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新朋友,海外文物追索

寬敞幽靜的茶室內,沈瑜見到了張鞠。

“張姐,什麼事這麼着急?”

張鞠放下茶杯,看了他一眼,“先坐下,一會兒再對你說。”

沈瑜把手裡的提包輕輕放下,坐在了茶桌旁邊。

張鞠看了他一眼,問道:“你拿的什麼東西?這麼小心。”沈瑜說:“剛從文物商店買了兩件刺繡。”

張鞠眼睛一亮,“能給我看看嗎?”

沈瑜說:“沒問題。”

兩人離開茶桌,沈瑜先展開了湘繡博古圖。

張鞠看着這幾張博古圖,問道:“我知道湘繡的名字,你是怎麼判斷這件東西的?”

沈瑜說:“湘繡是把傳統的繪畫、書法及其它藝術與刺繡融爲一體的刺繡流派,運用多達兩百餘種顏色的繡線和上等絲綢、綢緞,手工以針代筆,創造性地運用一百多種針法進行創作或還原畫面。

此組湘繡題材爲博古圖,是融合了書法的典型例子。刺繡技法爲典型的湘繡特點,質感強烈。以針代筆,生動臨摹出從周至魏的銘文書法。我判斷,這件湘繡是清中晚期的作品。”

張鞠搖頭:“聽你說的熱鬧,可是讓我判斷還是很困難,另外一張是什麼?”

沈瑜說:“這張可就少見了,這是發繡。”由於這張刺繡沒有裝裱,所以,他小心地將其展開,對張鞠說:“您看,繡觀音圖所用的墨線,不是普通的絲線,而是頭髮。”

張鞠驚訝的問道:“還有這種刺繡?”

沈瑜說:“人的頭髮與絲線不同,用來刺繡非常麻煩,但也具有細、柔、光、滑等特徵。此件刺繡卷巧用頭髮黑、灰、棕的自然色澤,以及髮質的濃淡、粗細、曲直等,採用接針、切針、纏針和虛針等不同技法,展現出如工筆白描的藝術效果。”

張鞠問道:“這是什麼時期的刺繡?”

沈瑜說:“發繡主要流行於蘇州、東臺等地,最早起源於唐朝,東臺信女以發代線,繡制如來與觀音之像,以表虔誠。據《女紅傳徵略》記載,宋代已有發繡《妙法蓮華經》,歷經元明,發繡題材逐漸廣泛。現傳世發繡作品多見於博物館館藏,如首都博物院藏明倪仁吉《大士像》等。

從素白的綢子,針法以及氧化程度來看,我認爲是明代的發繡。”

“說的好。”一個聲音從茶室外面傳來。沈瑜回頭看去,只見服務生引導着一個留着小鬍子的中年男人和一個穿着女式西裝的年輕女子走了進來。

男人的戴着眼鏡,看着沈瑜和張鞠說道:“張科,剛走到門口,就聽到你們討論的熱鬧。打擾你們了。”

他眼睛撇向了兩人看的刺繡。

張鞠說:“樑處長,張律師,請坐,先給你們介紹。”

她指着沈瑜說道:“這就是我要介紹給你們認識的沈瑜。喜歡搞收藏,捐獻過幾件文物。”

中年人笑眯眯的看着沈瑜說:“不錯,

不錯,我看過那幾件東西。”

張鞠給沈瑜介紹中年男人。“這位是文管局,國際事務處的樑處長。樑持。他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文物追討和國際合作。”

“樑處長,您好。”

“沈瑜同學你好,”

兩人握手的時候,樑處長說:“我聽張科介紹過你,年輕有爲。”

張鞠又給沈瑜介紹那位年輕漂亮:“這位是張笑顏,張律師雖然年輕,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

沈瑜和對方握手,說道:“張律師,您好。”

他仔細看這位張律師,皮膚白皙,鼻樑高挺,眉毛細長,秀美中帶着些許的英氣,也許是職業的原因。

“沈先生,你好。以後還要多多合作。”

樑持說到:“沈瑜,我這麼稱呼你,你不介意吧?”

沈瑜說:“您叫我小沈就可以。”

張鞠招呼幾人坐下。

樑持對沈瑜說:“張律師一直和我們合作,參與過不少文物追索的事情。我和張科因爲工作原因,經常有接觸,聽她說了你的事情之後,我覺得咱們也可以多多合作。

張鞠接過話頭:“樑處這次有事來濱海,我就找這個機會,介紹你們認識。”

沈瑜急忙說:“我就是坐了點微不足道的小事。”

樑持說:“這已經很不容易了。我的工作與國際合作有關,知道咱們追討文物工作的艱難。

先不說這個了,你們剛纔在討論什麼?被我們打攪了,我能不能有幸跟着看一看,我幹這個工作也好些年了,對文物多少有點了解。張律師也是喜歡古玩。”

張笑顏說道:“我只是個業餘愛好者。因爲自己的愛好,纔對這方面的法律多學習了一些。慢慢的,就想在這方面做點事情,逐漸與文管局有了合作。”

張鞠說:“沈瑜今天買了兩件刺繡,小沈,你自己說說。”

沈瑜介紹了自己買的這兩件刺繡,然後解釋:“我這兩件東西,是從文物商店買的。”

樑持看着這兩件刺繡說:“你多心了。合法的民間收藏,政策是鼓勵的。”

沈瑜對於張鞠爲什麼介紹這個兩位給自己認識,有一些猜測的,但他沒有急着問,而是陪着對方聊天兒。

張鞠給幾人斟茶,樑持和張笑顏一唱一和,就把聊天的話題引到了文物追索和他們的工作上。

沈瑜偶爾跟着張鞠,稱讚一下對方的工作。

“樑處,我聽說是文物追索的工作非常繁瑣, 我一直很好奇,成功的事例都是怎麼做成的?”

他問到了樑持的長處。

樑持放下茶杯,說道:“國際上關於文物追索的事情,都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主要包括依法追討、商業回購、外交談判和捐贈等幾種途徑。

目前,常用的海外文物追索多邊國際條約,是197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及國際統一私法協會1995年的《關於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此外,國與國之間的雙邊文物保護協議也起着重要的追回作用。

1995年的公約首次確立了“被盜文物的持有者應歸還被盜物”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上,幾個主要文物進口國尚未加入該公約,這就導致有時候其實際約束力大打折扣。面對種種追討困境,商業回購文物成爲無奈之舉。”

他說道這裡,沈瑜回憶起,未來,會有許多文物,是通過回購的辦法,回到了國內。

樑持繼續說道:“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外交談判,近幾年有一個成功的案例,很有借鑑意義。”

()

第147章,刺繡與軍持第九十八章,鐘錶店裡的古董第103章,找到了,正鐵銀行文件第1017章,自信,特殊衣服,手串第四十五章,技能抽獎第1107章,巧合與競爭,誰更着急第951章,紙本刻經,遼代玉器第九十二章,燈紅酒綠第1024章,找到獎勵,後印象派第七十六章,老墨的真假第1219章,技能提升,確定目標第234章,拍賣風雲,人脈第739章,神秘拍賣,尋找獎勵第1271章,畫廊盈利,回國,突破第344章,140000美刀的地毯第429章,鑑定造像,班級話題第1036章,懷斯的繪畫;坐山觀虎鬥第1045章,唐代金銀茶具,舊拓本第1044章,線索,偶然發現唐代器皿第1011章,收藏樂器,渠道與順序第669章,凡爾賽,古典園林第449章,松石綠釉加白雙耳瓶第530章,聯姻,不對,是聯誼第五十九章,七塊籽料第1033章,轉手就賣三百萬第482章,十鐘山房,壬申本與癸未本第五十二章,神兵天降第三章,謎一樣的硯箱第782章,清代楠木落地罩,落袋爲安第913章,回國,計劃,盤玉,別鬧第1129章,獎勵的合理來源,默契第239章,板條箱裡的雕塑第八十八章,花果香,舒服第876章,掐絲琺琅銅鎏金貫耳大瓶第514章,大澤的藏酒,接近目標第1012章,鑑定邀請,被忽視的瓷器第461章,資產,專業酒窖第843章,財富獎勵兌現,報時鐘價格第367章,高級技能與意外獎勵第601章,玳瑁釉茶盞,臥足盤第401章,品酒會,醒酒器第480章,新居,去扶桑的安排第1197章,殘缺的雕塑,請人幫忙第232章,成交3360000,皆稱名品第158章,三把小提琴與高級技能第1121章,博物館開館,重要客人第440章,風輕雲淡,沉穩應對第379章,東川金剛坡下山齋第1088章,畫廊協會的操作,拍賣第577章,挫敗詭計,美食抽獎第六十八章,皆大歡喜第344章,140000美刀的地毯第757章,遊戲升級,新學期第1203章,取捨,行爐香薰第972章,籤合同,鑑定,昂貴的傢俱第1040章,提防,主動尋寶第1008章,魔都的收藏家,樂器第1184章,古羅馬石板,提供消息第719章,萬利夜拍,成交金額第1095章,典當行的玉器,油畫第111章,金石鑑定技能第1172章,18彩繪哈德利抽屜櫃第七十一章,碎瓷片第1149章,巧合,詹妮特的補償第657章,宴會交鋒,拒絕第679章,600000英鎊,拍賣消息第846章,古怪的鎮紙,現場教學第956章,齊本德爾式傢俱,同意合作第295章,大師的作品,倉儲拍賣第918章,供石與供桌,青花軸頭罐第1231章,有人跑路,沉着應對第七十六章,老墨的真假第738章,化石任務完成,獲得獎勵第149章,工藝大師的任務第223章,願者上鉤第488章,新成員,出發去扶桑第256章,活動安排,聯展第1071章,修復雕塑,常氏的問題第762章,找到線索,仿官釉方瓶第679章,600000英鎊,拍賣消息第924章,明代雲肩,清代宮扇第108章,白玉甪端香薰第727章,薩金特的素描,一對玉器第440章,風輕雲淡,沉穩應對第1110章,傢俱,玉器,等價交換第286章,在首都買房第四十一章,鳴遠款紫砂什錦硬果第611章,解決問題,二種黃酒第120章,終於開始修復了第一十一章,不是銅胎,是金胎第691章,外國官窯瓷,我能幫你第1197章,殘缺的雕塑,請人幫忙第933章,畫廊發展太快,場地問題第一十五章 這麼多?第357章,連戰連勝,青銅觚,青銅卣第1238章,赴宴,第二次見面第829章,耐心的等待,作用逐漸體現第673章,修復完成,研究肖像畫第1151章,蕃人燭臺與海清河晏燭臺第286章,在首都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