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不同! 醫曝「關鍵差異」:從症狀上分辨

大腸癌和直腸病竈位置不同,前期症狀也有明顯差異。(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日前才歡喜產下第二胎,卻驚傳直腸癌復發,且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再度引發各界對預防大腸直腸癌的關注。醫師指出,大腸癌和直腸癌病竈位置不同,而直腸癌是臺灣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且因直腸的生理構造與大腸不同,所以直腸長腫瘤,即使經過完整治療,局部復發機率也比較高。

大腸癌和直腸癌到底有何差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樑程超指出,大腸分爲4個部分,由盲腸結腸(可分升、橫、降、乙狀結腸)、直腸、肛門所組成,大腸(盲腸及結腸)發生的癌症統稱大腸癌或結腸癌;直腸則是乙狀結腸以下、肛門以上的一小段腸道長度約12~15公分,腫瘤若長在肛門往上15公分內的距離,就稱爲直腸癌。

大腸癌發生位置及機率大約爲40%發生於近端結腸,60%發生在遠端結腸及直腸。而兩者最大差異是症狀表現,大腸癌症狀較不明顯,會有「疲憊、排便習慣改變、慢性貧血、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大便性狀改變、腹痛」等;直腸癌因發生位置靠近肛門處,感受會較明顯,可能會有「排便急迫感、裡急後重感、排便時會帶血或粘液、排便不完全感」等。

▲余天的二女兒余苑綺目前住院治療中。(圖/翻攝余苑綺臉書)

樑程超強調,直腸的生理構造與大腸不同,所以直腸長腫瘤後,即使經過完整治療,局部復發的機率也比結腸癌高,所以治療時除了要顧及保留肛門,更要兼顧降低局部復發機率;而存活關鍵在於發現時的期別,大腸直腸癌愈早發現,5年存活率愈高。

樑程超提醒,50歲以上爲好發族羣建議每1~2年可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及每2~5年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肥胖、少運動、抽菸、不良飲食習慣者,建議更應定期自主安排無痛腸胃健康檢查

另外,第一至四期患者即使經過腫瘤切除手術,都有復發的可能;以第二期及第三期患者來說,復發期約在2~3年,因此手術後的前2年一定要做到定期密切追蹤,約每3個月就要回檢追蹤,接下來的2年也不能鬆懈,仍要持續回檢追蹤,直到術後的第5年,若回檢狀況無異常,復發機率纔算大幅降低。

若因懷孕害怕檢查會傷害胎兒,樑程超也特別提到,不是每個檢查方式都會傷害到胎兒,若是在孕期罹患大腸直腸癌,建議要定期安排血液腫瘤標記癌胚抗原(CEA)檢驗超音波檢查,可幫助偵測遊離癌細胞及觀測癌細胞是否有擴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