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依規依紀進行執紀審查和通報曝光
依規依紀推進執紀審查,不僅是對紀律審查工作本身的定位要求,更關係到維護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尊嚴。越是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越要加強紀律審查工作方面的程序規範;越是任務繁重,越要確保執紀審查工作質量,使執紀審查在依規依紀安全的軌道上健康運行。
《監督條例》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依規依紀進行執紀審查,重點審查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羣衆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三類情況同時具備的是重中之重。執紀審查應當查清違紀事實,讓審查對象從學習黨章入手,從理想信念宗旨、黨性原則、作風紀律等方面檢查剖析自己,審理報告應當事實清楚、定性準確,反映審查對象思想認識情況。”這裡既規定了依規依紀進行執紀審查的重點,即不收斂不收手的,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羣衆反映強烈的,以及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又明確了執紀審查的要求。在執紀審查中,要注重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依規依紀處置問題線索。加強和規範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管理是紀檢監察機關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檢查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案件監督管理工作規則(試行)》《關於切實加強和規範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都有針對問題線索處置方面的專門規定,這是抓好線索管理必須遵循的“根本大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確保問題線索管理工作依紀依規有序進行。
第二,對問題線索實行集中管理和集體排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受理或掌握管理幹部的問題線索,要及時履行報批程序,移送案件監督管理部門統一管理。案件監督管理部門
要安排專人負責對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進行登記,並錄入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檢查與管理系統,確保對每一件線索有效管控,防止線索流失、選擇性辦案和利用線索謀取私利等問題發生。紀檢監察機關在辦理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過程中,要採取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的方式進行集體排查。紀委書記、分管案件檢查工作的副書記、分管案件監督管理工作的常委、案管室主任、有關工作人員要全程參加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集體排查會議;分管案件檢查工作的常委還要參加分管室的線索集體排查會議。
第三,明確對問題線索的處置方式和標準。中央紀委根據實際情況規範了線索分類處置標準,分爲五類,即擬立案、初核、談話函詢、暫存和了結。五類問題線索都有相對應的十分明確的處置標準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嚴格依紀依規執行分類處置標準。新標準去掉“留存”環節,增加“談話函詢”環節,是問題線索處置方式的一個重大變化,是紀檢監察機關工作轉方式的一個重要標誌,目的是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真正體現“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
第四,加強對問題線索管理的監督和保障。嚴格按照“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要求,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高度,確保對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的全面清理和規範處置工作嚴肅、認真、有序。強化線索管理的保密工作,堅決防止跑風漏氣和失密泄密情況發生。建立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對線索處置的每一個環節做到有審批、有着落、有反饋、有監督。案件監督管理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及時瞭解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的處置情況,落實跟蹤督辦。紀檢監察機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及時研究解決線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嚴格規範線索處置工作程序,對每一條反映領導
幹部問題線索提出意見並簽字確認。要通過對反映領導幹部一般性問題線索的及時處置,落實抓早抓小的要求,防止小錯釀成大錯。
此外,《監督條例》第三十三條明確規定:“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開除黨籍的,嚴重失職失責被問責的,以及發生在羣衆身邊、影響惡劣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應當點名道姓通報曝光。”2013年底,中紀委下發通知,要求嚴肅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奢侈浪費等違紀行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點名道姓通報曝光;2015年初,中紀委又下發通知,要求對違反八項規定的案件一律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在具體實踐中,中紀委在曝光“四風”及違反八項規定的問題上,“點名道姓”已越來越呈現常態化。“點名道姓”體現了黨紀處分的嚴肅性,事實上也是如此,既然黨員幹部涉嫌違紀被問責,就應該有明確具體的指向,對應具體的人和事。不管涉及哪級幹部,不管是否同時觸及法律,都不應該有例外,體現的都是黨章的基本要求。
2014年2月28日,中紀委常委會會議明確指出:“公開曝光是堅持、鞏固和深化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強化監督的制度創新,是黨務公開的實踐探索。要建立公開曝光常態化制度,發揮黨內和人民羣衆的監督作用,形成有力震懾、使之‘不敢’的氛圍。”點名道姓通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紀委推出的反腐新舉。《監督條例》明確了執紀審查必須點名通報的五類人,分別是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開除黨籍的,嚴重失職失責被問責的,發生在羣衆身邊、影響惡劣的不正之風,發生在羣衆身邊、影響惡劣的腐敗問題。要進一步加強對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既注重節日前後的曝光,也重視日常通報,形成長效的震懾機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