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喜慶漸行漸遠,然而春分一過,春回大地,人們忙着春耕春種。點點沒逃過耕田的苦差,在冰冷的泥水裡折騰了幾天,幸虧唐凡丁藉口它太小,沒答應好多鄰里借牛耕田的苦活。
育秧田被修整成1米寬的光滑平整墒面,稻種被均勻撒在其上,被兩米多長的竹片和覆於其上的薄膜拱護形成一個個溫暖的小溫室,在強勁的倒春寒下瑟瑟發抖;但終於挺過來了,碧綠的秧苗茁壯着成長。玉米、甘薯、甜高粱也在旱地裡育着苗。
春分時節,草長鶯飛,萬物萌動,下鄉知青們栽種的茶樹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唐凡丁在裝煤的間隙和唐媽媽採摘了好些一芽一葉的新茶,上午唐媽媽採摘的茶葉經過中午和下午的攤晾可以炒青了。鮮嫩的茶葉經過攤晾失去微量水分,可以殺青來消除茶葉中的氧化物和酶活性,對人體有益的多酚類物質不會被氧化。唐媽媽燒着柴火,唐凡丁把一口新鍋支在竈上,不斷用手去試探鐵鍋的溫度,感覺溫度適宜了,他把茶葉倒入鍋中,快速地用繃直的手掌壓着茶葉把它們從鍋底掃向鍋緣,在重力作用下,茶葉又滑向鍋底,不斷被壓平、揉捻、定型,翻滾的茶葉兩面交替着被烘烤翻炒。唐凡丁的小手不時被高溫的鍋底燙着,“寶劍鋒從磨礪出”,茶葉香自炒焙來。同樣經驗不足的唐凡丁兩人終於炒好第一鍋茶。外形扁平、銀毫稀少、色澤焦黃,用開水沖泡一嘗,沒有青草味、湯色綠中偏黃、焦香四溢,火候過了。
第二天的第二鍋,唐凡丁吸取了教訓,但火候不足,色澤偏綠,青草味較足,可喜的是他的手被燙傷的機會少了許多。實踐出真知,看無數的視頻、聽無數的理論,都不如自己親手試製。茶葉的膠質會加大鍋壁的阻滯,很容易讓茶葉火候炒過。加菜籽油潤滑,多了怕是會直接炒成菜了,少了又起不了潤滑作用,還有一股菜籽油香味,與茶香實在不搭。加桐油怕是不行,自古它都是工業用油,雖然我國古代工業基礎十分薄弱。記得曾經見過一則報道,過去在川省自貢的井鹽製作中,提取滷水的碗口粗的井壁若垮塌,就用桐油和生石灰調製成稀泥狀去填充井壁,待乾燥後極爲堅硬,可重新制作成堅固的提滷通道。何況食多了可能會中毒的(85年8月7日,大足縣一糧點誤將桐油作菜油出售致70人中毒——筆者注)。
此外的十多天,唐凡丁就在賣煤、製茶之中度過,也在製茶火候、製茶潤滑劑的嘗試中糾結度過。
時間轉眼來到了清明。八大隊唐氏男性族人彙集在一起,一些健壯的族人去祭拜五大隊、四大隊的先祖之墓、唐凡丁則跟着唐隆等人祭掃近處的先人之墓。今年清明時節雨未飛,日頭暖暖恰可祭掃踏青。
翌日,唐凡丁送完煤來到了荒山自己家的山地,唐媽媽已經在正揚花的小麥行間打了兩行整齊的塘,準備移栽玉米。雙池積肥池已堆滿由點點抽空運上來的牛糞製作的堆肥。唐凡丁對母親說:“媽,來喝口茶水,你怎麼又喝冷水了?”
“相娃,茶葉子水有點苦,不好喝。”
“媽,茶水有很高的價值,像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那些藏族、蒙古族同胞吃了太多的肉,就需要吃茶解油膩,茶在他們那裡賣得好貴的。”
“莫說了,反正聽不懂,我喝就是。你說的科學種包穀到底該咋個種?”
“好,媽,你歇口氣,我告訴你,這包穀苗的葉子要橫着對準空,不要對着上一棵苗,像我們小學生排隊做操一樣。還要在打好的塘裡放上一些堆肥,但是苗的根不要挨着肥料,很可能會燒苗。然後再挑些清水兌上池子裡的肥水澆灌,就可以了。苗一定不要隨便亂擺,要定向種植。”
人稱“柏大漢兒”的唐媽媽決策力不行,但執行力非常不賴,看着唐凡丁拿着小鋤頭定向栽植着玉米苗,自己用撮箕把堆肥撒在玉米苗的旁邊,等唐凡丁完成定植後,她則挑水兌水澆灌。合作的力量挺大的,兩人很快完成了山地玉米的移栽。見唐媽媽又去採無主的新茶後,唐凡丁和點點繼續裝煤,然後製茶。
茶文化比酒文化更悠久、更健康,碑高鄉還是有好幾處茶園,唐凡丁決定將製茶進行到底,將茶文化學習到底。某日唐凡丁歸來途中翻閱收來的舊書,發現一本《渝都草藥》記載:柏樹油可解風熱,調氣鎮痛……,聯想到由柏枝葉熏製的無比好吃的臘肉,他決定去刮一些柏樹枝幹自然分泌的柏油試試。
見火候適宜,唐凡丁用乾淨的布團沾了一些柏油凝固成的細小顆粒,在熱鍋壁快速旋轉着塗抹,柏油迅速融化,讓唐凡丁的塗抹順滑無比。他快速將1斤左右的微凋的茶葉倒入熱鍋中,極爲嫺熟地炒制起來,茶葉此時變得十分順滑聽話;不耐高溫的青草香味物質快速揮發,茶多酚、葉綠素、維生素、氨基酸等在高溫中進行着物理變化,茶葉慢慢扁平定型了、慢慢乾燥變香了。柔嫩的茶葉在唐凡丁手中逐漸硬挺起來,幾分鐘後,茶葉製成。用開水沖泡這扁平勻直的茶葉,唐凡丁一品滋味鮮爽回甘生津,湯色黃綠明淨透亮,葉底大小不一,葉梗發紅,可能跟唐採摘茶葉手法不妥有關。總之,這茶製作的相當成功。
於是,唐凡丁向五大隊的二姨和四大隊的一些熟人求購鮮茶葉,想多製作一些新茶。
茶•唐凡丁
南土鍾秀孕嘉木,
嘉葉香自鼎焙出。
烈火嫩葉寧焦挺,
湯水瓷情香姿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