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北伐開始

bookmark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江南清明時節,煙雨如織,輕紗般籠罩着這片溫婉之地。

城門外,有人身披蓑衣,步履蹣跚地踏上祭祖之路,而河面上,船隻穿梭,櫓聲唉乃,交織出一幅生動的江南水鄉畫卷。

蘇宸選在這清明之日,於城郊之野,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祭天儀式,名曰祭天、祭河神,實則暗含深意,乃是爲即將北伐的大軍祈福。

國之大事,在祭在戎!祭祀以祈天佑,兵戎以衛家國。

蘇宸身着一襲莊重的祭服,率領三軍將領,立於祭壇之上,神色肅穆。

香菸嫋嫋,祭壇前的火光映照出他堅毅的臉龐,亦映照出衆人心中那份對吳國強大的渴望與對未來立功的期許。

在中華這片大地上,儒釋道融合,儒家是入世法,有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理論,道家講究無爲,佛家講究無我,在某種程度上,道家和佛家都有信仰學成分,冥冥之中,能夠與氣運、玄學、神靈之事溝通,所以祭祀天地,得到庇佑,幾乎每個國人心中的記憶,也會有靈驗的程度。

哪怕蘇宸來自二十一世紀的靈魂,但他除了相信自然科學和理論之外,對儒釋道和國學也很感興趣,相信因果,也相信佛家道家的一部分理論和信仰,因此,也希望能夠祭天地,得庇佑。

畢竟宋國乃是天命所歸,歷史書上記載趙匡胤會統一南北,歷史書上沒有蘇宸這個人物。

現在蘇宸要起兵討伐趙匡胤,進攻北宋,他哪怕有信心一戰,但也要考慮這個世界歷史的大勢和走向,人與天命之間,究竟誰才能做主導!

換句話說,這片天地的歷史,是認可趙匡胤,還是認可蘇宸,牽扯到了氣運之爭,國運之爭,絕非小事,也不是簡單打仗那麼簡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似比拼的是國力、財力、軍力,其實更是福德、德行的比拼,昏聵無道者,沒有發大宏願者,沒有正義之名者,很難會在歷史大事件中佔據主要成功和地位。

蘇宸深知這些,所以,他祭祀天地的時候,也發了自己心中宏願,不貪圖享樂,不爲名利權情,而是爲了造福這個時代的百姓,他會一視同仁,不論北方人,還是南方人,他都會去造福,當成自己的國人,讓老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開啓民治,讓百姓有思想、有品行、有質量地生活,不會被過度壓迫,不會被過度剝削。

有了這個宏願,蘇宸心中念頭通常,感覺心有大義,胸裝山河,這件事纔有成功的概率!

三日後,蘇宸悄然佈下軍令,命林仁肇與潘崇徹各自統兵,悄然啓程。

此令並未大肆張揚,而是借演戲拉練之名,掩人耳目,故而多數將士尚被矇在鼓裡,只道是又一次日常的操練,未曾想,這竟是一場蓄勢待發的北伐序幕。

及至戰船即將靠岸之際,各軍主將方從懷中掏出那沉甸甸的軍令,莊嚴宣讀。

林仁肇立身船頭,手執軍令,目光如炬,對着圍攏而來的副統領、都虞侯、都頭等一衆武官,聲音沉穩而堅定:“奉蘇將軍之命,我軍即刻登陸泰州之岸,以雷霆萬鈞之勢,攻略江北泰州城及其周邊州郡,此爲我北伐大業之第一步!”

言罷,衆將先是一愣,彷彿被突如其來的喜訊震得有些措手不及,半晌之後,才紛紛回過神來,眼中閃爍着既驚又喜的光芒。

“我等竟真要北伐了?”一人難以置信地低語,語氣中滿是激動與期待。

“終於要跟大宋開戰了!”另一人緊握雙拳,眼中閃爍着戰意

林仁肇頷首,眉宇間流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沉聲道:“不錯!此番所謂‘實戰訓練’,實則是瞞天過海之計,讓宋軍放鬆警惕,誤以爲我等不過尋常操練,從而疏於防備。如此,我軍便可趁其不備,以奇兵之姿,迅猛奪取泰州,猶如疾風驟雨,席捲江北之地,與宋軍形成對峙之勢!”

“那我軍幾萬人,孤軍深入,宋軍在北方屯兵數十萬,此力懸殊,何以抗衡?”一將領面露憂色,提出了心中的疑慮。 林仁肇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笑,目光中閃爍着智謀的光芒:“吾等並非孤軍奮戰,西路、中路皆有援軍,三路並進,共舉北伐大旗。我等東路軍,只需專注於泰州一線,沿東海之濱,先取泰州,繼而南下通州,北上楚州,掌控這三州之地,便是我軍之戰略目標。三路大軍互爲犄角,相互策應,宋軍雖衆,卻也未必能擋我北伐之勢!”

言罷,林仁肇的目光逐一掃過衆將,那眼神中既有堅定的信念,也有對勝利的無限渴望。

諸將聽完林仁肇的分析和解說,頓時心中明瞭,已經知道這次出兵的任務,有了詳細的作戰方案,並非頭腦發熱的北伐,便減少了顧慮。

畢竟他們都很清楚,蘇宸一直有想法要北伐,只不過說是幾年後,沒想到這次提前發起了,別說宋軍不知道,就是他們自己人都矇在鼓裡。

“既然是蘇帥軍令,已經規劃詳細,那我等便沒有疑惑,跟林建軍一起,完成這次出兵任務。”

“就是,我們已經等了太久,終於等來了北伐的機會!”

衆將士都很興奮,想不到建功立業的機會就在眼前了。

“諸將聽令,拂曉登陸,進攻海岸鎮的渡口!”

“得令!”衆將士起身抱拳,身上甲葉子嘩啦啦響動,氣勢如虹。

………

同樣,這一幕也在西邊當塗、採石磯的位置發生。

潘崇徹帶了一些南漢將領、南唐將領、吳國新生將領,湊在一起,歸他調度,經過三年的訓練,潘崇徹帶兵的能力得到軍中將士的認可和擁戴,因此,他的威望也提高很多。

南漢第一名將的名頭,也不是虛的,有真才實學。

潘崇徹帶着五萬兵馬,以拉練爲名,派人提前準備了船隻和浮橋,到了預定的時間,發起進攻的命令。

夜色之下,茫茫的江面,數百船隻忽然發起渡江戰。

一萬精兵率先登陸,進攻對面的和州!

拂曉的時候,大軍在夜色、霧氣掩護下,忽然發起進攻,打宋軍一個措手不及。

很快,數萬人登陸,先撕破了宋軍防線,攻佔了幾個駐軍營地和小鎮,然後向和州城進發。

“殺啊!”

吳軍開頭兇猛,勢如破竹,三日內就拿下了和州,開始向和州境內其它縣鄉進攻,要圍剿這個的確的宋軍士兵,控制城鎮衙役。

東西兩路發起了襲擊之後,在中路,蘇宸率領二十萬大軍,也開啓了正式的北伐。

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336.第334章 風雨欲來232.第231章 陳年舊傷237.第236章 報復來了224.第223章 嘉敏回潤州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請第四章 附庸風雅148.第148章 果然有毒432.第430章 大膽預測286.第284章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340.第338章 驗屍557.第555章 如約而至670.第668章 海闊憑魚躍282.第280章 洞裡夜話312.第310章 富國之論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411.第409章 千古難對259.推薦一本歷史大作《東晉北府一丘八》442.第440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啊440.第438章 提對策!440.第438章 提對策!531.第529章 格物致知434.第432章 反擊!205.第204章 城外談判441.第439章 吃力不討好258.第257章 古人誠不我欺第876章 斬首行動第854章 各方反應278.第276章 千年等一回217.第216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172.第171章 閨蜜的小心思第二十四章 設法挽留219.第218章 借宿一夜318.第316章 步步有局215.第214章 金陵小迷妹第五十四章 一毛不拔492.第490章 何時歸640.第638章 失望心情441.第439章 吃力不討好第805章 改旗易幟303.第301章 好轉跡象第789章 即將破城447.第445章 搜查罪證第819章 發展方爲硬道理381.第379章 同意了486.第484章 靜觀其變485.第483章 方針要調整233.第232章 故意討好167.第166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498.第496章 收益分賬第841章 擬定作戰計劃472.第470章 血戰雄關390.第388章 實幹才能興邦第818章 大宋改兵制542.第540章 北漢朝局第791章 做說客第二十章 同行競爭161.第160章 以牙還牙第一十四章 話本合作562.第560章 隨軍出征294.第292章 入金陵第四十一章 踢到鐵板277.第275章 各懷鬼胎461.第459章 以武服人296.第294章 診斷二皇子615.第613章 謀劃漳泉之地第811章 接管興王府558.第556章 做好了準備438.第436章 留下錦囊計第787章 何懼道阻長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199.第198章 暗器有毒268.第266章 謀劃在先132.第132章 丁家陰謀253.第252章 生死與共677.第675章 爭霸的種子第792章 靳暉歸降580.第578章 殘酷的修羅場第813章 兄妹再談心第一百零一章 詩會落幕305.第303章 劉夏江三才子559.第557章 臨行前叮囑第802章 吳漢大戰(下)239.第238章 算計終成空第891章 議和使者來到492.第490章 何時歸720.第718章 新春出兵149.第149章 母女私談642.第640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617.第615章 婚事重提690.第688章 金陵失陷(下)698.第696章 建神策軍245.第244章 結黨營私,是非難斷218.第217章 端午小聚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554.第552章 監軍之職480.第478章 懷疑與推測第805章 改旗易幟604.第602章 暫代主將之職第856章 各有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