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老街 老朽已至新綠方成
褥暑的六月天我在旅行途中,經過二小時半航程在傍晚抵達南寧,坐上往北海的大巴,在晚間十點左右到達了北海。
隔日清晨,親嘗廣西小吃「牛排骨粉」後,前往「珠海路老街」。路口豎立一牌,寫着「清昇平街舊址」,除了有清朝舊照外,也說明古街來歷。我走在晨間人跡尚未聚集的商家前,彷彿走進一段歷史。兩排都是西洋式建築,在當年一定是闊氣有如上海商貿街一般。但是歷經133年光陰,衝涮了一切光鮮與亮麗,如今老人斑出現了,背佝僂了,但是當年的氣派與風華,仍難以掩蓋。
北海三面環海一面陸地,故有半島之稱。昇平老街因貨運碼頭而繁榮興盛。得海利之便,洋商及本地商人在此建立門面。建築都是立體雕飾,拱型門廊及南洋街道慣有的騎樓,與純中式街市大異情趣。而今百年之後,成爲古蹟被保存,訴說着當年繁華興盛與歲月滄桑。二百公尺外路底,一棟1883年建成的海關大樓,柵門由鐵鎖把守,卻仍可看出它的氣派威嚴。
老街於1930年整修完成,兩排店面相距四公尺,光線敞亮地面潔淨。擔心影響門面,幾無植樹;只有店角、窗臺偶有綠意。但感到驚豔的是,一棟老建築上「爬牆虎」鋪蓋着牆面,南國溫暖潮溼季候,讓它們長成墨綠且糾結有勁的樣子,巴定了牆面與其共度流光,對「老街」也是一個註腳。現今住戶在巷弄間,編織鐵線成網,讓攀藤植物穿繞其上,偶一抹紅掙出枝頭,現出生命與年歲映照,可說是「老朽已至,新綠方成」,另成一趣。
江河之口稱津渡,大海出口稱碼頭,這都是商賈貨貿繁盛之地。人類文明步跡,從碼頭、車站、機場到高鐵;只要快速便捷及裝載量大之交通場站,就是商業活絡之地,由昇平老街可以看出這條變化軌跡。當年由船舶載來了洋貨,又把中國絲綢茶葉瓷器運送遠洋,最繁盛之時,它一公里半長的街道,出售的是蘇杭綢緞、海鮮乾貨及船用器具。然而「花無百日紅」,如今北海只能稱得上是海邊悠閒城市,無法重回十九世紀盛況。
走到臨海公園綠地,因火傘高張遊人不多。一捕蜂人用長杆大網捉捕黑蜂,交與一旁婦女;她正用煤氣爐熱鍋,將蜂入鍋後幹煎,經詢問方知是入藥之用。另一邊樹蔭下,一羣年過百半男子,將各家鳥籠置放一旁,鳥正互較鳴聲,他們則閒話家常,有伴閒聊爲人生樂趣之一,但若是碼頭仍熾熱如火,北海將肯定沒有閒人。
穿過林蔭大道,一座大院門口掛着兩塊招牌,一是「北海人民政府駐越南海防、下龍市代表聯絡處」,另一是「北海東盟經貿發展總公司」。大陸正在佈局21世紀「一帶一路」,北海是否能由此次商貿戰略中再佔商機,重振十九世紀港口風華,不久的將來就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