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3日小島秀夫的宇宙之夢《終極地帶2》
客觀地講,以《終極地帶》第一作不成比例的投入和市場表現,這款作品本不應該有續作的。當年這是小島秀夫(監督、腳本岡村憲明)和新川洋司這對黃金搭檔時隔多年之後脫離“潛龍諜影”世界觀開創的全新品牌,分鏡、機體造型、戰鬥手感、故事脈絡等遊戲核心內容均屬上乘,科樂美也以3A級作品的標準爲其進行了宣傳,但最終卻僅在日本售出約13萬份(全球銷量約75萬)。對於一款原創遊戲來說這個成績並不差,但確實與這個黃金陣容不太匹配。
2年後推出的《終極地帶2》(日版副標題“阿努比斯”,美版“The 2nd Runner”,監督、腳本村田周陽)相對於前作整體畫面水準有明顯提升,“斬擊、射擊、抓取、揮舞(斬、撃、摑、揮)”是本作在動作方面的四大關鍵詞,每一個部分在流程中都有着不小的戲份,配合360度的浮空戰鬥以及華麗的機體造型和各種特效,很好地體現了本作“高速機器人動作遊戲”的主題,動作部分的爽快和靈動在同類遊戲中獨樹一幟。
同時鎖定幾十個敵人的快感令人難忘
可問題是前作中劇情過於晦澀和空洞、遊戲體驗相對單調等關鍵問題在《終極地帶2》裡不僅沒有得到重視和解決,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畢竟不同於以冷戰等真實歷史背景、現實場景爲依託的“潛龍諜影”系列,憑空構築的外太空機械文明衝突很難在短時間內爲玩家所理解,更何況劇本中還加入了很多關於人類在太空時代的面對的矛盾等哲學性命題。哪怕在本作中無論2D動畫還是即時演算的3D過場都彰顯了小島秀夫大師級的運鏡水準,但遊戲畢竟不同於電視動畫,玩起來的樂趣纔是第一位的。
空洞的人物是本作一大致命傷
因此本作的片頭動畫以及機體造型儘管得到了玩家和媒體的交口稱讚,但最終銷量僅約41萬份,媒體評分也大多停留在7分(10分制)的水準。死忠粉不是沒有,可確實不足以讓科樂美下決心在家用主機上陪小島再賭一次,僅在2012年出品了遊戲和相關動畫的HD版,除此之外該系列再無其他消息。
MGS5裡的“傑夫提之手”
不過“終極地帶”到不至於徹底沉淪,例如《潛龍諜影5》中有一件假手道具就叫“傑夫提之手”,能夠放出浮游兵器“ウィスプ”將一段距離內的敵兵拉至身前,這與傑夫提在《終極地帶2》中的抓取能力十分接近,或許是小島在藉此表達對這款作品的依依不捨。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的開場BGM《Beyond the Bounds》堪稱天籟,由Scott Dolph & Sana作詞、桐岡麻季作曲、木村真紀演唱,小提琴獨奏部分請到了日本知名演奏家金子飛鳥。歌詞由大部分以芬蘭語爲基礎的造語以及小部分英語構成,節奏明快、曲調變化極大,給人一種十分空靈的感覺,十分符合遊戲的虛構世界觀。根據製作人員的解釋,造語部分希望能帶給聽衆一種“古埃及咒語”的感覺,從效果來看這一點做得十分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