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章 逍遙老人

柳之詠道:“瑞氣匆匆雨露邊,璧門金闕倚層巔。青霓絳節嚴中夜,綠蓋丹與會九天。香染舊泥封寶洞,聲傳鳴鶴湛靈泉。分明步入煙霄上,何必餐霞駐少年。”

老者聽聞,哈哈一笑,道:“竟有高雅之人至此?可有興趣與老夫對弈一局。”

柳之詠看地下畫了一張縱橫各十九道的棋盤,心中暗道:“原來這老人竟是劍氣畫棋盤。我便以《神仙譜》對弈,看他一派高人氣派,或可解棋譜。”

柳之詠道:“晚輩有一殘譜,願與前輩一試。”說着以圓圈代白子,交叉代黑子步出殘局。

老者看了片刻道:“有趣!有趣!”手中雙劍一揮,便與柳之詠刻石對弈。

這棋局柳之詠已經琢磨千百遍,老者無論出什麼招數,他也輕鬆應對,只是刻石破耗內力,世間一久他便有些氣力不濟。

棋局行至九分,便到了燭之狐與柳之詠對弈的關鍵環節,老者以劍拄地,低頭沉思,這一沉思自中午到了夕陽西下,自黃昏到夜半,月行長空,斗轉星移,兩人不知時間推移到何時。

忽然陰去陽來,日出東方,一道霞光照來。老者長嘯一聲,笑道:“遁去的一。”長劍一揮落子如風,片刻黑棋竟是被白棋追逼無路。

“何爲遁去的一?”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正因這遁去的一,方有天地交徵,萬物生機,盈虧之道,滿溢之理。”

“易理?”

“易理與棋理相同。九宮者,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宮八門,三奇六儀,九子斜排,九星反吟,上下對易,遊三避五,五局正中,左三右七,戴九履一,六八爲足,二四爲肩,四維九尊,六甲歸元,太陰伏兵,六合逃形,三元六紀,九劍歸一,一劍九乘,九九還原。”

柳之詠道:“晚輩略通易理。多謝前輩。”

老人道:“你我有緣,傳你一套逍遙遊,這是易理身法、步法、輕功於一體的武功,。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龍蹻,二曰虎蹻,三曰鹿蹻。乘蹻追術士,遠之蓬萊山。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玄豹遊其下,翔鵾戲其巔。乘風忽登舉,彷佛見衆仙。夫虎蹻者,風之母,水之子,用之三載,其虎自乘風來來往往,如風動敗葉飛空,聚則爲形,散則爲風,與天地正陽之炁混合爲一,至高境界爲鶴唳九天。”

“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爲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無有終時。老子云:天地之形橐龠,靜而闔,動而闢,人亦似之,天人一耳。列禦寇才穎逸而性衝澹,曲彌高而思寂寞,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自《道德經》參悟無中生有大道,而創至高武功秘籍《沖虛經》,傳至莊子而創逍遙派,合乎天地大道,則萬物皆爲我所用,逍遙天地間。”

“列禦寇的御風之術。天之氣,亦爲人所盜,久而充滿,則形神俱妙,歷劫長存矣。是故,能盜天氣者,自得長且久也。人知自心爲息,於精、氣、神三者,可會爲先天一氣耳。夫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穴,百圍大樹之竅,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於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衆竅爲虛。”

“南郭子綦的隱機功,隱機而坐,仰天而噓,懷道抱德,虛心忘淡,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參透生死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爲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皎皎然隨而哭之,自以爲不通乎命,故止也。”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爲一。天氣四竅:頂竅、意竅、神竅、總竅。地氣:“遇風則散,遇水則聚”,所謂堪輿。堪是天道,輿就是地道,接地氣三竅:尾閭、氣海、會陰,接“人氣”的二竅:夾脊竅、中丹田竅。

“《內經知要》中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不根於虛靜者即是邪術,不歸於易簡者即是旁門。孔子稱生生之謂易。易之發端,日月循環,自強不息。莊子《南華》雲:真人之息以種,踵者息息歸臍,下通氣海,上透靈都,即生身之處,得藥成胎之所也……”

老者手一揮,那書本緩緩飛至柳之詠身前:“這一本是我註釋的《周易陰陽參同契》,小兄弟多多觀摩,可透悟易棋之道。切記此間事不足爲外人道,老夫去也!”

老人飄然而去,山澗徒留笑聲,卻雲深霧罩,渺無蹤跡。柳之詠觀茅屋旁一片摩崖石刻,上留書:“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繫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餘,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筆法雄健寫意,正是老人率性瀟灑的寫照。

紫金山白塔寺。

柳之詠聞:“有巢氏之方國。上古五大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先生,有巢氏乎?聞《書經·仲虺之誥》:成湯放桀於南巢,惟有慚德。桀之力制觡伸鉤,索鐵歙金,椎移大犧,水殺黿鼉,陸捕熊羆,乃討伐有施氏和岷山氏,可有此事。”

“太古菇毛而欽血,有巢始教民食果,始衣皮,江淮之間,有巢氏之方國,先納大禹,後容夏桀,天下九頭鹹歸。”

第八十九章 立足長安500章 白虎之會247章 亞歷山大帝的王冠273章 金陵517章 天衣派苦行僧468章 沈爺之死426章 屈原流放之地250章 大幕爭鋒246章 阿拉山口第133章 達奚簞第五十七章 陰謀乍泄387章 太秦公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匈奴之亂391章 澱殿自焚439章 鄂侯試劍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第八十二章 以身換藥409章 亡命之徒364章 竟然是鬆平忠輝第八十章 鬥惡犬179章 花夢黎第151章 燕王484章 藥王谷第九十三張 何得美人恩544章 開國何茫然297章 鬥茶大會第三十四章 闞公佐445章 雷氏霹靂堂的火雷術439章 鄂侯試劍第八十六章 穿心一劍第八十八章 火併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215章 焉支山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395章 拜火教聖女279章 八不中道453章 南海國203章 樓蘭第三十六章 怒蛟幫403章 復仇瘋狂者墮無間地獄第九十九章 萬獸山莊202章 輪臺第134章 萬馬堂384章 臥虎藏龍第九十六章 東府八士第二十六章 老子化胡第152章 尋覓佳人175章 龍戰野240章 浮屠道205章 樓蘭公主522章 紫籮壩169章 大戰在即333章 石垣島174章  夜宴176章 衛洛真542章 貓鬼術361章 清少納言之後170章 馬邑之謀520章 象雄王國496章 小月氏和西羌第三十八章 淮南劍派第八十四章 吾血諫時弊399章 佛入道法316章 蜑人幫379章 拯救千姬172章  飛將162章 四大散人399章 佛入道法第八十四章 吾血諫時弊429章 桃源仙境210章 紅衣教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279章 八不中道235章 赤谷城之戰273章 金陵291章 黯然銷魂劍542章 貓鬼術221章 庫結沙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164章 詩劍大會第三十五章 鹽幫185章 婼羌王484章 藥王谷413章 襄陽城175章 龍戰野203章 樓蘭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502章 涪心慈469章 鐵膽莊460章 山徭人505章 崆峒派436章 鄂王城第九十六章 海坨山八分劍第158章 卑沙城524章 打箭爐282章 僧王大會186章 崑崙仙人青靈子522章 紫籮壩371章 石舟齋的劍道十一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