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仲朝野

大仲帝國。自太祖孫嚴稱帝以來,已歷十四位皇帝,三百三十餘年。

大仲帝國以武立國,其中太祖,太宗,武帝,烈帝,光武帝,繼勇帝皆是主張對外以戰止戰的強勢帝王。是以使得帝國幾百年來,好戰之風不得禁止,使得地方的武裝勢力越來越強大。

而地方勢力最爲強盛的,只於皇室之下的家族分別有四個。即帝國西部守護,洛家;帝國北境守護,燕家;帝國東部守護,汪家;帝國南境守護,郭家。

但是在合帝一十七年,權勢日益強大的汪家,一意孤行的實行了稱霸東海,獨立成國的計劃。但是汪家小瞧了天下之人,先是遭到了東海諸國聯合打擊,後是帝國皇室趁機打壓,再是其他家族的蠶食吞併。不到十年,汪家便徹底沒落,淪爲平民。

而作爲帝國南境守護的國家,自繼勇帝時期南方雷霆帝國大舉入侵之後,勢力便日漸衰落下來,雖然其族長郭肖還當着淮安部州的州長,但是其後輩,再無人才可用,距離徹底衰落,也只是數十年的事。

所以帝國除皇族之外,最大的勢力便只剩下兩個了。其一便是由並肩王洛宸爲首的庭西洛家;其二便是統率討逆盟軍的河中燕家。

帝國軍於盟軍之戰,打到現在,說白了便是這兩大家族的戰爭。

而作爲帝國統治者的皇室?在光武帝和繼勇帝先後兩位帝王的帶領下,帝國重新步入了軍國時代,五十餘年來,無數皇室子孫爲了帝國開疆擴土,身死沙場(帝國憲法第一條: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皇室子孫本剩不多。但這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卻誰料身體健壯,少有生病,不滿五十歲的繼勇帝突然駕崩。而太子又早年在遠征大漠的時候不幸逝世。是以諸位皇子拉幫結派,互相攻伐,皇族之人又是損傷大半。

最後,帝國西境守護洛宸才直接大軍入京,扶持了皇子揚上位,一舉控制了帝國朝堂。拉攏權貴,成爲了權傾天下的並肩王。

是以見到羅家如日中天,一直盤踞在北方的燕家纔不甘心洛宸的上位,便加入了陶製組織的討逆軍中,虎視眈眈的準備拉洛家下馬。

而好不容易上位的洛家當然不幹。

是以七月八日,早朝時間散會不久,帝國軍退守較衛關的消息剛剛傳來,洛宸便眉頭緊皺,重新將諸位大臣喚了回來,共商大事。

朝堂之上,只見洛宸於幼帝並坐於龍椅之上。

待得諸位大人就坐完畢,洛宸開門見山:

“如今有賊自東而來,卷四十萬無辜百姓,欲兵鋒直指京城。帝國軍團雖兵強馬壯,但奈何敵方人多勢衆,如今已退守較衛之關,緊急求援。諸位都是些大臣,閣老,可有那退敵之策?”

聽聞此言。文武百官們皆交頭接耳。卻是沒有一人提出建議。

見場面尷尬,洛宸眉頭微皺,似要發飆之時。洛宸的支持者,工部尚書百里雀只得一拂袖,慨然出列道:

“中央之地,雖四通八達,但也多無險可守之地。東之較衛關,雖有一夫當關之勢,然如若叛軍自繞北曲進,我等也無可奈何。如此,唯有召回軍隊,死守都城而已。

此話一出,衆人皆驚。堪堪數十萬軍隊,如何能守住這個偌大的都城。要知道這可是人口近百萬的巨大都市啊,如若叛軍圍而不攻,不出一年,都城便要因爲斷糧而內亂不止啊。

如若是皇帝陛下親自專政,諸人還未嘗不想死守都城,但是現在掌權的,只是那洛宸啊!都城百姓會全部聽他的?隱藏在都城的那些千年世家會聽他的?這不是自取其亂嘛?

果然,諸位大臣偷偷向着大殿前方看去,洛宸的眉頭緊鎖,似在糾結,煩惱,掙扎,暴烈。

“可不要殺了我們就跑啊!”衆人暗自祈禱。

帝都雖位於帝國中部,交通發達,經濟強盛,文化淵源,但奈何卻是一個無險可守之城。洛宸糾結不已,一時之間,竟想喚回洛川,退守庭西。

嗒,嗒,嗒,嗒。

就在諸位大臣驚慌失措之時,一陣柺杖觸地的聲響從殿門外響來。由遠而近,雖聲音略有輕微,卻是有一往無前之勢。

朝臣們驚訝的向着身後看去。洛宸也是眼光直射殿門,似要看清楚是何人有膽子未經通報的就往大殿行來。

殿門輕輕拉開,已近中午的驕陽斜射進來,一道瘦弱的身影,拄着柺杖慢慢踏進了殿門。嗒!柺杖一聲脆響,中正有力!!!

秦老太君?!

衆人皆愕然不已。沒想到秦老太君親自上朝,這已二十餘年沒有之事吧?

秦老太君,姓秦,名桂,字梨花。仲餘部州合古郡人。生於術帝一十三年,現年八十九歲。秦氏出身於鄉野民間,卻因爲骨骼驚奇,從小便有着過人的武學天賦,成爲了帝國自學成才的榜樣。而後秦氏二十歲代父從軍,建功無數,名爲當時帝國南方軍團的軍花。而後嫁於軍侯世家子弟,平候,騰衝。

秦氏嫁於騰衝之後,便退了軍職,相夫教子。誰料光武帝時期,帝國戰事驟然吃緊,秦氏便又攜子參加戰鬥。一時之間,騰氏六烈將之名,震懾諸國。但後來戰事連綿不斷,滕氏子孫死傷大半,至繼勇帝時期,騰家男丁只於數位幼子。是以繼勇帝下令,封已死的騰衝爲忠烈公,秦氏爲帝國一等太君,着令騰氏子弟回鄉享福,修養生息。

自此,秦氏便留在了帝都的忠烈公府內,獨守宅門,頤養天年。不時教導一些軍中的後輩子弟,以圖娛樂。如洛宸,燕星等人少年之時,由於家族關係,倒是都在秦氏手下學習過兵法。

驟然見到秦老太君上朝,朝上諸人皆吃驚不已,卻又仔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想那秦氏,本就是一忠君愛國之人,又受到了光武帝,繼勇帝兩任帝王的照顧,豈能不關心這孫家江山?

前年諸位皇子之亂,是皇室內部的戰爭,秦氏不好插手。但是這現年的兩大軍團之戰,卻着實有些動搖帝國的根本,秦老太君出來,當時理所當然。

待見得秦老太君上朝,洛宸倒也不好再同幼帝坐在這龍椅之上。當下起身,也是慢慢的向着秦老太君走去,拱手笑道:“數年不見,恩師已久紅光滿面啊。”

秦老太君站定,見說話之人是洛宸,也是灑然一笑:“託帝國的福,老身還可多活幾年。”

“哪裡的話。”洛宸扶起秦老太君的左手,將她扶上了一個才搬來的軟椅上。“恩師突然上朝,也不通知學生一生,不知有何事,竟能驚動您的大駕?”

聞言,秦老太君本來渾濁的雙眼略微有一絲精光閃過。秦老太君笑道:“沒多大的事,只是聽孫兒說有一羣人在造反,而帝國好像還打不贏。宸兒,你說說,現在的帝國軍已經這麼衰敗了?”

“額”洛宸有些尷尬的笑着,連忙道:“恩師有所不知啊,我本是幫助當今聖上登基有功,被封爲並肩王管理朝政。但就是有些人嫉妒於我,悍然發兵,動搖帝國根本,我也是有心無力啊。”

“呵呵。”秦老太君輕笑道:“你們小打小鬧,我不會管,但是這近六十萬兵馬的帝國內部戰爭,卻是百多年不曾發生。此乃動搖帝國根本之事,老身卻還是要盡微薄之力,鞏固帝國根基的。”

“哦?”洛宸有些驚喜,身子再次俯下,相問道:“恩師可有何退敵之策?”

“這簡單,那東邊的諸侯,大多隻是爲了一些名聲而已,如若當今聖上,大肆封賞諸侯,其聯盟便可不攻自破。當然,在這之前,必然要堅守應戰,照成一種帝國軍數年不可打敗之象,方可出此計策。”

洛宸聞言,思緒大開,卻是一時之間,豁然開朗。其以燕星爲主的聯盟本就是一個鬆散的聚合體,怎麼可能一直死戰?

見洛宸明瞭,秦老太君微微點頭,便扶起身來,向着殿門走去。

洛宸俯身攙扶,一直相送,直到殿門外的一頂轎子旁,兩人皆沒有再次說話。直到秦老太君要上轎之時,轉過頭來,對着洛宸說道:“宸兒,你是一個明事理之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你是知道的。不要讓老身失望。”

“學生明白。”洛宸點頭應是。只是那低頭之間,洛宸的雙眼有一絲邪意,嘴脣微微上揚。

“哎。”秦老太君嘆息一聲,不再多說。

有一句話,秦老太君沒有說出口,洛宸也選擇性的忽視。

有一個軍團,自太宗皇帝逝世之後,便消失不見,那就是開國之時,由孫氏子孫組成的鐵血軍團,大仲第一軍團。

有傳言說,第一軍團早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傳言說,第一軍團在遠征大漠的時候,便全軍覆沒了;有傳言說,第一軍團已經成爲陪葬品,在地下守護着太祖,太宗兩位帝王的靈宮;但其傳播的最廣泛的,最具真實性的卻是,第一軍團影藏在帝國的角落,當帝國面臨亡國之危的時候,他會再次出現,扭轉乾坤。

洛宸在賭,在賭這三百年來從未出現的帝國第一軍團存不存在,又或者說賭這三百年來沒有打仗的軍團還剩多少戰力。

但已近九十歲的秦老太君卻不這麼想。她只知道,當年她帶兵於西南諸國作戰的時候,一隻部隊在‘不周天台’內失蹤,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周天台’,一座古老的山脈,連綿數萬裡,爲帝國西南部屏障。多懸崖峭壁,飛鳥難過。

然而就算是天險,也不可能讓一隻八千訓練有素的山地部隊消失的無影無蹤吧?或許這裡面就有第一軍團的落腳之地?這是秦老太君的猜想,卻一直沒有去證實,而是將此事,埋在了心裡。

“算了,此次幫助洛宸,算是還了我騰家欠洛家的人情,我又何故多嘴呢。”

僕人擡起了轎子,向着宮外走去。微微搖盪的節奏,讓秦老太君昏昏欲睡。兩行細小的淚水,從老太君的腮邊劃過。她的第三子,曾經被譽爲軍事奇才的騰豪,便是那部隊的首領,消失於羣山之中,屍骨無存。

看着那頂轎子漸行漸遠,洛宸也是嘆息一聲,轉身走回大殿,繼續着先前的會議。“恩師啊,你以爲我想這樣嗎?當皇子揚逃到我府上的時候,這歷史的車輪,便帶着我轉動起來了啊。洛家,可不是我一人天下啊。”

‘我們都是鮮活的木偶,在這盛大的舞臺上,扮演着一個卑微的戲子,供諸神享樂’

————《俞神羅經》

第四十三章 帝都謀(1)第十九章 漢燃巨匪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蓮落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三十一章 這是戰爭第二十章 威煞七縣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蓮落第十章 潮東歸鄭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四十二章 雨雲貧風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四十三章 帝都謀(1)第十八章 初次會面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章 大義之旗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十章 潮東歸鄭第十五章 山無張氏第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八章 諸侯唱罷第十一章 攻略清平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十五章 山無張氏第十七章 泰與水生第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章 巖島司馬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十五章 山無張氏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蓮落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十八章 初次會面第十五章 山無張氏第四十二章 雨雲貧風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十六章 清平之戰第三十六章 萬里風雲第四十五章 帝都謀(3)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蓮落第三十九章 沙場追憶,伏虎與將玉(下)第四十二章 雨雲貧風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二十二章 大豐伏擊第十四章 兩爲其難第十一章 攻略清平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戰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十九章 漢燃巨匪第四十二章 雨雲貧風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蓮落第九章 公江之難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二十七章 風語平丘第十章 潮東歸鄭第十九章 漢燃巨匪第二十章 威煞七縣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進第九章 公江之難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十五章 山無張氏第二十七章 風語平丘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九章 公江之難第十七章 泰與水生第三章 大義之旗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第四十章 終元山下,戰場之上第三章 大義之旗第四十四章 帝都謀(2)第九章 公江之難第一章 亂世之啓第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二十二章 大豐伏擊第十四章 兩爲其難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二十七章 風語平丘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十八章 初次會面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