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再徵勃律(上)

就在廢奴令開始在天下各州深入時,安西的推恩令也同樣引發了掀然大波。

李成華出任安西道觀察使後,在龜茲召見安西各個小國的國王或者代表,向他們宣佈了大唐皇帝的皇恩,允許他們分封子弟,朝廷將給予承認,並授予相應爵位。

推恩令正式在安西施行,整個安西的上上下下都沸騰了。

安西歲月漫長而平靜,國王們無所事事,整天就生兒子,每個國王都有一大堆兒子,年輕時妻妾成羣很爽,但兒子長大後麻煩就接踵而至,個個吵着要土地要家產,以前還可以用禮制和規矩壓制,現在朝廷鼓勵分家,而且承認細分後的國王,還賜給爵位,規矩和禮制一下子被打破了。

爲什麼說推恩令是無解的陽謀,因爲它直擊人性,哪怕國王看出了這是一個削弱他們的策略,但他的兒子們和妃子都會一哭二鬧三上吊,逼國王施行推恩令。

都是兒子,憑什麼只給大哥繼承王位和財富,現在有機會了,王子們豈能不鬧?如果國王還要堅持到底,那麼就意味着政變。

所以在推恩令頒佈一個月後,疏勒國爆發了政變,除長子之外的其他六個兒子聯手把父親和長子殺死,瓜分了土地、財富和軍隊。

李成華當即代表大唐朝廷,承認了六個兒子的王位,並冊封他們爲伯爵,授予伯爵印符。

疏勒政變是壓倒駱駝的關鍵一根稻草,各國國王看到了後果和唐朝的態度,不得不屈服了,紛紛將土地和財富分封給其他兒子,王城留給長子。

分封的第一個後果就是養不活這麼多軍隊了,兒子們當然不會掏錢養不服從他們的軍隊,他們寧可自己招募軍隊,這樣一來,王國的軍隊大幅削減,甚至解散。

龜茲國分成了七個小國,這還是沒有全部分封的結果。

原來的八千龜茲軍也被拆分了,王城的軍隊只剩下一千餘人,官員也減少了一大半。

但現在還不是推行郡縣制的時機,只有推恩令根深蒂固後,時機纔會真正成熟。

四月初,安西都督席萬里率領一萬五千軍隊浩浩蕩蕩向朅師國殺去。

席萬里出任安西都督標誌着安西的另一個改革成果,安西都督府由經略府改爲軍事府,軍政分家,政務部分由安西道觀察使府接管過去。

隨着河中都督府和安西都督府改爲軍事府,標誌着在中唐引發劇烈動盪的節度使制度徹底終結。

這次安西軍南征吐火羅和大小勃律也是今年朝廷的既定任務。

李成華在返回長安之前,就派人去收集了吐蕃軍入侵吐火羅、河中和大小勃律的情報,當李成華返回安西后,這些情報就擺上了她的桌案。

這些情報可以說有喜有憂,喜是河中對拔汗那的滲透纔剛剛開始,就被唐軍強勢拔掉了。

另一方面,吐蕃軍的掠奪性使吐火羅各國對吐蕃十分戒備,到目前爲止,除了一些宗教往來,吐蕃軍隊對吐火羅各國都沒有能滲透進去,除了朅師國。

而壞消息首當其衝就是朅師國,親大唐的國王一家被殺,吐蕃重新扶持了親吐蕃的國王上位,並在朅師國駐軍三千人。

第二個壞消息是,吐蕃在大勃律重新築城,駐軍七八千人。

或許是吐蕃的目標暫時沒有指向安西,所以他們沒有對小勃律下手,峽谷對岸的小勃律也裝糊塗,對吐蕃軍不斷向西擴張視而不見,也不向安西彙報,這就導致這些年安西對吐蕃軍的西擴一無所知。

很多事情比較巧合,就在吐蕃準備了多年,準備開始對吐火羅大展手腳之時,唐軍也展開了對吐蕃軍的打擊。

唐軍走的依舊是瓦罕走廊,大軍沿着播密川向西而行,抵達昏馱多城後再折道向下,穿過上千裡的雪山峽谷,抵達護蜜國。

護蜜國是一個產糧之國,也是唐軍最後一站休息之處,再向東走三百多裡就是朅師國。

唐軍一萬五千騎兵加上兩萬頭駱駝在崇山峻嶺之間穿行,崑崙山和蔥嶺一帶,雖然海拔也在四千米以上,但它和青藏高原相比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他主要以高山河谷地形爲主,如果是翻越雪山,海拔就是四五千米,氣候寒冷,呼吸困難。

可如果走在河谷內,海拔一下子就降到一兩千米,氧氣充足,空氣新鮮,植被充裕,河流也很多,行軍就比較舒服了。

其實走護蜜國是繞道而行,多走了上千里路程,但最大的好處,就是基本上一路都在河谷行軍,只有一小段雪山高原。

唐軍在護蜜國休整了三天,大軍開始掉頭東行,沿着一條河谷向朅師國浩浩蕩蕩殺去。

這條路當年李鄴走過,在朅師國熬過一個缺糧的冬天後,李鄴帶着數十人來到護蜜國買糧食,在這裡遇到了蓮花生大師。

這條几百里的河谷是朅師國通往吐火羅的必經之路,吐蕃人極爲重視,距離朅師國還是五十里,兩座堡壘矗立在前面,阻塞了唐軍的去路。

幾名唐斥候剛剛靠近,立刻被石堡內的吐蕃士兵發現了,亂石飛射,一名唐軍斥候躲閃不及,被飛石擊中面部,鼻樑骨被打斷,滿臉是血,被其他幾名唐軍士兵救了回去。

席萬里站在一塊大石上,用千里眼觀察數百步外的吐蕃軍堡壘,吐蕃軍堡壘位於高處,居高臨下,堡壘是用大石砌成,頗爲堅固,分上下兩側,第三層頂臺上似乎也有士兵。

“將軍,他們點烽火了!”

席萬里放下千里眼,旁邊一座堡壘上燃起狼煙,直衝谷頂。

收拾這兩座堡壘比較容易,席萬里當即對副將荔非雷令道:“派三名神射重弩手,用箭雷炸塌堡壘!”

對付這種堡壘,其實火炮是最合適的,但發給安西的改良版火炮還在路上,安西這裡還是長辮子火炮,軍隊普遍不太喜歡,他們更喜歡箭雷,方便實用,威力強大。

當即有三名重弩手奔上去,每人配兩名副手,副手負責上弦點火。

距離堡壘兩百五十步左右,他們找到了掩護點,三人各趴在一塊大石上,舉弩瞄準了右邊堡壘中層的窗戶,輔助士兵點燃了火繩。

‘咔!咔!咔!’三支重箭同時射出,精準地射進了窗戶中,瞬間三聲爆炸在右邊堡壘內響起,隨即滾滾濃煙從窗戶噴出。

緊接着又是三支弩箭射出,同樣從中層窗戶精準射入,堡壘內再次響起劇烈的爆炸。

“轟隆!”

兩次爆炸使右邊的堡壘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倒塌了。

三名神射手又準備射左邊一座堡壘,副將荔非雷大喊道:“不用射了,敵軍已經跑了!”

神射手放下了重弩,數十名唐軍士兵奔過去查看,片刻大喊道:“吐蕃士兵都跑光了!”

主將席萬里催馬上前去查看,左邊堡壘內都空了,裡面還有不少糧食和十幾頭高原驢子,吐蕃士兵果然跑光了。

右邊的堡壘坍塌,到處是血跡,似乎炸死壓死了不少人。

士兵們一起動手,將堡壘拆除,一共清理出三十八具吐蕃士兵屍體。

但席萬里更感興趣的是吐蕃士兵的裝備,短劍、破甲、盾牌,基本上和十年前沒有什麼變化,也沒有弓箭,還是用皮兜子甩石。

當然,吐蕃軍並不是造不出弓箭,而是普通單弓射出的箭矢穿透不了唐軍士兵的盔甲,幾乎沒有什麼殺傷力,經過無數次實戰後,吐蕃士兵還是選擇了傳統的甩石,至少石塊擊中頭部,敵軍會暈厥過去。

唐軍在處理了三十幾具屍體和短暫休息後,一萬五千唐軍又沿着河谷繼續向數十里外的朅師國都城商彌殺去。

第418章 果斷出兵第883章 突襲洛陽第431章 惡念不斷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714章 孰不可忍第308章 並非貴客第629章 加官進爵第1284章 家族未來第254章 金山阿靈第128章 內亂之根第636章 亡羊補牢第999章 視察工坊第1374章 尾隨之戰第258章 石國寶冊第1294章 秋冬之戰第1216章 遊牧消息第1157章 擊掌爲誓第1214章 恢復馬球第697章 南城決戰(一)第1019章 兩個選擇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666章 嚴莊之子第1251章 狼羣戰術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1185章 註定滅亡第278章 峽谷血戰(上)第1273章 渭南夜談第1447章 計中之計第1154章 山雨欲來第35章 入會終試(二)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27章 被迫相親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753章 抵達金城第648章 走投無路第959章 實力爲王第481章 突聞警訊第741章 皆大歡喜第531章 特殊禮物第834章 獨孤內裂第1260章 誘之以利第920章 單獨召見第1465章 改革試點第1265章 兩個弱點第1205章 調虎離山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1176章 枕戈以待第813章 驅逐出境第365章 名人薈萃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430章 嫁妝苦惱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1003章 下定決心第938章 識人不明第1319章 先利其器第236章 峽谷遇劫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248章 攻守激戰第408章 碾壓之戰第1127章 兵臨飛狐第1313章 陰影消散第231章 羣山之國第233章 護蜜聖僧第1252章 梟雄謝幕第371章 三娘探寶第281章 怛城決戰(二)第713章 關鍵線索第956章 大膽猜測第68章 意外相遇第1024章 嫁禍淮西第10章 神秘男子第299章 又見貴妃第72章 不得要領第396章 人約黃昏(四)第1322章 白狼之戰第715章 帝王心思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627章 朔方來使第1437章 糊塗爛賬第241章 阿布總督第1381章 新羅來使第765章 將計就計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1272章 渭河瑞兆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1181章 吞食殘兵第341章 服軟求饒第47章 家有難經第169章 千里追殺(四)第1242章 以退爲進第140章 狹路相逢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1073章 皇后心思第1255章 根本目標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695章 千里之眼第893章 兩個條件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