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愛別離

bookmark

隨着北伐出征的日期日益臨近,蘇宸愈發珍惜與家人共度的每一刻,他特地安排人手,將柳墨濃也接至金陵,讓這位才情橫溢的女子與府中的諸位佳人共聚一堂,共享這難得的團圓飯局。

這些女子,無一不是容貌傾城,身姿曼妙,不僅外貌出衆,更兼內心聰慧,各有各的獨到之處。她們與蘇宸之間,都有着一段段難以忘懷的情感歷程,最終修成正果,共居一府,成就了一段段佳話。

蘇宸的開明胸襟與包容氣度,深深影響了這些性情各異的女子。在他的府邸之中,她們雖同爲蘇宸的妻妾,卻從未有過爭風吃醋、宅鬥爭寵的俗事發生。這份和諧與寧靜,實屬難能可貴。

蘇宸望着眼前的徐才女、白素素、彭菁菁、周嘉敏、永寧以及柳墨濃,心中涌動着無盡的欣慰與柔情。

他深知,這份安寧與和諧,是他最珍貴的財富,也是他即將踏上征途時,最堅實的後盾與慰藉。

此番北伐遠征,或許將耗時數載,意味着蘇宸將不得不暫別這些溫婉佳人,甚至無緣親眼見證數月後新生命的降臨,這份無奈與遺憾,深深埋藏在他的心底。

然而,國事當前,個人情感必須讓位。蘇宸深知,身爲將領,他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忘卻家國大義。於是,他決定利用這僅有的時光,儘可能地陪伴在她們身邊,將每一分溫情都鐫刻在心間,爾後,他再以全部的心力與熱血,投身於那場波瀾壯闊的北伐之戰。

“來,共同乾杯!”蘇宸深情地提出,聲音中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堅定與不捨。

衆女紛紛響應,杯盞相碰,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彷彿在爲這場即將來臨的別離奏響序曲。

諸女含笑陪飲,唯有身懷六甲的徐清婉與白素素以茶代酒。

蘇宸放下酒杯,對着諸女說了一些讚美的話,讓諸女都感覺到了蘇宸作爲丈夫,對他們的關心,絲毫沒有平南王的架子。

她們這幾年在府內,平安喜樂,跟着蘇宸在一起生活,感受到了尊重和寵愛。

“相公,你快出徵了嗎,我看最近將領頻繁出入,糧草也在調運?”

彭菁菁藉着幾分酒意,終於鼓起勇氣,問出了縈繞在衆人心頭的疑問。

她的聲音雖輕,卻如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諸女的目光瞬間匯聚於蘇宸,靜待他的回答,心中既期盼又忐忑。

出征,二字沉重如山,意味着離別與未知,或許一別便是經年,甚至生死茫茫,再難相見。

這份擔憂,如同烏雲般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讓她們不禁爲蘇宸即將踏上的征途感到深深的憂慮。

蘇宸凝視着眼前這些深情款款的女子,心中五味雜陳。

他輕嘆一聲,終是坦誠以告:“是的,不久的將來,我便要率軍北伐。但請放心,你們就在金陵安穩度日,待我凱旋之日。”他的話語雖未透露具體日期,卻字字真誠,滿載着對她們的不捨與承諾。

“相公,你真的要北伐了?”

“要去多久啊?”

“宋國很強大,我們吳國真的要對宋國發起戰爭嗎?”

諸女很擔心,尤其是永寧、周嘉敏,她們都是南唐皇族,結果,被宋國覆滅,見識過宋軍的厲害,都有些陰影了。

這一次,聽到蘇宸說主動北伐宋國,自然覺得困難重重。

“放心吧,吳國強大了,現在正是北伐的大好時機,如果錯過了,以後百姓安逸,將士沒了血性,就更難出兵了,南方氣候適合溫存,北方苦寒之地更有鬥志,他們遲早會南下,到那時,吳國就會跟唐國一個命運,所以,必須早點主動出擊。”

蘇宸說出了他的擔憂,現在吳國條件變好,時間一長,便把杭州作汴州,將士和百姓都不想北伐了,那時候,蘇宸也無法率兵北上。

但是,北方的中原一直推崇統一,等宋國繼續強大,終究會南下進攻吳國的。

這就是南北思想的差異,所以古代有諺語: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

南方地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以文人墨客才子多出而聞名,例如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都是南方人,還有名滿天下的江南四大才子。

而北方尤其是邊關地區,一直都是歷朝歷代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誕生了不少好勇尚武的猛將,比如三國時期的很多大將,例如一呂二趙三典韋,都是北方人。

因此北方的王朝經常南下覆滅南方的朝廷,而南方朝廷很少能打上北方去。

蘇宸也是有她他的考慮,不論從個人考量,還是從地理環境,都催促他,要早點下手,主動出擊。不然時間拖越久,越沒有機會。

諸女默然,剛纔的開心、喜悅,一下子被壓蓋住了。

“別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我是指揮大軍,又不是衝鋒陷陣,放心好了。”

蘇宸說一些寬慰的話,想要安撫嬌妻美妾。

“相公,我跟你去!”

彭菁菁眼神中帶着灼熱,她肯定要跟隨在身邊,一來可以陪着相公,二來是可以保護他,彭菁菁武藝不俗,在蘇宸身邊,可以幫着抵擋冷箭,也能提防刺殺,還能照顧起居。

其它女子聽到彭菁菁這樣說,都點頭附和,認爲彭菁菁跟着去,可以有幫助,時刻跟在蘇宸身邊,起到保護和監督作用。

“我贊成讓菁菁隨你同去,她不僅能在旁悉心照料,關鍵時刻更能挺身而出,出手保護!”白素素率先開口,語氣中滿是堅決。

“是啊,相公,就讓菁菁伴你左右吧。你無暇寫信報平安,菁菁可以代筆,讓我們也能稍感寬慰。”周嘉敏附和道,眼中閃爍着對蘇宸的關切與不捨。

諸女心中都明白,自己雖有心相伴,卻因不通武藝,恐會成爲蘇宸行軍途中的累贅。而彭菁菁則截然不同,她自幼習武,曾擔任都虞候之職,與蘇宸並肩作戰,歷經沙場,積累了豐富的行軍經驗。

在她們看來,彭菁菁的隨行,無疑是爲蘇宸增添了一道堅實的屏障,讓人感到安心些。

267.第265章 分別269.第267章 復國計劃287.第285章 珍惜眼前人第880章 趙天子回京402.第400章 小團聚327.第325章 有所好轉421.第419章 秋闈來到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第861章 借力北方305.第303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一十四章 話本合作316.第314章 中毒跡象595.第593章 培養嫡系750.第748章 一個人來扛224.第223章 嘉敏回潤州536.第534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600.第598章 計中有計669.第667章 金蟬脫殼第801章 吳漢大戰(上)122.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431.第429章 蜀國亂局122.第122章 武德司密奏591.第589章 河道偷襲743.第741章 終見永寧256.第255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二章 仗義多爲屠狗輩296.第294章 診斷二皇子479.第477章 料敵先機726.第724章 兵法詭道361.第359章 乞巧節到來179.第178章 才名是最好護身符381.第379章 同意了第835章 潘曹對峙164.第163章 轉運使到來276.第274章 病情垂危725.第723章 陣前對敵716.第714章 平安喜樂纔是福758.第756章 窮途末路458.第456章 精兵簡政第四十八章 韓府小公子726.第724章 兵法詭道第四十一章 踢到鐵板519.第517章 春闈之後第875章 唯有自救699.第697章 市舶司的提議501.第499章 復國計劃439.第437章 只願君心似我心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四十九章 當年謎案第801章 吳漢大戰(上)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626.第624章 謠言771.第769章 夜襲第853章 捷報傳回188.第187章 四紅顏齊聚首289.第287章 還是清白的281.第279章 中箭受傷597.第595章 菩薩蠻305.第303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816章 無功而返240.第239章 事態嚴重了130.第130章 三女碰面了704.第702章 蘇宸的雄心壯志213.第212章 早做準備754.第752章 私定終身252.第251章 以身示範701.第699章 青影衛754.第752章 私定終身251.第250章 父愛如山第84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十六章 終相會709.第707章 穩固後方156.第156章 它很醜卻很有價值764.第762章 落花時節又逢君389.第387章 治國之見625.第623章 彈劾前方統帥第九十七章 推波助瀾566.第564章 奮勇殺敵590.第588章 事出反常700.第698章 達成共識660.第658章 拉攏明顯215.第214章 金陵小迷妹644.第642章 前線召回487.第485章 議和退兵592.第590章 殺入城內426.第424章 放榜,中解元!617.第615章 婚事重提678.第676章 戰事重啓第870章 四面楚歌344.第342章 泄密了752.第750章 危機局勢498.第496章 收益分賬443.第441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887章 應天府城破644.第642章 前線召回523.第521章 朝廷任命第851章 殲滅戰372.第370章 高光時刻第805章 改旗易幟526.第524章 蘇宸的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