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好世道

太學的八萬儒生?

燕北聽到沮授這麼說便愣住了,就連他這趙王都不能確定能不能使喚的動那些儒生,別看他養着天下士子吃飯睡覺,給他們蓋太學供他們上學讀書,可人家未必領情啊。

不過沮授既然這麼說,相比已經有了能夠役使太學生的方法。古人云君子可欺之以方,燕北想不到的方法,未必沮授想不到。

“大王可知爲何郡縣百姓多知長吏,鄉里百姓則多聽豪強?”

燕北笑晏晏地問着:“願聞其詳。”

他有一種預感,沮授不但能解決田策的弊端,甚至還有可能讓太學諸生爲燕氏可用,這是太大一筆力量,足矣動搖國本。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別人掌握太學對燕氏就有足夠威脅,而燕氏掌握太學,天下便無比穩定。因爲他掌握着刀兵,如果再掌握太學,那天下英雄便盡是他囊中之物!

燕北又要長知識了!

沮授這話還真真切切地問到了他,燕北不同於通常官吏,甚至不同於任何諸侯。這年月有的諸侯由下至上,諸如劉備早年就在樓桑裡生活,至今是正經地將各級官吏做了一遍;要麼是由上至下,好似袁紹、曹操,自幼耳濡目染便對天下權力有所瞭解。可唯獨他燕北,受困豪強的馬奴,生於邊鄙不知禮法,成人後又是荒野草原上的不法之徒。

後來安居涿郡的三年五載,交集卻跳過鄉里直達郡縣,更別說最初初有漢家官位,卻直接是護烏桓校尉這樣的兩千石官職,他去哪裡對底層官職瞭解那麼深呢?至多至多也就是知道鄉有秩、薔夫、三老,亭有長、裡有魁罷了。

“州、郡、縣,爲皇權直屬,過去州郡縣長官直接由任命,直至出現州牧,才由他們任命郡守、縣令。千變萬變,不變的是三互迴避,本州及婚姻之家不任三州刺史、本郡及婚姻之家任不擔任三郡太守、本縣及婚姻之家人不擔任三縣長令。而鄉中有秩、薔夫、三老,雖由縣中任命,但歸根結底難以施行三互。”

三互法的弊端是有才能的賢者不能得到及時任命,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證了政治清明。但這種辦法是不能通行在鄉里的,鄉里之間多有聯姻,又皆爲大姓而居,不要說一個裡,很可能一個鄉七八成都是一個姓氏,若施行三互法,三鄉迴避便做不得官了。

燕北聽出沮授說話的苗頭,問道:“公與的意思,是調外鄉人任鄉中有秩?”

調外鄉人過去朝廷不是沒試過,但任用外鄉人普遍難以治理一鄉之地,越是鄉里的事務其實越錯綜複雜,隨隨便便任命個兩手空空的大才去鄉中任職,哪怕單單備受排擠也讓他受不了。

“大王可想過,爲何太學諸生不能爲趙國所用,是因爲他們不願在趙國爲官麼?”沮授笑着搖頭,道:“臣以爲是沒有機會。雖然各將軍都在招募幕僚,各地太守都在招募長吏,但沒了察舉,投身幕僚或入府長吏,在諸生眼中是趨炎附勢的奸猾之徒門下鷹犬,哪怕他們想,也只能遠遠看着,沒有多少人有膽氣去做。”

說白了,還是上升渠道的事,過去朝廷有察舉制,太學生非但不擔心趨炎附勢,反而天下都這樣,門生故吏爲官已是尋常。可現在呢?察舉制因燕氏功勳貴族起家與燕氏與皇權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名存實亡,連帶着迷茫的太學諸生也渾渾噩噩,不知前途所在。

“臣建議爲太學制定新的章法,習滿三年者,由官吏安排任鄉中裡魁,處理裡中事務;一年試行二年實行。再安排各縣寺衆郎取代過去縣中功曹的職責,考察他們的作爲、操行,以此分出甲乙,再回太學進學,其中甲等進學兩年出任亭長、乙等再授裡魁,同爲兩年。亭長甲等,回太學進學一年,出任鄉有秩……能將一縣之地治理好的士子未必能當好有秩,但裡魁、亭長、有秩皆可做好的諸生,必定是個好縣令!”

沮授這麼說着,燕北感覺到他的眼睛在放光,“凡此十二年,其優者爲縣尊、良者爲有秩,王權下縣。”

“有沒有真本事,試試就知道了。”燕北說着便笑了,若有真才實學,三十餘歲便可進爲縣尊,這是莫大的際遇;即便沒有太大能耐,做個有秩也不算壞;若真沒本事,再學下去也沒什麼用,不如去尋其他門路。沮授給他做出一條役使太學諸生的康莊大道,只是燕北還有些遲疑,道:“如此一來,太學炙手可熱,可鄉里的寒門儒生,又當如何呢?”

沮授聽着就笑了,“寒門子弟,進太學是不二之選。官職本來就輪不到他們來做,最終也不過是做個幕僚佐吏,這就是給天下士子鋪的路……大王放心,寒門子弟不會抱怨,能與世家貴胄一較高低的機會,哪怕僅僅是個機會他們都會爭破頭,何況是如此一條教化百姓的大道!大族子弟更不會因此抱怨,看起來好像寒門子弟會爭搶他們的機會,但比拼才學,自幼家學淵源的他們怕過誰?大王戎馬倥傯尚手不釋卷,比文才可比得過孟德?”

燕北臉上一窘,這世上有文才的人分爲兩種,一種有才喜愛賣弄,把是人都懂的話說得鬼都看不懂硬能拼出歌賦;一種有文才能將鬼都看不懂的話說成莽漢都讀的通。曹操就是後者,五經博士的文才不是誰都能比的。

至少他燕仲卿就比不得。

燕北最佩服的武人是關羽,紅臉漢子的行刺手段過十餘年回想起來仍舊驚心動魄;最佩服的文人自然就是曹操,論及詩詞歌賦文韜武略,天底下各個都有最頂尖的人比他強,但合在一起沒人能超過他。

“一可使王權下縣,二可令太學爲大王所用,三來……也能讓尋常百姓寒門子弟有條逆天改命之路。世間絕對的公平,是三公的兒子做三公、奴隸的兒子做奴隸。”燕北點頭誇讚沮授的才能,隨後輕笑道:“奴隸的兒子做大王,這不是個公平的世道,但如果庶民的兒子能做縣尊,一定是個好世道!”

第七十八章 張燕遣使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八十九章 範縣之戰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一百五十九章 虎豹騎營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四十章 總領鉅鹿第六章 鎮關中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百七十三章 三封戰報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七十七章 新年伊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九十五章 宗室器物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變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九十九章 汶縣夜戰第四十八章 護衛北上第四章 孤陋寡聞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七十六章 涼國之英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二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一百六十四章 趙子龍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一百一十二章 滄海桑田第六十二章 嬀水之戰第二十七章 調離蒲陰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事真事假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一百零二章 子龍壓片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二百七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章 開府假節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一章 中平四年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三章 鞭撻四海第七十八章 禹水難渡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三百三十三章 笑出聲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十九章 久候多時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八十五章 黑山黑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