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燕策二(3)

“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會任意把俸祿獎給親近的人,只要功勞大的人,才能接受俸祿;也不把官職交給個人喜歡的人,只要有能力的,才讓他擔任職務。所以考查我的才能而授以適當的官職,這是有所作爲的君主;考察朋友的行爲端正才和他交往的,這纔是建立功名的人。我根據自己學所學,注意到,先王的行爲超出於世間一般人,所以在擔任魏國使臣的時候,得到燕國方面的瞭解。先王過分擡舉我,把我從賓客當中提拔起來,讓我的地位比一般賓客尊貴,也不和同姓貴臣商量,就任命我做亞卿。我自認爲接受先王的命令和教誨,可以免除罪過,所以接受任命而沒有推辭。

[原文]

“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爲事。’臣對曰:‘夫齊,霸國之餘教,而驟勝之遺事也,閒①於兵甲,習於戰功。王若欲攻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舉天下而圖之,莫徑於結趙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願也。趙若許約,楚、魏盡力,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節,南使臣於趙。顧反命,起兵隨而攻齊。以天之道,先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舉而有之於濟上②。濟上之軍奉令擊齊,大勝之。輕卒銳兵,長驅至國。齊王逃遁走莒③,僅以身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燕。大呂④陳於元英,故鼎⑤反於曆室,齊器設於寧臺⑥。薊丘之植,植於汶皇⑦。自五伯以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爲愜其志⑧,以臣爲不頓⑨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比乎小國諸侯。臣不佞,自以爲奉令承教,可以幸無罪矣,故受命而弗辭。

[註釋]

①閒:通“嫺”,熟悉。②濟上:濟水之上。③齊王:指齊閔王。④大呂:齊國鍾名。元英:燕國宮殿名。⑤故鼎:指齊宣王伐燕時,齊國掠走的燕國鼎。曆室:燕國宮殿名。⑥寧臺:燕國臺名。⑦薊丘:燕國都城,在今北京市。皇:同“篁”,竹林。⑧愜(qiè切):滿足。⑨頓:猶言墜,失去。

[譯文]

“先王命令我說:‘我和齊國交惡,不管國力如何弱小,也要向齊國報仇。’我回答說:‘齊國有先代稱霸的遺教,並且有幾次大勝仗的功業。齊國精於用兵,熟習攻守。大王若想攻打齊國,就一定要聯合天下諸侯共同攻打它。如果要聯合天下諸侯來對付齊國,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和趙國結交。再說,齊國佔有的淮北和宋國故地,這些地方都是楚國和魏國想要得到的。趙國如果同意,再聯合楚、魏和被齊佔領的宋國共同發兵,四國聯合攻齊,就一定可以大敗齊國。’先王說:‘好。’於是親口授命,準備好符節,讓我出使到南邊的趙國。只要我回國覆命以後,各國隨即起兵攻齊。憑藉上天的保佑和先王的精明,河北的土地全部被先王所佔有。我們駐守在濟水邊上的兵馬,奉命擊打齊軍,獲得全勝。我們以輕便精銳的部隊又**齊都,齊閔王倉皇逃到莒地,才得以活下來。齊國的珠玉財寶,車馬鎧甲、珍貴器物,全部被燕國收入自己的府庫,齊國制定樂律的大鐘被陳放在元英殿,燕國的大鼎又回到了曆室宮,齊國的各種寶器被擺在寧臺裡,燕都薊丘的植物移種在汶水的竹田裡。從春秋五霸以來,沒有一個人的功業能比得上先王。先王覺得滿足了自己的願望,也覺得我沒有辜負使命,因此劃分一塊土地給我,使我的地位能夠不比小國的諸侯差。我無能,但自認爲奉守命令秉承教誨,就可以萬幸了,所以接受了封賞,並沒有推辭。

[原文]

“臣聞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①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歲之畜積,及至棄羣臣之日,餘令詔後嗣之遺義,執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於萌隸,皆可以教於後世。臣聞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故吳王夫差不悟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跡者,臣之上計也。離②毀辱之非,墮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臨不測之罪,以幸爲利者,義之所不敢出也。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之去也,不潔其名。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而不察疏遠之行也。故敢以書報,唯君之留意焉。”

[註釋]

①蚤知:蚤,通“早”。能夠預先知道事情的發展結果的人,也就是有先見之明的人。②離:經歷。

[譯文]

“我聽說賢明的國君,功業建立就絕不半途而廢,因此才能留名青史;有先見之明的士人,名聲成就絕不譭棄,所以被後世所稱道。像先王那樣報仇雪恥,攻破擁有萬輛兵車的強國,收取齊國八百年蓄積的珍寶,直到先王臨死那天,還留下遺詔,向後代表明遺囑,那些執政管事的大臣,能夠按照先王的法令,端正嫡庶名分,對百姓施加恩惠,這些都可以教導後代。我聽說善於做事,不一定能夠成功;做事有好的開端,不一定有好的結果。從前伍子胥的說教被闔閭採納,所以吳王的足跡能夠遠涉楚國的郢都。夫差不這樣做,賜給伍子胥一個皮囊,讓伍子胥的屍體浮在江上。因此吳王夫差不懂得賢人有預見的議論可以建立功業,所以沉掉伍子胥也不後悔。伍子胥不及早預見大王與自己不會同心,所以被沉入大江也不改變初衷。免除自己的災禍,保全自己的功名聲,來申明先王業績的做法,是我的上策。遭受誹謗污辱的非議,毀壞先王的名譽,這是我最擔心的事。面對不可測的罪名,把僥倖當作好處,按道理我是不敢超越這樣的界線。我又聽說古代君子,交情斷絕也不惡語傷人,忠臣被放逐,也不只爲了洗清罪名。我雖然無才,也多次承蒙有德行的人的教誨。只是擔心事奉御駕的人聽信身邊大臣的話,卻不體察我被疏遠的真情。因此冒昧地用書信回覆大王,只希望大王留意這些事。”

或獻書燕王

[原文]

或獻書燕王:“王而不能自恃①,不惡卑名以事強,事強可以令國安長久,萬世之善計。以事強而不可以爲萬世,則不如合弱,將奈何合弱而不能如一,此臣之所爲山東苦也。比目之魚②,不相得則不能行,故古人稱之,以其合兩而如一也。今山東合弱而不能如一,是出東之知不如魚也。又譬如車士之引車也,三人不能行,索二人,五人而車因行矣。今山東三國弱而不能敢秦,索二國,因能勝秦矣。然而山東不知相索,智固不如車士矣。胡與越人,言語不相知,志意不相通,同舟而凌波,至其相助如一也。今山東之相與也,如同舟而濟,秦之兵至,不能相救助如一,智又不如胡、越之人矣。三物者③,人之所能爲也,山東之主遂不悟,此臣之所爲山東苦也。願大王之熟慮之也。

“山東相合,之主者不卑名,之國者可長存之卒者。出士以戍韓、樑之西邊,此燕之上計也。不急爲此,國必危矣,主必大憂。今韓、樑、趙三國以合矣,秦見三晉之堅也,必南伐楚。趙見秦之伐楚也,必北攻燕。物固有勢異而患同者。秦久伐韓,故中山亡;今久伐楚,燕必亡。臣竊爲王計,不如以兵南合三晉,約戍韓、樑之西邊。山東不能堅爲此,此必皆亡。”燕果以兵南合三晉也。

[註釋]

①王而不能:猶言大王如果不能。②比目之魚:即比目魚,眼睛在一側。③三物:指以上三事。

[譯文]

有人上書給燕王說:“大王如果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存國家,那就卑躬屈膝去事奉強國,假如事奉強國可以使國家長久安定,也是澤被萬世的上策。如果事奉強國不能奠定萬世基業,那就不如聯合弱國。如果聯合弱國不能團結一致,這是我爲山東各國感到遺憾的。比目魚,兩眼不在一側就不能遊動,古人所以這樣稱呼它,是因爲它能合二如一。現在山東弱國聯合卻不能團結一致,這就看出山東六國人的智慧比不上比目魚。又還比車伕駕車,三個人各行其事不能團結一致,車就不能前進,綁上兩個人,這樣就是有五人乘車,車也會走的。現在山東任意三個國家都不能單獨對抗秦國,但隨便聯合兩個國家,就都能打敗秦國。然而山東各國卻不知道互相聯合起來,智慧當然還比不上車伕。胡人和越國人,互相之間言語不通,想法也不一致,一同乘船航行在波濤之上,也會互相幫助,協調一致的如同一個人。現在山東各國互相聯合,正像同舟共濟一樣,秦兵一旦到來,就不能團結成一個整體,智慧又趕不上胡人、越國人。以上三件事,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山東各國的國君卻不能領悟,這是我爲山東各國感到遺憾的。希望大王慎重思考這件事。

“山東各國互相聯合,做國君的不能辱沒自己的名聲,國家也可以長存。派兵戍守韓、魏兩國的西部邊境,這是燕國的上策。如果不抓緊行動,國家一定很危險,國君一定有大患。現在韓、魏、趙三國已經聯合了,秦國看到三國如此堅定如一,必定會向南攻打楚國。趙國看到秦國攻打楚國,一定會向北攻打燕國。事情本來就有形勢不同而禍患相同的情況。秦國長期攻打韓國,所以中山國被趙國滅亡了;現在秦國如果長時間攻打楚國,燕國一定要被趙國滅亡。我私下爲大王考慮,不如把軍隊同南面的韓、魏、趙三隊聯合,訂立戍守韓、魏兩國西部邊境的盟約。山東各國如有違背盟約的想法,這些國家一定會全部滅亡。”燕國果然把軍隊同南面的韓、魏、趙三隊聯合在一起。

客謂燕王

[原文]

客謂燕王曰①:“齊南破楚,西屈秦,用韓、魏之兵,燕、趙之衆,猶鞭策也。使齊北面伐燕,即雖五燕不能當。王何不陰出使,散遊士,頓齊兵②,弊其衆,使世世無患。”燕王曰:“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蘇子曰:“請假王十年。”燕王說,奉蘇子車五十乘③,南使於齊。

謂齊王曰:“齊南破楚,西屈秦,用韓、魏之兵,燕、趙之衆,猶鞭策也。臣聞當世之王,必誅暴正亂,舉無道,攻不義。今宋王射天笞地,鑄諸侯之象,使侍屏匽④,展其臂,彈其鼻,此天下之無道不義,而王不伐,王名終不成。且夫宋,中國膏腴⑤之地,鄰民之所處也,與其得百里於燕,不如得十里於宋。伐之,名則義,實則利,王何爲弗爲?”齊王曰:“善。”遂興兵伐宋,三覆宋,宋遂舉⑥。

燕王聞之,絕交於齊,率天下之兵伐齊,大戰一,小戰再,頓齊國,成其名。故曰:因其強而強之,乃可折也;因其廣而廣之,乃可缺也⑦。

[註釋]

①客:當指蘇秦。②頓:困。③奉:備。④屏匽(yǎn):路旁的廁所。⑤膏腴:肥沃。⑥舉:滅。⑦因其強而強之,乃可折也;因其廣而廣之,乃可缺也:利用它的強大而使它逞強,就可以折服它;利用它擴張的野心來增大它的貪慾,就可以殘害它。

[譯文]

蘇秦對燕王說:“齊國向南制服了楚國,向西壓制了秦國,操控韓、魏、燕、趙的兵馬,好比用鞭子趕馬一樣。如果齊國到北面攻打燕國,即使有五個燕國也不能與之抗衡。大王何不私下裡派遣使者,差遣遊說之士前去各國,使齊兵陷入困境,讓它的百姓疲憊不堪,這樣就可使燕國高枕無憂了。”燕王說:“假如給我五年時間,我就能實現這個願望了。”蘇秦說:“讓我給大王十年時間。”燕王十分高興,送給蘇秦五十輛車,讓他出使到齊國。

蘇秦到了齊國,對齊王說:“齊國在南邊攻破了楚國,在西邊壓制了秦國,任意驅使韓、魏、燕、趙等國的兵馬。我聽說現在能夠勵精圖治治理國家的大王,一定要懲治暴亂,揭露無道昏君,指責不義的行爲。現在宋王射天神,打地神,又鑄造諸侯的肖像,並讓這些肖像站立在路邊的廁所裡,又拉起這些肖像的雙臂,用石子打肖像的鼻子,這就是天下最不講道義的人。然而您不去攻打宋國,我看大王的威名很難確立。況且宋國是中原最肥沃的地區,又是您鄰近的國家。對於您來說,與其在燕國得到一百里土地,還不如在宋國得到十里地。討伐宋國,能得美名,獲取實際的利益,大王何不這樣幹呢?”齊王說:“好。”於是派兵討宋,在三敗宋軍之後,宋國滅亡了。

燕王聽到這個消息,就馬上與齊國絕交,率領天下諸侯的兵馬去攻打齊國,經過一次大戰,兩次小戰,就打敗了齊國,建立了自己的威名。所以說:藉着它力量的強大而讓它去逞強,就可以挫傷它;藉着它擴張的而讓它去擴展,就能使它衰微。

趙且伐燕

[原文]

趙且伐燕,蘇代爲燕謂惠王曰①:“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②,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③。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衆,臣恐強秦之爲漁父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註釋]

①蘇代:蘇秦之兄,戰國時縱橫家,遊說於楚、魏、燕、齊之間。此蓋策士假託。②鷸:水鳥名,腳長嘴尖,吃小魚、貝類、昆蟲等。③禽:同“擒”。

[譯文]

趙國準備攻打燕國,蘇代替燕國對趙惠文王說:“我今天來,經過易水,有一隻河蚌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鳥飛來啄它的肉,河蚌就合起兩殼夾住了鷸鳥的嘴。鷸鳥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成爲一隻死蚌。’河蚌說:‘你的嘴今天不拿出來,明天不拿出來,你就會成爲一隻死鷸。’兩個誰也不肯放誰,一個漁翁走來就把它們一起都捉住了。現在趙國要攻打燕國,燕、趙兩國長期交戰,相持不下,雙方百姓都疲憊不堪,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會來做這個漁翁。因此希望大王認真考慮攻打燕國這件事。”趙惠文王聽了後說:“好。”就停止攻打燕國的謀劃了。

齊、魏爭燕

[原文]

齊、魏爭燕。齊謂燕王曰①:“吾得趙矣。”魏亦謂燕王曰:“吾得趙矣。”燕無以決之,而未有適予也。蘇子謂燕相曰②;“臣聞辭卑而幣重者,失天下者也;辭倨而幣薄者③,得天下者也。今魏之辭倨而幣薄。”燕因合於魏,得趙,齊遂北矣。

[註釋]

①燕王:指燕昭王。②蘇子:即蘇秦。③倨:傲慢。

[譯文]

齊、魏兩國爭着與燕國交好。齊王對燕王說:“我得到了趙國的支持。”魏王也對燕王說:“我也取得了趙國的支持。”燕國疑惑了,左右搖擺不定,不知道該跟隨哪一方。蘇秦對燕相國說:“我聽說言辭卑賤禮物貴重的,是失去天下諸侯支持的;言辭傲慢禮物較輕的,是得到天下諸侯支持的。如今魏國的言辭傲慢禮物較輕。”燕國於是同魏國聯合,得到了趙國的支持,齊隊就失敗了。

第83章 韓策三(3)第13章 秦策二(2)第23章 齊策一(2)第1章 東周策(1)第85章 燕策一(2)第36章 楚策一(1)第48章 趙策一(2)第5章 西周策(2)第93章 燕策三(3)第96章 中山策(1)第65章 魏策一(3)第6章 秦策(1)第66章 魏策二(1)第35章 齊策六(3)第46章 楚策四(3)第28章 齊策四(1)第17章 秦策三(1)第78章 韓策二(1)第70章 魏策三(2)第15章 秦策二(4)第94章 宋、衛策(1)第66章 魏策二(1)第8章 秦策(3)第74章 魏策四(3)第42章 楚策三(1)第64章 魏策一(2)第23章 齊策一(2)第82章 韓策三(2)第35章 齊策六(3)第70章 魏策三(2)第19章 秦策四(1)第10章 秦策(5)第91章 燕策三(1)第75章 韓策一(1)第91章 燕策三(1)第67章 魏策二(2)第60章 趙策三(6)第85章 燕策一(2)第28章 齊策四(1)第5章 西周策(2)第21章 秦策四(3)第62章 趙策三(8)第71章 魏策三(3)第64章 魏策一(2)第84章 燕策一(1)第68章 魏策二(3)第49章 趙策一(3)第73章 魏策四(2)第87章 燕策一(4)第37章 楚策一(2)第42章 楚策三(1)第41章 楚策二(2)第13章 秦策二(2)第12章 秦策二(1)第84章 燕策一(1)第59章 趙策三(5)第2章 東周策(2)第69章 魏策三(1)第64章 魏策一(2)第93章 燕策三(3)第70章 魏策三(2)第95章 宋、衛策(2)第92章 燕策三(2)第57章 趙策三(3)第78章 韓策二(1)第3章 東周策(3)第47章 趙策一(1)第38章 楚策一(3)第57章 趙策三(3)第2章 東周策(2)第31章 齊策五(1)第39章 楚策一(4)第49章 趙策一(3)第47章 趙策一(1)第90章 燕策二(3)第41章 楚策二(2)第23章 齊策一(2)第71章 魏策三(3)第35章 齊策六(3)第92章 燕策三(2)第78章 韓策二(1)第18章 秦策三(2)第8章 秦策(3)第75章 韓策一(1)第96章 中山策(1)第66章 魏策二(1)第89章 燕策二(2)第19章 秦策四(1)第6章 秦策(1)第70章 魏策三(2)第10章 秦策(5)第5章 西周策(2)第22章 齊策一(1)第9章 秦策(4)第20章 秦策四(2)第89章 燕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72章 魏策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