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寶馬5系的歷史演變

忙完了b3和b1車系的外觀設計,興致勃勃地葉開顧不上休息,點上一支菸,邊吸邊翻閱寶馬5系的資料。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輛被刀斜切過車頭的汽車,車頭上的進氣格柵由兩個上下沒有菱角的三菱形組成,左右全是透明塑料燈罩。這輛車就是1970年,爲了與奔馳w114系列抗衡,寶馬委託意大利博通設計公司爲其設計一款新車,該車的外形由馬塞羅負責設計,寶馬2200車型就此誕生。

寶馬2200車型外觀有着極爲濃郁的意大利轎車風格,除了車頭隱約可見的“雙腎”進氣格柵,你很難把它與印象中的寶馬聯繫在一起。

時隔2年,以寶馬2200車位原型車的第一代寶馬5系(e12),在法蘭克福車展中正式亮相,其採用了全新的“5-series”命名方式(寶馬newclass車系概念之後的第五個車系),車尾標識中的“5”代表其車系,後兩位數字則代表發動機排量。它的誕生也開啓了寶馬一個嶄新的經典設計時代。

寶馬的重要特徵——雙腎型進氣格柵好似一個“豬鼻子”被置於車頭的四圓燈中央,對於那個年代的轎車來說,保險槓的設計還較爲淡薄,第一代5系同樣如此,其擋風玻璃被鍍鉻裝飾所包裹,以營造出豪華轎車應有的氛圍。與這個年代大多數歐洲汽車品牌一樣,寶馬5系僅有駕駛員一側反光鏡。

與辨識度極高的車頭造型相比,第一代寶馬5系的車尾設計則過於低調,如果去掉寶馬的logo,恐怕其很容易被誤認爲是某款法國車。雖然設計較爲低調,但其車尾也不乏亮點,靠近右側尾燈的油箱蓋就是一個頗爲有趣的設計。第一代寶馬5系的整車尺寸爲長4600mm,寬1690mm,高1425mm,軸距2600mm。其大車窗、低腰線的設計和c柱上的霍夫邁斯特拐角成爲其難以磨滅的永恆經典。

第一代寶馬5系的內飾設計極富層次感,中控臺中央的空調和收音機區域整體向前突出,一個時鐘被巧妙的放置在兩個空調旋鈕中央,尺寸較大且握感偏細的四輻方向盤造型中規中矩。作爲一款豪華轎車,第一代寶馬5系的配置在現在看來並不算有多豐富,但這些僅有的配置恰恰象徵着那個年代對於豪華轎車的定位,哪怕僅僅是一個時鐘。

而第一代寶馬5系採用前麥弗遜、後半拖拽臂式獨立懸架結構。起初車輛配備了手動升降車窗、調頻收音機和空調系統等。1976年,寶馬對第一代5系轎車做出了些許改進,整車隔音效果得以增強,並增加了電動外後視鏡、電動車窗、轉向助力和前輪盤式剎車系統。爲了準確計算出發生事故時車輛的變形區從而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寶馬工程師首次在車輛設計、研發階段大範圍使用計算機技術。

全新外觀和新穎的配置,讓寶馬5系在市場上一經推出,就獲得了超出了寶馬公司意料的成功。而這樣的成功,更增加了寶馬研發新車型的信心。

看到這裡,葉開合上了資料,把目光從古董車似的照片上收了回來,開始閉目回憶寶馬之後的歷史進程。

前世的1981年8月,寶馬推出了第二代5系(e28)轎車。初見第二代寶馬5系你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寶馬設計師是在開玩笑麼?”。與其說新款,不如說它是第一代寶馬5系的“小改款”,因爲它們實在是太像了。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第二代寶馬5系相比上一代車型在外觀設計上更爲飽滿,或許是車頭那“四眼”大燈太過經典,以至於設計師不忍放棄這一辨識度極高的家族特徵設計。爲了區別於上一代車型,第二代寶馬5系的大燈被設計爲一大一小的樣式,鍍鉻雙腎型進氣格柵被明顯加寬,使其不再顯得那麼呆板,車頭保險槓下端也“豐滿”了許多。有趣的是,寶馬爲第二代5系車頭那標誌性四隻圓眼睛配備了四把“小刷子”,這就是它雨刷式的大燈清洗裝置。

第二代寶馬5系最顯著的變化來源於其尾部造型,一改上一代寶馬5系那傾斜角度偏大的後備廂設計,位於c柱的換氣口由第一代寶馬5系略顯呆板的黑色橫條格柵改爲更爲優雅的隱藏式設計。尾燈樣式也更符合大衆的審美,中置偏右的排氣管設計使其格外另類。第二代寶馬5系整車尺寸爲長4620mm,寬1700mm,高1415mm,軸距2628mm,車重1370kg。

與較爲“偷懶”的外觀設計相比,第二代寶馬5系的內飾設計則有了明顯的改變。四輻方向盤雖造型依舊,但手感上卻有了很大的提升,部分車型則配有更爲運動的三輻方向盤。儀表盤樣式清晰易讀並已初見寶馬經典的傳統風格,中控臺整體佈局清晰且層次感依舊,中間的音響、空調控制面板及中央出風口向駕駛員一側傾斜,電動車窗按鍵則分佈於換擋桿四周。

在前兩代車型所獲得的輝煌成就面前,寶馬也面臨着一個艱鉅的考驗。80年代末期,汽車設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面對其他品牌不斷創新,寶馬的設計已略顯疲態,但在創新與鞏固品牌形象面前,寶馬選擇了後者。1988年,第三代寶馬5系(e34)正式與公衆見面,事實證明,寶馬的選擇是正確的。

當人們第一次見到寶馬5系(e34)時都會忍不住驚呼:“這種傳統且過於傳統的前臉設計爲何還會如此吸引人?”。沒錯,第三代寶馬5系前臉造型還是那四圓頭燈和雙腎格柵的“黃金組合”,但設計師在進氣格柵面積整體縮小的同時將“雙腎”刻意放大並用與車身同色的裝飾將其包裹在其中。轉向燈則巧妙的與大燈融合在一起,如此取巧的設計造就了第三代寶馬5系的經典,也爲其增添了一絲時代氣息。

就是這一絲絲時代的氣息,以及寶馬5系第一代和第二代外觀幾乎沒有差別的情況,讓葉開決定直接採用第三代5系的外形。

第79章 街機電路板的P-11協議(2/3更)第189章 出售技術第81章 比英特爾更先進的CPU(二)第32章 你永遠都是我的小男人第98章 視窗操作系統第210章 巡迴視察第21章 達成貸款協議第40章 與劍橋助理教授的會面第175章 安保公司(二)第188章 回家第168章 車身結構第49章 倉皇逃離第90章 想打奧迪的主意(三)第40章 與劍橋助理教授的會面第160章 BAOMA B5和Z1第102章 希捷公司第82章 比英特爾更先進的CPU(三)第122章 汽車音響公司的設想(一)第66章 未來科技界的美女總裁(二)第110章 收購數字研究公司(三)第8章 一拍即合(一)第147章 車系命名第36章 自費出版第13章 未雨綢繆(四)第69章 未來科技界的美女總裁(五)第36章 自費出版第90章 想打奧迪的主意(三)第52章 ARM指令集第195章 會面(二)第19章 準備貸款第164章 C3車型第4章 黃金賬戶危機(三)第201章 利的初次第118章 爲林鳳皎安排出路(一)第15章 呂祖養生術第13章 未雨綢繆(四)第171章 隱退(三)第82章 比英特爾更先進的CPU(三)第171章 隱退(三)第123章 汽車音響公司的設想(二)第207章 離開香港第199章 陰謀初現(完)第153章 研發中心第44章 英雄救美第181章 與邵老面談第74章 收購雅達利(二)第117章 付諸行動的麥璫娜(二)第175章 安保公司(二)第169章 隱退(一)第45章 相隔多年的物是人非第55章 管家第6章 罪魁禍首的Z80芯片(二)第83章 與凱羅的交談(一)第147章 車系命名第199章 陰謀初現(完)第124章 信心的來源(一)第172章 再見了,惠子第104章 酒店豔遇(一)第58章 EMC公司第176章 籌辦私立大學(一)第156章 雄心壯志第44章 英雄救美第173章 招收藝人第112章 哈利唱片公司第178章 籌辦私立大學(三)第1章 改裝遙控彩電第63章 林鳳姣第158章 BAOMA B3和B1車型第45章 相隔多年的物是人非第195章 會面(二)第168章 車身結構第192章 美妙的夜晚(一)第37章 管家第50章 X86指令集第77章 全盤接收雅達利(二)第192章 美妙的夜晚(一)第123章 汽車音響公司的設想(二)第20章 正式商談第83章 與凱羅的交談(一)第76章 全盤接收雅達利(一)第110章 收購數字研究公司(三)第107章 不老情人(二)第94章 分拆雅達利公司(一)第143章 創造奇蹟的惠子第51章 兼容與妥協第200章 利夫人當和事佬第51章 兼容與妥協第3章 黃金賬戶危機(二)第33章 抄書第155章 MOST系統第62章 第二份禮物第68章 未來科技界的美女總裁(四)第180章 和記的股份(二)第42章 CC公司第176章 籌辦私立大學(一)第122章 汽車音響公司的設想(一)第96章 分拆雅達利公司(三)第106章 不老情人(一)第55章 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