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戳中"痛點" 澳大利亞急了 自稱"出於善意"
人們都知道,黃鼠狼給雞拜年,純屬沒安好心,但“黃鼠狼”在“拜年”時,嘴上卻絕不會承認自己包藏禍心,反而會堅稱自己就是出於好心。
現在,澳大利亞在南太平洋區域就扮演了這樣一個“黃鼠狼”的角色。
“今日俄羅斯”(RT)網站6日報道稱,針對中方關於澳大利亞阻撓中國向南太地區提供疫苗的說法,澳大利亞方面予以否認,並強調自己所作所爲是“出於善意”。
發生了什麼?原來,幾天前有媒體曝出,澳大利亞通過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全國疫情防控指揮中心安插多名“顧問”,百般遲滯、阻撓中國對巴新援助疫苗的授權准入,甚至阻止巴新政要迎接中國疫苗。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日對此迴應稱,澳大利亞方面一些人利用疫苗問題搞政治操弄和霸凌脅迫,這是對巴布亞新幾內亞人民生命健康的漠視,有違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嚴重干擾全球抗疫合作大局,極不負責任,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
他還奉勸澳大利亞方面停止干擾破壞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疫苗合作,同中方一道,爲保障島國人民的健康福祉、促進國際抗疫合作作出切實努力。
澳方則對此反應激烈,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網站8日報道,澳大利亞國際發展和太平洋事務部部長澤德表示,“當我們看到這樣的說法時,澳大利亞政府拒絕接受”。
報道稱,澤德本週到訪巴新,這也是他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訪問該國。至於他爲何此時才訪問,報道則語焉不詳。
澳大利亞智庫機構也出來表態。羅伊研究所太平洋島嶼項目主任喬納森聲稱,中方的說法“有失公允”,並說:“我認爲,我們給巴新只是提供了比中國更好的替代選擇而已。”
這個“替代選擇”就值得商榷了,難道疫苗不是多多益善?ABC也引述太平洋地區國家衛生官員的話表示,他們並不關心疫苗來自哪裡,他們只希望這些疫苗能夠保護他們的國民,既然如此,有何必要用一個替代另一個?
答案很明顯:在澳方思維中並沒有將疫苗視爲全球公共產品,反而將其視爲“疫苗外交”的工具——這也正是澳方指責中國時常用的說法。
據RT報道,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官員今年3月曾在聽證會上討論所謂中國“疫苗外交”問題,而這位官員當時依據的則是一些“二手或三手材料”。
儘管中方多次表示,中方致力於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堅持將疫苗作爲全球公共產品,儘可能幫助發展中國家挽救更多無辜的生命,沒有任何地緣政治目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但澳媒卻一口咬定中方在實施“疫苗外交”,《澳大利亞人報》還“加戲”稱,“隨着澳大利亞1500萬劑捐贈帶來的變革,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疫苗外交’被阻止”。
這裡提到的“1500萬劑捐贈”,來自澳政府近日一份聲明,根據該聲明,這批疫苗將在2022年中期前向太平洋島國交付,使用澳大利亞國內生產的阿斯利康疫苗供應。
但報道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澳大利亞對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限制,這是不可能的”。
在“尬吹”澳方在捐贈疫苗方面帶來的“變革”外,《澳大利亞人報》還不忘貶低中國,例如宣稱中國沒有向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捐贈中國產疫苗、中國對太平洋地區的援助“相當乏力”、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最需要的時候“基本沒有行動”等。
然而,果真如此嗎?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6月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向COVAX供應的首批新冠疫苗舉行了下線儀式。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當時表示,向“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供應的首批疫苗正式下線,正是中方以實際行動踐行疫苗全球公共產品承諾的又一重要體現。
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最需要的時候的行動,也是實實在在的。例如,中國向薩摩亞和巴新等國派遣醫療隊,幫助當地抗擊麻疹和新冠肺炎疫情;今年3月,中國-太平洋島國新冠肺炎疫情專家視頻會議召開,斐濟專家稱讚會議開得及時、必要、有用;中方還向巴新和瓦努阿圖等國捐贈了醫療設備等物資……
至於疫苗,中國產疫苗在太平洋島國同樣反響良好。6月7日,中國政府援助瓦努阿圖新冠疫苗運抵瓦首都維拉港,這是瓦努阿圖獲得的首批雙邊疫苗援助,瓦總理、副總理和衛生部長等多名官員出席了疫苗交接儀式。而在6月15日舉行的疫苗接種啓動儀式上,瓦總理拉夫曼也在現場接種了第一劑中國疫苗。他表示,這批疫苗將爲保護瓦民衆的健康與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巴新外交與國際貿易部長埃奧6月初來華訪問,在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談時,埃奧還就中方長期以來對巴新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抗擊疫情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達了感謝。
在今天(7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汪文斌應詢指出,澳大利亞如何阻撓、破壞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的疫苗合作,媒體已經有了詳細、深入的報道。澳方與其否認,不如公開聲明,歡迎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開展疫苗合作,願意同中方一道幫助太平洋島國抗擊疫情、保障島國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