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燕第一次見到諸葛亮時,就有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感,她現在想來心還撲撲直跳,臉也燒得發燙,但幸福感一下包圍了她全身。她有時想,這是一種朦朧的愛情呢,還是一種莫明其妙的感覺?
她後來去大街上找過諸葛亮,如此三番,她把襄陽城找遍了,也不見他的蹤影。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神彩飛揚,從此根植在她心中,揮也揮不去,她想忘也忘不了。
就快見到她心中的偶像,司馬燕的小心臟又砰砰跳了起來。
穿過一片桃林,司馬燕看見山岡下疏林內的茅草屋,草屋前有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溪上一座橋,橋邊竹林中站着幾個人。
他們在幹嘛?一個個青春年少,指點江山,任性張揚。
離茅草屋愈近,司馬燕的小心臟就跳得越兇。她害怕見到諸葛亮,又十分想見到諸葛亮,她希望在人羣中能看見他。
她爲什麼喜歡他呢?她也說不清,她也反覆問過自己。因爲他的人、智慧,才貌並舉,還是英雄救美?反正搞不清。只要看見他,她就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和快意,尤其是他俊朗的身材,漂亮的眼睛,像天上的太陽,溫暖大地;像夜晚的星星,會說話談心。
我的不速光臨,他會接受嗎?
她仔細觀察橋邊的每一個人。原來諸葛亮與龐統、徐庶、崔州平、石廣元等一羣好友正在竹林中暢談天下大事。她終於看見了他——諸葛亮,她的臉騰地一下又紅了。她不敢接受他的目光,因爲那是一雙能穿透人心靈、會說話的眼睛。
心中的偶像就在眼前,司馬燕的腳竟有些挪不動,臉上泛起紅暈。
這邊,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州平、石廣元看見山路上來了客人。即興賦詩一首:
“紫竹林中一花香,醉時折來醒時賞。”龐統說。
“縱是秋去花零落,擁得美人如夢鄉。”崔州平說。
“登上瑤臺回頭望,靜靜窗前共書香。”徐庶說。
“若問我有幾許夢,縱橫天下任馳騁。”諸葛亮說。
這首詩司馬燕也聽見了,雖不解其意,至少也沒有貶低她這個外來人的意思。
他們說我是花香,我是花香麼?嘻嘻……看來他們眼力還不錯嘛。本小姐雖然性子柔中帶剛,人才雖算不上千裡挑一,百裡挑一也不過份。
黃月英扶着司馬燕過了小橋,走到衆人面前,向大家一一作了介紹。
黃月英最後說:“司馬姑娘腳受傷了,來此休息。”
石廣元說:“姑娘,我認識你,你是司馬徽的女兒。今天怎麼有雅興,到此一遊?”
司馬燕含羞回答說:“看看風景。”
諸葛亮上前一步,向司馬燕作上一揖說:“原來是司馬恩師的女兒,亮在此謝過。”
恩師?有人不明白。經人一說,大家明白了,原來在橫山書院,大漢高級研修班,諸葛亮進修過。
諸葛亮看着司馬燕,讓司馬燕心中一陣慌亂。她欲嬌害羞說:“不用謝,孔明哥哥。”
諸葛亮離她這麼近,司馬燕彷彿聞到了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清香,他的一顰一笑是那麼優美,她的心就快醉了。
在諸葛亮安排下,司馬燕很快被黃月英扶進房中進行敷傷,療養休息。黃月英隔開了司馬燕和諸葛亮的距離。
安排停當,諸葛亮對衆人說:“各位,繼續我們的辯論會吧。”
崔州平說:“孔明老弟,這麼熱的天,我們不如去林中小溪沐浴,一來親近大自然,可以悟道,二來我們加強爭辯,明個是非。可好?”
衆人說“好哇”,拿上布巾,簇擁諸葛亮向後山林間小溪去了。
司馬燕想看見諸葛亮看不到,想聽諸葛亮的聲音,也聽不到。她在房間坐不住了。
她站起來對黃月英說:“我要跟孔明哥哥說幾句話。”
黃月英微微一笑說:“他們幾個好友山後小溪洗澡去了,你有什麼話我可以轉告。”
“不,我只跟他一個人說。”
司馬燕把腳上敷的包布扯開,穿上鞋就要向門外衝去。書童攔不住,黃月英端着木盆走進來,問她:“姑娘,你這是去哪?你的腳……”
司馬燕回頭扭扭腳說:“黃姐姐,謝謝你!我腳好了。我找孔明哥哥去。”
說完,衝出小院,消失在密林中。
黃月英無力搖搖頭,自言自語說:“癡情的太癡情了,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去談一下也好。”
書童過來說:“先生的夫人只有你一個,怎麼可能會有第二夫人。她去碰一鼻子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