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

涼州,隴西郡。

長久以來,自稱河首平漢王的宋氏兄弟與盤踞隴西的漢朝叛臣李氏割據於此。可以說自中原起黃巾時,這裡便成了中原所無法觸碰到的地方。這裡雖地處涼州,卻不像外面攪動風雲的那般複雜,亦並非遠離涼州的中原士人想象中那麼簡單,這是一塊對中原而言的法外之地。

宋氏,是在抱罕割據谷地自置百官向外稱王的宋建、宋揚兄弟;李氏,是早年涼州諸侯俱起叛旗時內外交困而反的隴西太守李相如。

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涼州像是一鍾蠱,韓遂與馬騰是這片土地上最兇猛的毒蟲,那麼宋氏與李氏,便是這毒蟲中的幸運兒。他們既不像董卓那麼強壯、也不像韓遂那麼機狡、更沒有馬騰縱橫關西本事,但與李文侯、王國、北宮伯玉這些曾經與他們列在一處的名字而言,宋氏與李氏無疑是幸運的。

“他們都死了,卿與寡人。”觥籌交錯,在河首平漢王相較趙王宮要稍顯簡陋卻更加豪氣的王宮裡,宋建看了一旁的弟弟一眼,端起夜光樽向正對面的李相如祝酒,“還活在世上,飲瓊漿享鼎食,這並非因爲他們不強,而是你我同心,使隴西固若金湯,無人得入啊!”

隨着宋建的話,李相如微微揚着嘴角,似乎有笑意卻並非發出來。稍稍擡樽以示敬意,將樽中酒液飲下,只是擦拭脣邊酒液時微微偏頭,眼底卻隱着不屑。

李相如眼中的宋建無疑是粗鄙的,這是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啊!家世不過豪強、出身不過涼州義從,只因有些家兵,便在抱罕這個地方妄自尊大,徒稱王者還置下百官。百官是幾百個官?官吏尚不足他隴西太守府的員額多,連馬伕都是官職了!一輩子鑽在抱罕,彷彿這就是天下了。

粗鄙歸粗鄙,抱罕之兵對李相如而言卻尤其重要,否則單單李相如的隴西也不足以過去對抗西面的韓遂與北面的馬騰、現在亦不足以對抗趙國的涼州刺史部。

但加上宋建,就不一樣了。

“大王享千里之地,外御西域之悔,內統善戰之兵,聲望在涼州無能匹者,卻仍願與李某稱兄道弟,在下感懷五內。”李相如說着話鋒一轉,不經意般問道:“趙雲回來了,大王可曾聽說?燕仲卿給他加了徵西將軍的官號,還帶來一些蓋着官印的委任書。”

“何止是聽說,實不相瞞,那些委任書裡還有寡人一份,毛頭小子燕仲卿妄想着給寡人封什麼宋氏侯,賢弟可知那宋氏何在?”宋建仰頭大笑,指着西面道:“西去上千裡之遙,大月氏境內的藍氏城,他想讓寡人打下藍氏城,去做那裡的侯爺,好讓出抱罕,這豈不是笑話!”

“寡人且晾他些時日,到時也回他一份詔書,封他爲鮮卑皇帝,讓他去打下鮮卑王庭,去那裡當皇帝吧!”宋建哈哈大笑,夜光樽中的酒液都灑出不少,接着說道:“不過寡人聽說趙雲此次回涼還帶了幾千頭驢,他想做什麼,中原沒馬所以讓他騎驢來打仗麼?”

這個沒見識的!

李相如在心頭暗笑,面上卻不露聲色地說道:“大王可不要大意,燕氏用驢來代替馱馬,以期待兵馬輜重更快送達前線。涼州邊遠,他們這是要打大仗,只是不知道要打的是誰。或是小弟、或是大王,也可能是西域的貴霜。”

別的不說,李相如對燕氏能征善戰是非常佩服的,就這大肆養驢的魄力,就沒幾個諸侯能比得上的。過去都沒人發現驢用在戰陣中,大多不過是當作拉馱輜重的牲口,到燕氏這卻成了常備軍資,他可聽說單單幽冀二州一年就能產驢萬頭……過去這事即便聽見了也不過當作笑談,真正讓他注意到驢子重要意義的是此次趙雲帶兵從河北迴還涼州,往常兵馬要走上兩個月的路途,如今一個月便回來了。

這意味着,這位徵西將軍若想要攻打隴西,可能他們昨日才收到消息,今日便兵臨城下了!

正因如此,他纔要來試探宋建對燕氏的心思。風言風語傳的太多,誰都知道趙雲這次回涼州帶着宋氏侯的官印,甚至趙王的原話都傳出來了“他是河首平漢王,並非河首平趙王。問問他,是要做河首平趙王還是宋氏侯!”

儘管宋建這種妄自尊大的人並不會因單單一句話就投降,李相如心裡還是直突突,他要親自確定過纔好。如果宋建想投降,那局勢對他李相如而言就壞到極點,幾乎不用再想着抵抗,直接投降就好了。

不過當下看來,依憑地勢,應當能據守燕氏。

酒過三巡,宋建起身下來,把着李相如的手臂漫步宮中,笑道:“賢弟不要憂慮,隴西的事兒,還輪不到他燕氏發號施令。你遠道而來,且在抱罕歇上兩日,寡人這宮中美人,你可盡享啊,哈哈哈!你且稍等,兄長前些時日得了官吏送來一顆西域明珠,當邀你同賞,等着啊!”

說着,宋建便別了李相如轉頭對左右道:“去取寡人那顆寶珠,快,別讓李太守久等!”

李相如抱着手臂回過頭看宋建的背影,輕笑着搖頭,如此不思進取之……突然間園中輕響讓他心都懸到嗓子眼,那種啪嗒聲絕不是什麼普通聲音,那是弩機落下懸刀的聲音!

嘣!

嘣嘣!

根本來不及反映,宮內兩面望樓射來的弩矢轉眼便將他的胸膛射穿,轉瞬之間足有十餘支弩矢插在他的身上,李相如頭腦還未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便已倒在地上,兩眼無神地望向不遠處宋建轉過頭快步走來卻漸漸模糊的身影,舔着嘴脣卻張不開喉嚨的嘴想要說些什麼,卻再也說不出來了。

“賢弟啊,寡,唉!愚兄的寶珠就是你的首級呀!”宋建蹲下身來看了看,輕笑一聲,直到李相如的血快要浸到他的衣袍,神色中這才露出厭惡,起身走向遠處,招着手叫來宋揚道:“將他首級取下,呈送涼州刺史府,咱的兵拿下狄道了沒?”

這是李相如最後聽到的一句話。

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地道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三十二章 何以爲士第十四章 遼東遇襲第二十三章 背井離鄉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二百零九章 疼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五十九章 劉虞使者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二十六章 董卓進京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三百一十九章 龍虯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十四章 孟起無禮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部鮮卑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州刺史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八章 明修棧道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三十九章 佈下城防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譙縣之戰 終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七十六章 涿縣廢墟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八章 將軍麴義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八章 紅花綠葉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二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面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七十九章 中平六年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