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科舉正名

古代讀書人不容易啊,也確實是不容易,在總的人口之中,這識文斷字的讀書人確實也不算多,但有功名能當官的讀書人就更少了,其中的競爭壓力簡直是不言而喻,不說百裡挑一的話了, 簡直就是千里挑一,萬里挑一了。

所以,爲了考功名,爲了有個錦繡前程,走上仕途,過上好日子, 這古代讀書人也有很多讀書把自己讀的瘋魔了的,把自己逼死讀瘋的都有,就比如張秀才以前的好友陳秀才, 不就因爲考鄉試,把自己的一條命搭上了嗎?

這種因爲科舉考試,走上了極端的讀書人,是有不少的例子的,甚至可以說科舉考試簡直就是摧殘讀書人的精神和肉體,讓人都跟着瘋魔了。

張進上輩子有時候也覺得古代的科舉考試是很可笑的,那些爲科舉考試而瘋魔的古代讀書人也是很可笑的,他讀過《范進中舉》,也讀過《儒林外史》裡面的其他故事,對裡面對科舉考試的辛辣極端諷刺,他看了也不知該哭該笑了,心裡就是想着,這世上還真有這樣的讀書人嗎?真是瘋魔了!

但是,當他穿越來到了古代這個時代,張進好像就有些理解古代的讀書人了, 有些明白他們對科舉考試爲何會如此瘋魔了,因爲在古代對於讀書人來說, 確實是沒有比科舉考試更好的出路了。

而且,別說古代的讀書人爲科舉考試而瘋魔了,別再嘲笑古代讀書人了,在現代又何嘗不一樣呢?教育上的內卷,小學生就開始做作業做到深更半夜,奧數體育才藝一樣也不能落下,這哪裡不瘋魔了?

更別說,年年增長的考研人數,年年報考公務員的人數暴漲,幾百上千人競爭一兩個崗位,這又哪裡不瘋魔了?這樣的瘋魔程度比之古代讀書人考科舉的熱情又差到哪裡去了?

所以說,嘲笑古代考科舉的讀書人,就是嘲笑無論如何都要考研上岸,考公務員的我們自己了,何必嘲笑?不過都是想要更好的生活而已!

也因此,張進理解了古代讀書人的瘋魔,對於那些諷刺古代科舉的小說故事,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他能理解中舉的范進,理解古代讀書人爲何如此瘋魔,就像理解非要考研上岸,非要報考公務員的人一樣,古代讀書人考科舉也不過只是爲了想要上岸,想要搏一個好前程了,寒門讀書人尤其如此了。

而且,張進此時甚至是有些感同身受了,因爲他現在就是個寒門讀書人啊,就是走在科舉路上的古代讀書人之一了,他哪裡能不感同身受了?

也所以,聽聞了魏忠兩次鄉試落榜,還要繼續考下去的傷心事,他心裡除了爲自己這次鄉試擔心以外,就再沒有一點嘲笑魏忠的意思了,畢竟他們這樣的寒門讀書人都不容易,嘲笑他們做什麼呢?嘲笑他們也就是嘲笑自己了!

甚至於,張進沉吟了一番,更是開口安慰道:“魏兄,對於我們讀書人來說,科舉考試確實是最好的出路了,但也不一定就是唯一的出路,要是實在科舉不成,也不必太爲難自己,另選一條出路就是了!”

魏忠自也是聽出張進話語中的安慰之意,但他苦笑着搖頭嘆道:“唉!這談何容易?張進張兄,你說我們這些讀書人從小開蒙讀書,十幾年二十年讀書下來,滿腹經綸,不就是爲了科舉嗎?要是科舉不成,我們讀的這些書又有什麼用呢?”

“再說,我年紀都擺在這裡了,不科舉我能做什麼呢?是下地種田,還是走南闖北的去做生意了?種地我不會,做生意我沒本錢,可能也沒那個本事,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也不曾學門手藝,士農工商,除了考科舉出仕,哪還有別的出路了?”

聞言,張進、方誌遠等人不由面面相覷,無言以對,甚至於,此時受魏忠這話感染,他們心裡都不禁生起一種兔死狐悲的感受。

他們不由的想着,要是以後他們也和這魏忠一樣,和張秀才一樣,屢次三番的鄉試不中,那該如何呢?是不再考科舉了,另謀出路,還是在這條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不瘋魔不成活呢?

張進不知道方誌遠、蔣倫他們是怎麼想的了,會怎麼選擇了,張進心裡其實是有答案的,要是他像魏忠和張秀才這樣屢次不中,最多考三次了,三次不中之後,他就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路了,因爲人的一輩子時間實在有限,耽擱不得了。

就比如,他可能不顧張秀才的反對,改走商途,和朱元旦一起創業,走南闖北的闖蕩了。

而如果商途也走不通的話,折騰不動了,他可能就會回到石門縣,繼承張秀才的那個小學堂,好好當自己的教書先生,安分的過自己的日子吧!

總而言之,他總是想要上進,想要出人頭地的,有機會掙扎一下總要掙扎一下了,實在掙扎不過了,再選擇安穩過日子吧,就像上輩子一樣,大學畢業之後,在大城市裡掙扎了幾年,實在沒什麼起色,看不到前途,他這纔回到家裡考公務員,考了公務員,也還想着能夠上進升職啊,張進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了!

幾人沉默着都不怎麼說話了,這時那蔣倫忽的搖頭嘆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果然如此!這四書五經,這科舉考試,對於我們這些讀書人來說,也不知是好是壞了,是害了我們,還是助了我們!”

魏忠搖頭失笑道:“自然是好了!再如何,科舉考試到底是給了我們讀書人一條出路,總比史書上世家門閥把持一切要好,那時我們這樣的寒門讀書人,不出自於世家門閥的,那就真的一點出路都沒有了!”

張進無言點頭,確實,古代科舉考試,再如何腐朽,摧殘讀書人的精神和肉體,但確實給讀書人一條出路了,那史上的世家門閥把持一切的時候,那纔是真的讓人絕望了,寒門讀書人根本就不可能有出頭的機會。

如果張進穿越到那種門閥世家的時代,張進可能就不會選擇安心讀書了,因爲讀書也沒用,沒有出頭的機會,他可能會直接選擇商途,如果商途走不通,他要是活不下去了,甚至可能落草爲寇,去當山賊造反了吧!

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人爲本第一百七十五章 胡聊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日第一百四十八章 現實功利的張進第三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百一十四章 少年心思盪漾第六十一章 榜上皆有名第三百三十章 攀炎附勢第二十八章 不眠夜第五百一十六章 都是好先生了第兩百一十一章 邀請第二十三章 秋日第四章 一路裝逼一路飛奔第六章 只有一條路可走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動第五百五十五章 壓力山大第兩百八十八章 張娘子的謊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夜讀第一百三十章 面對面第九十九章 借宿廣福寺第一百五十二章 口是心非第四百五十四章 權臣可不好當第兩百九十四章 朋友易交不易得第四百五十三章 權傾朝野第五十八章 縣試開考第三十一章 都是套路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醒悟第一百七十二章 撞了個正着第一百二十八章 攪和不到一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裡外裡第六十三章 做客一天第兩百七十二章 初次上門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生的十字路口第四十三章 苦讀第一百三十章 面對面第一百四十三章 樑家父子來訪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流才子顏先生第兩百二十四章 哪家公子哥兒?第五百零一章 青春少年郎第一百二十四章 少年春心第五十四章 醉話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該湊這個熱鬧第三百二十四章 處境不同第三百六十七章 挖牆腳第三百六十三章 棋藝不精第兩百三十七章 “熟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開考第三百五十五章 等候多時第兩百二十六章 莫名老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睡着第四百零三章 偷聽第五百一十一章 三年課程安排第五十三章 情商很低的王秀才第兩百六十五章 《玉妃秘史》第五百四十四章 閒談第八十五章 棒打鴛鴦第一百七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八十二章 科舉弊端第兩百零二章 低落第一百九十五章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膽第八十三章 你要記住!一輩子都要記住!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爺齊先生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回顧和總結第二十一章 佩服和不甘心第兩百四十章 王嫣回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到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師兄當仁不讓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錯能改第三十八章 登山第四百零一章 遊金陵第二十章 都是債!第二十七章 想“家”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改觀?第三百三十八章 把臂同遊?第一百二十一章 稟告第兩百四十九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提醒第十一章 媒婆上門第九十八章 金陵在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稟告第五十七章 少年人如青苗第八章 回來了!第二十九章 刻薄潑辣的袁老夫人第七十五章 深夜商議第二十一章 淵源關係第四十二章 秀才不值錢第一百零五章 故友重逢第兩百零六章 朋友見面第四百七十六章 立德第四十一章 上了白名單第兩百四十八章 警醒第六十五章 請客吃飯第一百五十五章 妥當第四百六十六章 自力更生第八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一章 上門來請第九十七章 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