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

漢室可興?白日做夢!

鄴都的皇帝終日自覺死期將至,夜夜以淚洗面;趙都羣臣歡天喜地的籌備同袍昏禮,迎接的車仗從常山真定排到趙國邯鄲宮外十里亭絡繹不絕,這種時候說漢室可興?

天底下劉姓諸侯都要完蛋了!

劉璋的局勢很慘,但他還不是最慘的,到底到底,還有程畿殺了上官也要去救他。

劉表就比不上他啦!

荊州在過去混亂的十幾年裡因劉表得以保全,燕北在黃河以北征戰最兇的那幾年,這裡是北方諸州百姓吏民逃離戰亂的首選,離散的亂世裡開闢出一塊供中州士人清議的桃花源。

可是那詞兒怎麼說?好景不長。

亂世裡似乎好景就沒長過,因爲未來像隱在重重濃霧中,改朝換代來臨之前誰都看不清前途何在,看不清天下前途,更看不清己身。西遷長安後有識之士能夠猜到最終掃清域內的諸侯就要在討董的各路諸侯中脫穎而出,人們想過各種可能……那是真正的人中翹楚,有四世三公的二袁、有漢室宗親的劉景升、據四戰之地以禦敵的曹孟德,甚至是劉岱孔伷孫堅公孫瓚諸人,哪個沒有問鼎天下的可能?

可機關算盡,誰能想到清平北方的卻是小小護烏桓校尉燕仲卿?

他是誰啊!

馬奴、馬匪、馬將軍,馬上封侯落得平地稱王的趙王燕仲卿!

他手裡攥着戰火,一路南進一路燒,最終又燒到了荊州。這一次,士人們憤憤不平,可百姓卻知道自己該往哪跑了,他們不再向南,返身北走,去向早已平定的司州。隨姜晉、張繡帶兵攻入南陽迎着向趙王宣戰荊州徵北軍進發,荊州的百姓卻攜家帶口大舉北遷,兩支軍隊尚未見仗,荊州兵的士氣便接連大跌。

如何能不跌?

蔡瑁張允率領水卒船隊自河道北上,欲走沔水後發先至入南陽截斷張繡與姜晉的後路,纔不過行至襄陽船隊便被阻死在河岸……整個沔水向北皆是百姓、商賈的船隊,從不過乘幾人的走軻到重俞數百石之商船擁堵使河水斷絕,大軍不得寸進。

水路上北逃的百姓船隊從襄陽一直堵至南陽丹水長達數百里,因爲百姓進不得司州。燕氏校尉潘棱在南陽郡丹水縣三戶亭設卡,荊州的船一支都不準往北走,上游截住道路,百姓船隻北走走不得,因爲有燕氏兵馬阻斷;南退也退不得,因爲荊州水師就在其後。

自古諸侯愛百姓,往往發動一場戰爭的第一個命令便是打下一座城池強遷所有百姓,只要得手便是一場大勝。但那也要分時候,比方說如今燕氏與荊州開戰,就是再多的百姓潘棱也不敢向北放。沮授下了命令,要他不得有任何百姓向走脫,生怕混入荊州間使諜報。

潘棱打仗不怎麼地,可若說到彈壓百姓那真是拿手絕活,甚至都不許拔刀,他手底下那幫幽冀山賊強盜帶着那股悍匪氣質就能將人嚇得夠嗆。

只是這就苦了蔡瑁張允,眼看兵馬就要失期,原本還想着在襄陽等等黃祖的後路大軍同行,哪知道幾日後傳來消息劉備連汝南都不要領兵殺進江夏向黃祖復仇,黃祖當先被劉氏大將關羽劈死,只剩下兒子黃射領了九百多殘兵敗卒逃回襄陽向劉表哭訴劉備的暴行……死都沒地兒說理,誰讓江夏先打得他呢?

灰頭土臉的荊州水師只得棄了戰船,走陸路向北緩慢推進。行軍是真緩,荊州水道發達縱橫相通,水卒便並未攜帶多少馬匹,這下連輜重隊都是從百姓中強徵而來依靠耕牛來拉運,更別說軍卒了,只能走着,苦不堪言。

水路都阻塞了,更別說道路,官道上逃難的百姓更多,釀成這樣的原因只有一個……荊州不能制。

事發如此,劉表都方寸大亂,哪裡還顧得上別的。

一切壞事都是從向燕北宣戰開始的,自劉氏諸王聲勢浩大地討燕傳檄,劉表便隨之傳檄討伐燕氏,將荊州兵向北進攻的目標放在司州。這本應是極好的機會,司州防衛力量並不多,儘管看上去沮授收攏了黑山、白波十幾萬兵力屯於司隸,但實際上因爲百姓少、重新耕種的農田少,若單單一個司州的戰爭潛力反倒還不如半個荊州,也就僅僅比南陽郡強上一點。

劉表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敢向燕氏宣戰,並大張旗鼓地派兵向北進發。司州就算有二十萬兵力,死一萬少一萬,何況他有二十萬兵卻沒有夠二十萬人吃得糧草,根本沒能力調度,若兵馬不能聚兵至方圓二百里之地,就是百萬兵力真正對上的也不過萬餘之衆,若沮授真敢聚兵到一處,那劉表就直接贏了。

原因無他,司州沒有任何地方的囤糧能養兵數萬,沒能力運糧。

結果呢?

在汝南的劉備不聽調,南陽的張繡向東攻出百里,轉眼就被燕氏策反,領着姜晉打回了南陽!

南北兩大屏障同時叛離,可想而知這對荊州有多大打擊,可真正的大打擊還在後面。因爲劉備不聽調,江夏太守黃祖進攻汝南,眼看着一場新的大戰將臨,黃祖從汝南撤兵,劉備卻緊隨其後打了回來……黃祖死了,江夏陷落。

噩耗比想象中來得要快得多!

一時間襄陽之北,張繡兵馬直取宛城,先鋒胡車兒領兵於新野近畿耀武揚威,不過百五十里之遙;襄陽東南,劉備率軍突入江夏屯兵竟陵,大有一言不合引兵扼斷當陽北逼宜城之態,所距襄陽也不過才二百里。

二百里,那僅僅是騎兵快馬加鞭晝夜馳至的距離罷了。劉備是個幽州人,儘管在北方蹉跎大半輩子都沒能稱上諸侯,但作爲將軍,他部下有數俞兩千之巨的騎兵。

嘿,兩千騎兵!

劉表笑不出來,兩千騎兵加上關張那等虎熊之將,夠要他命了!

這使得原本已調兵北上的文聘又領兵自襄陽南下進駐當陽,同時州府派去幕僚與劉備詳談,到底劉表對劉備是沒有半分虧欠的,最後的結果也相談甚歡……劉備只是借道而已。

這消息着實令劉表長長地鬆了口氣,這次是真的送瘟神了,敲鑼打鼓地把劉備送到南郡,巴不得他早點滾蛋。

哪知道,劉備這邊剛上船,襄陽北方便快馬傳回消息……張繡攻陷新野!8)

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四十七章 興平元年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四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一百二十四章 劍下留人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三百零八章 南奔之意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六十八章 不必再見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七十七章 潁川郭嘉第十六章 徐榮華雄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五十五章 隔水相敵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一百零九章 高句麗犬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三章 渤海之刀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七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五十一章 求仁之心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八十八章 溫婉美人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一百六十七章 裡應外合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四十章 野性難馴第二百六十章 脊樑骨第三十五章 神乎其技第六十七章 戰火將燃第十章 渤海水戰 先別訂閱,明天修改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五十章 狼奔冢突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五十九章 亂世將至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