同,所追求更爲豐富。待遇落實後,如何強化評價使用激勵工作,把青年技工的積極性激發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把他們的技能水平真正提升起來,面臨不小的挑戰。
站在兩張鋥亮的鑄鐵工作臺邊,周建民拿起一個測量塊,用大拇指按住,來回研磨……數十年如一日下來,他不用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便能做出精度可達頭髮絲的1/60的量規。
剛出校門的劉希拜師時,師傅早已是聲名在外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作爲中國兵器首席技師,年薪不菲,差旅住宿等待遇比照集團副總執行。這讓徒弟很有壓力,心生不安,怕掉鏈子。朝夕相處下來,師傅的沉穩堅毅潛移默化影響着劉希。他記住了師傅的話,“沒有捷徑,就是多練。”
幾年下來,雙手的老繭、因關節變形能外翻的大拇指,這些師傅獨有的烙印也漸漸過渡到劉希身上。憑着敢於嘗試和死磕的倔勁兒,劉希通過技能大賽取得傲人成績,成爲“全國技術能手”。
“匠人精神就是在崗位上的不倦追求,我要像師傅一樣,一旦決定好職業,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必須窮盡一生磨鍊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贏得社會敬重的關鍵。”劉希說,身邊工匠大師的“傳幫帶”,很大程度上是超出技術技能範疇的,更能帶出一種價值觀,漸漸消除一些青年人身上存在的“差不多狀態”,引導他們樹立起對職業的敬畏、對工作的執着、對產品的負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在劉希所培養的徒弟中,已有一人獲“全國技術能手”,兩人獲“三晉技術能手”。
從入行到比武,靠“專勁兒”脫穎而出
在第六屆中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上,淮海工業集團格外引人注目,企業的3位90後個人成績摘得名次。其中,十四分廠鉗工劉希拿到全國第五名,二分廠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付海奪得全國第二名,一分廠數控機牀裝調維修工董智斌斬獲第一名。董智斌等三人組隊代表山西省贏得團體第一。
淮海工業集團拿出50萬元對參加各級技能大賽表現出色的團體、個人進行了獎勵。董智斌喜獲獎金5.9萬元。他說,入行學技術,重要的是保持專注,堅持走下去。
一次,一分廠有臺數控車牀突發故障,且當時只有這臺設備可加工重點科研產品零部件。大家趕緊按維修流程申請報修。當時還是學徒的董智斌一頭扎進成堆的資料中,連夜梳理故障原因。第二天一早,董智斌主動申請調試設備,順利排除了車牀故障,大家都誇“這個後生有一股子鑽勁兒”。
“甘心幹技工,纔有自主性,自己給自己擰上發條,走出入行之初的困難。”董智斌說,大賽最能鍛鍊人,賽場考驗的不僅是投入、專注,還要有絕活、能創新。
從第一次參加省級技能大賽時名列倒數第二名,到如今進廠6年,參加各層級技能競賽已有12次,董智斌得到認可、獲得榮譽之後,愈加喜歡上了這份工作,“通過學習、提升技能不僅找到了自信,更清晰了人生的方向。”
“自己從小文化課成績不是很好,初中畢業後就上了中專,心裡有點失落,覺得自卑。”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網絡系統管理項目銅牌得主、山西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李兆祺說,參加國賽培養了他對技能成才、技能報國觀念的認同。下一步,他計劃讀本科、讀研究生,在計算機網絡行業做一名高技能“藍領”。
如今,80後90後已經成爲活躍在一線的生力軍,00後也將踏上人生征途。他們的職業選擇更具個性,“幹一行,愛一行”的傳統觀念,在他們身上顯然淡化。
第五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第四名獲得者、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樊文淵轉崗任教育培訓主管已5年,他說,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的產品品質,離不開製造者的素質和情懷。技術人才相對文化素養偏低,培訓不能只重技術技能而忽略其他方面。在航天清華公司,員工培訓除了技能提升,還涉及精益管理、企業文化、國情研修等多方面內容。
樊文淵認爲,“重要的是,要引導新生代技術工人學會給自己成長做規劃,嘗試學會自我管理,做到自我認識、自我設計、自我完善、自我激勵,能夠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逐步跨過職業倦怠、幹活憑經驗等成長中的種種障礙。”
增強廣大產業工人的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是近年來山西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着力點。
記者從山西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瞭解到,36個省直單位明確分工,各自在改革主戰場落實任務,推動省級層面共出臺相關制度文件40餘個,初步形成提升技能、落實待遇、暢通成長成才通道的政策體系。
“在太鋼,技能大師待遇不低於集團高管。”近幾年來,山西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冷軋廠連軋作業區職工、創新工作室負責人牛國棟對自己的處境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