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

跟在王雱兄弟之後,明顯的是一個女子。

帶了帷帽,垂下來的薄紗遮擋了面容。緊緊裹着半新不舊的狐皮斗篷,將身材遮掩的同時,卻把窄窄的肩頭勾勒出來。

韓岡這下算是給王家的兩兄弟嚇到了,就算他再沒眼力,也能猜得出這一位跟着王雱兄弟的女子究竟是何方神聖。

所以他纔在心中大罵着,這在開什麼玩笑!

韓岡倒不是爲自己擔心,而是未出閣的閨秀與非是親眷的男子私會,這件事一旦傳揚出去,宰相家女兒的名聲就完蛋了!

所謂“內外各處,男女異羣;莫窺外壁,莫出外庭。出必掩面,窺必藏形。”

通傳世間的禮法,良家女子不能隨便見與男子相見。以司馬光的說法,女子到了訂婚之後,父親就不能進入她的房間,姐妹出嫁後回孃家時,弟兄不能坐在她旁邊。

就算是開放的唐朝,李林甫讓女兒自己挑女婿,也是把候選人招到家中去,讓女兒在屏風後面挑。沒有說讓女兒到家門外,當面相夫婿的。就這樣李林甫還被人嘲笑其是寒門素戶,不知禮法。

而宋代,民風比唐朝更要保守十倍,對未婚少女的約束也更爲森嚴。不比唐時,能穿着男裝,帶着個婢女就往外跑的。

也不是說宋代的女人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該寬鬆的地方還是比較寬鬆的。東京城中,如大相國寺等讓人燒香拜佛的寺院,在佛像之前叩拜行禮的多有女子。

曾布的夫人魏氏,也常常拋頭露面的參加甚至組織詩社詩會,不是全女性的詩會,而是皆爲官員和士子列席的高水準的詩社。魏夫人甚至連閨名小字都跟着詩詞傳到外面來了,但世間的評價還是很高。

但世間對未嫁女和已嫁女的道德要求卻是完全不同的。小家碧玉倒也罷了,都要幫襯家中做事,只要不是跟着外面的男子打情罵俏,拋頭露面一點不會影響她們的名聲。

可名門閨秀就不一樣了。平常外出,都是坐着馬車,有家中僕婢在外護持。春來去城外踏青,還要用帳幕給圍起來。若是能大着膽子來私會尚未定親的男性,這種離經叛道的行事,必然要受到世人的指指點點。

幸好王家兩個兒子不算糊塗,一起跟着上來,當然算不上是私會,但傳揚出去,也不是好事。

韓岡一怔之後,便疾退了兩步,將王家的三名子女讓進屋來。讓王家的女兒在門外待得越久,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王雱進了門後,便笑呵呵地對韓岡拱手道:“玉昆大名聞之久矣,卻始終緣吝一面。咸陽平叛、河湟開邊,玉昆種種行事,讓王雱渴慕已甚。日日思君不得,豈料今日終得相見。”

“不敢,元澤兄的大名纔是讓韓岡如雷貫耳。朝廷支持河湟開邊,也有元澤兄的先見之明。”

韓岡先向着王雱回禮,自謙了幾句。然後又親近地跟王旁說了些別來無恙的閒話。

兩個兄弟各自跟韓岡見過禮,那名女子便來到了韓岡的面前。

“此是舍妹。”王雱只用了簡短的四個字,向韓岡引薦他們身後之女,不知算不算是某種程度上的掩耳盜鈴。

王安石的二女兒向着韓岡福了一福,道了聲:“公子萬福。”聲音清雅悅耳。

韓岡則回了一揖,並不多問。

既然王家兄弟都不想多說什麼,韓岡不會跟他們過不去。跟着一起裝裝樣子也無傷大雅,且更能讓他們安心。就將三人請了坐下。

他邀人的動作自然無比,王雱讓人來定的位置,現在倒成了韓岡作爲主人來宴客。

韓岡、王雱和王旁三人圍桌而坐,而王家女兒則是坐到了略遠一點的牆壁下的座位上。

王家兄弟對此視而不見,而韓岡更是識趣地保持沉默——終有圖窮匕見的時候,他倒要看看究竟要玩什麼花樣。

廂房中一時靜了下來,隔壁的喧譁聲便重又吵鬧了起來,對朝堂大事指指點點,朝中最近的人事變動,還有新法的推行情況。言辭之中,也少不了士子們特有的狂妄,指點江山起來,比起宰相的氣魄還要大上三分,只有那名餘中,還算是穩重。

“這羣狂生……”王雱搖了搖頭,看他的樣子,很是受不了隔壁士子們的胡言亂語,“方纔的一番毀謗之詞,玉昆可都聽到了?”

韓岡心平氣和地爲之一笑:“新進遽得高位,哪有不受嫉恨的?此是尋常之事,韓岡早就學會對此不放在心上。左右也只是圖個嘴上痛快而已,讓他們說說也無妨。”

“玉昆你太放縱他們了。”王旁不知生着哪門子的氣:“這等愛嚼舌根的小人,就該從重處置。聖人誅少正卯,可沒有說放上一放的。”

說起少正卯,韓岡倒是要爲孔子辯護一番:“先聖誅少正卯,不見於經典之中,乃是荀卿臆造之語,污謗聖人千年。豈可信以爲真?”

關於孔子有沒有以五惡之罪誅殺少正卯,世說紛紜。比較早的《左傳》、《國語》中都沒有記載,最早出現的時候,是荀子說出來的,之後便流傳開來。連《史記·孔子世家》中都錄入了進去,一直被人信之不疑。

只是如今宋人疑古,對此事便多有評述和翻案,韓岡此言算不上特別。但王雱聽了搖頭:“不論是否確有其事,徵誅的手段,該用的時候還是該用的。”

王安石的學術推崇孟子,並不贊同荀卿的觀點。不過王安石當年的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卻有這麼一段“故古之人慾有所爲,未嘗不先之以徵誅而後得其意”。

以王安石早年的這一份奏疏中所表明的他的觀點,凡事要想成功,就必須先將反對者給清除。這一個觀點,卻是從荀子之學而來。

王安石世間流傳的著作,韓岡基本上都看過。這一份著名於世的萬言書,韓岡當然不會沒有熟讀。

“只是政事歸政事,尋常聊天都要管着,日後可就是道路以目的結局了。”韓岡放得開,那羣貢生罵到自己頭上,最有力的回擊就是考上進士,日後晉升宰執,壓在他們的頭頂上。

……

如同隱形人一般,坐在一邊,王旖靜靜地聽着兩位兄長和韓岡侃侃而談。

王旖已經到了十九歲,這個年紀也不出嫁,外面的風言風語也便多了起來。漸漸的,原本活潑的少女也變得愈漸沉默寡言,每日裡除了讀書習字,就是陪着母親做做女紅,說些閒話。

對於韓岡,王旖不能說不好奇,當年還想着見見能一怒拔劍的俠客究竟是什麼模樣。只是如今的好奇心已經漸漸淡了,加上前日的父親託人向韓岡提親,卻被對方找了個藉口敷衍了過去。

儘管父母對這門親事還抱着希望,但王旖卻能從韓岡的拖延中,看到對方的不情願,以及隱藏於心的抗拒。這是與生而來的直覺,與眼光無關。

前日王雱來問她對婚事的意見,王旖沒有說別的,只是說想當面見韓岡一次。雖然當時被一口拒絕,但做大哥的,終究還是拗不過妹妹,不得不點頭答應了下來。

也是他們不覺得韓岡會拒絕了這份親事纔會答應,否則怎麼也不可能點頭。

但王旖有些話想說。

因爲妹妹在此,王雱兩兄弟不便於此久留,又聊了一陣,便拱手相辭。王旖站了起來,卻沒有跟着往門外走。“小妹有話要對韓公子說,還請大哥、二哥在外稍留一步。”

非禮勿言,單獨與男子交談,更不合禮法。王旖的這句話,王雱兩兄弟事前都沒有從妹妹的嘴裡聽到過。一聽之下,皆是臉色一變。

王旁連忙要阻止,但王雱想了一想之後,卻點了點頭,“那愚兄就在外面少待。”拉着王旁出去了。

等着王家兄弟出門,韓岡便轉去對王旖道:“小娘子若有話,請直說。”

王旖走到韓岡面前:“小女子年近雙十。年歲既長,又是蒲柳之姿,不堪爲君奉箕帚。此生唯願侍奉父母,別無他求。”

韓岡卻沒有生氣,她還沒有把話說完,理由也沒問,要發火也使得先聽完再發火也不遲。

“可是韓岡有甚鄙薄之處,不堪小娘子青眼?”

“韓公子之才世人皆知,小女子豈有不滿之處?但大姐誤嫁吳家,讓父母日夜煩憂。但公子處事,難與家君一同。若日後政見不合,不能父母安心,便是小女子的不孝了。”

王家二女兒一番話可謂是坦率了,讓韓岡爲之驚訝。心中顧慮着父母,也算是有孝心。但她是怎麼知道自己會與王安石不是一條路上的人?

心中有些懷疑,但韓岡無意多問,更無意自辯。政治上很少有人能始終如一,分道揚鑣倒是常見。

“此事卻小娘子錯了。”韓岡正正經經地與王旖說道,“內外有別,政事豈預家事?吳樞密家內外不分,那是他們的錯,若是以爲韓岡也是如此,可就不對了。”

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八)第八十六章 塵囂(十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一)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六)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一十三章 赳赳鐵騎寒賊膽(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五)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二)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下)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六)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下)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三章 虛實(十三)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八)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一)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四)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四十一章 南北(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九)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五)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九)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四十二章 皇祚思無疆(上)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六章 氣貫文武與世爭(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後顧(中)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長風(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四)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