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白人間的信任(上)

在慕尼黑會議召開前,歐洲的東部戰線上發生了一件事,對慕尼黑會議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在東線戰場,主要參戰國有三個。德國,統一的時間不過三十個年頭,由威廉二世統帥。奧匈帝國,由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統治。另一個是德、奧的共同敵人——俄國,統治者是沙皇尼古拉二世。

沙俄參戰的主要目標,是從奧匈帝國手中奪取加里西亞,從土耳其手裡奪取黑海海峽和君士坦丁堡.以便將勢力滲透到東歐。1901年1月,俄軍展開了東線戰事。俄軍統帥將部隊兵分兩路,在西北,俄軍將在東普魯士對付那裡的德國軍隊,在西南,另一路俄軍計劃在奧匈帝國境內的加利西亞對抗奧地利軍隊。

俄國擁450的龐大軍隊,這比德國和奧匈帝國軍隊的總和還要多一百萬,但是遼闊的疆域和落後的通訊系統(這與各國的預計完全一致)。同時,食物補給和軍需物資的匱乏讓俄國軍隊危機四伏(俄軍甚至不能給自己的軍隊提供足夠的糧食,而給軍隊下達的命令是,可以就地籌集軍需)。

在西北面戰場上,俄國的第一軍和第二軍試圖通過南北合圍的戰術殲滅東普魯士的德國守軍。1月17日清晨,俄第一軍跨越了邊界。

三天之後,第一軍向德軍主力發起進攻,迫使德軍後撤。與此同時。俄第二軍趁勢從南面進入了東普魯士境內。然而,俄第一軍在首戰告捷後。沒有乘勝追擊,卻停止了進攻,這讓第二軍陷入了非常危險的境地。

此時,德軍任命了新地指揮官---恩裡希.魯登道夫。後來的戰勢發展證明,魯登道夫確實是一個難得地帥才。

1月23,新任的指揮官制定了對俄第二軍的進攻計劃。

由於當時俄軍高級指揮部僅有的幾個電臺在發報時基本都不加密,德國人輕易地截獲了俄軍的無線電報。獲悉了俄軍的意圖和部署。這幫了德軍很大的忙。

三天之後,德軍發起了進攻,主攻方向是俄軍暴露地西側翼。

不久,德軍開始進攻俄軍的主力。

俄第二軍的指揮控制系統一片混亂,整個部隊也開始土崩瓦解。

四天的大戰結束之後,俄第二軍基本上被全部殲滅,數千人成爲了德軍的俘虜。這場戰役的勝利使指揮官魯登道夫被德國媒體稱爲民族英雄,他們以駐地附近的一個名叫坦能堡的小村莊爲這次戰役命名。

在坦能堡戰役的整個過程中,俄第一軍還沒有反應。魯登道夫決定在它有所行動之前發起了進攻。

由於俄軍當時地位置離樹林茂密的馬蘇裡湖很近。德軍試圖將他們趕到這塊險惡的沼澤地帶裡去。

27日德軍發起進攻。

俄第一軍在兩個師的掩護下,全線撤退,大部隊得以逃脫。但兩個擔任後衛任務地師全部喪生。

俄軍一路丟盔棄甲,最後撤退到本國境內。對俄國而言。馬蘇裡安湖戰役又是一次災難性的失敗,俄軍損失了12萬人和大量備。

到了213,所有的俄國軍隊都撤出了東普魯士。俄軍在西北面戰場上全線潰敗。

和西北戰場不同地是,西南方面的俄軍進展順利。在南加利西亞,他們打敗了那裡的奧地利軍隊。

此刻西線戰事也愈演愈烈,奧軍已無力派兵增援東線。看到奧軍無力獨當一面,德國感到事態緊急,必須立即向西南方向派出援軍。

成功指揮過坦能堡戰役的魯登道夫將東普魯士三分之二的德軍兵力編成第九軍,開赴西南前線。

雙方在奧匈帝國境內的羅茲地區展開了混戰。

最後,俄國部隊向華沙方向撤軍。他們的計劃受阻了。這場戰爭中,德軍和奧軍共死傷13萬人,而俄國軍隊.至少損失了15萬人。

在1901年初地時候,雙方進入了短

局勢已經非常清楚了,德軍比俄軍強大,主要是因爲俄軍嚴重缺乏槍支彈葯。不過,俄國的兵力還是遠勝於奧匈的部隊。

德軍的指揮官清楚地認識到,在未來的戰爭中,奧軍的所有進攻都需要自己的幫助纔可能成功。

1901年2,爲了增援已經陷入困境的奧地利部隊,德國軍隊對俄軍發動了進攻。而此時俄國人正在手忙腳亂的調配物資,將五十萬大軍從歐洲派往亞洲,這一艱鉅的任務讓所有俄國人都累得不行。

魯登道夫親自指揮的德軍很快將俄軍擊潰,並俘虜了9萬多人。俄軍撤退的時候,把一路上跨越大河的橋樑全部毀掉。這對於德國工程師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要使進攻繼續下去,就必須把橋修好或重新搭建,德國工程師們晝夜工作。

1901年35日;:府。

戰爭讓俄軍損失慘重,數十萬俄軍被打死或者俘獲,軍隊的補給也迅速減少,很多士兵連步槍都沒有,有的部隊甚至三人或五人一支槍。這一年,法國曆史學家伯納德佩爾斯訪問了前線,一位俄國士兵憂愁地說,“先生,你知道,我們除了士兵的胸膛外,沒有武器。”另一個士兵補充說,“先生,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

俄軍高層現在顯然已經是無計可施了4,沙皇撤掉了叔父尼古拉大公最高司令官的職務,由自己掌握軍權,並親自到前線督戰。沙皇不在首都,他把管理國家的大權交給了皇后亞歷山德拉和她極爲信任的“長老”拉斯普庭。滿足您不同的讀書需求!

第72節 直插美國心臟第79節 初戰(下)第99 PK轟炸第22節 北大荒(下)第27節 科技的威力第48章 刺馬(上)第69節 燒烤論英美(上)第52節 巴拿馬運河(下)第65章 光頭黨的末日第48節 特戰雄兵(十五)第33節 拼力一擲定乾坤第49節 大白艦隊(上)第17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6節 禁菸 四 成功第6節 男兒心如鐵第4節 運籌千里(四)第67節 鐵流(六)第22節 我給美國一悶棍第15節 第一次參謀會議(上)第19節 巡檢做天子(三)第8節 天水易手第36節 特戰雄兵(三)第22節 北定中原第18節 破交(上)第88節 民主進程第13節 激戰定西第55節 俄國投降了第7節 突襲(二)第2章 手談(下)第45節 赤字搞教育(中)第59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崛起第53節 血戰(二十一)第28節 空襲第31章 譚嗣同(上)第102章 原子彈(上)第67節 鐵流(六)第36節 最長的一天第90節 逆鱗(下)第46章 要和平不要內戰第14節 絕處逢生(下)第24節 香港論策(中)第98節 倫敦上空的鷹(下)第89節 逆鱗(上)第44節 血戰(十一)第26節 北疆鏖戰(七)第75節 籌糧第25節 香港論策(下)第32節 審訊第49節 大白艦隊(上)第105章 五湖四海皆一望第38節 血戰(五)第32章 譚嗣同(下)第1節 立國第一戰(上)第36節 困獸猶鬥上第49節 特戰雄兵(十六)第53節 血戰(二十一)第83節 多送幾路鬼子走好第16節 趙爾豐第29節 傾心第66節 孟買慘案(中)第24節 偵緝營的未來(上)第90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十一)第4節 運籌千里(四)第42章 奪帥第48節 上海世博會第9節 突襲(四)第57節 英德談判(下)第13章 種族清洗第68節 鐵流(七)第6節 閒庭信步探鐵路(下)第1節 施利芬計劃第27章 宋兵策失蹤第84節 鬼子需要什麼第12節 唐紹儀捨命說俄酋第43節 特戰雄兵(十)第12節 奇襲布里奇伯特第4節 得蜀望中國第9節 夜襲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27節 黃禍第10節 斷糧(下)第19節 中國與日本第42節 特戰雄兵(九)第78節 初戰(中)第39節 談和第35節 法國艦隊與巡洋艦隊的混戰第28節 升龍計劃-突破東線第41節 特戰雄兵(八)第46節 特戰雄兵(十三)第77節 圈套(中)第20節 睡獅漸醒第28節 科技的威力班下第45節 宿命對決(三)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35節 中國渠第61節 經濟危機(六)第49節 大白艦隊(上)第78節 圈套(下)第101章 轟炸芝加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