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驟風(四)

轟。

青州號船首炮再次轟鳴。

火光在炮口閃過,一團青煙隨即籠罩了船艏。

海風勁吹,青煙飛速消散。而青州號,則以更快速度從還沒散開的火藥煙霧中切過。

當青煙掠向身後,北海艦隊大都督楊從先睜大了微眯起的雙眼。

三根水柱在前方的海面上突然騰起,水柱的中央,一艘不到萬料的槳帆船依然穩定向前。

“三發近失。”在前面的負責觀瞄的副槍炮長大聲報告戰績。

“六輪了。”楊從先回頭瞟了一眼身後的青州號船長,淡淡地說,“練得好兵。”

青州號的船長陡然間漲紅了臉,猛地踏前幾步,衝着甲板前端指揮射擊的槍炮長大吼道,“伍四,你個龜兒子,打得什麼炮?!”

船長這一聲喊,甲板上聽到的水兵都明白,不僅僅是船長不滿意了,上船隨行的大都督也同樣不滿意了。

前方的三個炮組陣腳頓時就有些亂了。

本來就是想在大都督面前討個好,現在差事辦砸了,連帶着船長也在大都督面前鬧個沒臉,日後還有好日子過嗎?

搬炮彈的咚的一聲炮彈脫手砸在甲板上,清膛的舉着羊毛刷子幾次插不進炮膛,將火炮推回原位的更是手腳酥軟,連使了幾把力都沒成功。原本順暢如流水的發射動作,一下子就荒腔走板起來。

伍四這個槍炮長就站在船艏三門炮的正後方不遠。聽到聲音,就回頭瞪了一眼。

是的,是瞪。

但也只是瞪了一眼,他指揮的炮組亂了陣腳,也沒空與頂頭上司打哈哈。他上去連踢帶罵,“說了多少遍了,你們這些狗崽子,豎起耳朵,是聽我說話,不是跟別人一起添亂。”

踹了兩個人,還扶了炮一把,三個炮組總算是恢復了正常。

船長尷尬地笑了兩聲,回頭對楊從先陪着不是,“太尉莫怪,伍四話說不好,手氣也背,但炮當真打得好。”

楊從先也沒發怒,“好了。不算差了,運氣不好。”

大宋海軍成立也不過二十年,火炮上船也不過十來年,有能耐的槍炮長掰着指頭數就那麼幾個,在章惇那邊都掛着名。

十八發一發未中,這個命中率的確難看了點。但在波浪起伏的海上,也不能說做得有多差。

前兩輪試射校射不提,從第三輪開始,每輪都有近失彈,炮彈掀起的水柱都能濺到船上,沒打中的確只是運氣問題。

只是連續六輪發射,兩艘戰艦之間的距離正一點點地拉開,接下最多還有七八輪的機會,逃竄的槳帆船就會超出青州號船首炮的最大射程。不論是技術問題,還是運氣問題,七八輪射擊,是很難將一艘正用划槳前進的戰船給打得慢下來。

前面的那艘槳帆船,掛着遼國的旗號,三根桅杆上的船帆早就降了下來。從船身中探出了四五十支船槳,整齊地一起一落,就像一條被驚出石頭底的蜈蚣,在海面上竄行。

這是遼國爲了對抗大宋進步飛速的造船技術,而發展出來的艦隻。槳帆船在海上短距離衝刺時,即使是最新型的巡洋艦都趕不上——只要槳帆船的船長沒有糊塗到順着風和洋流走。

都是在海上,陸地上的束縛就少了許多。宋遼兩國的船隻在海上發生衝突的情況並不少,通常就是你查我的船,我查你的船,離開時總少不了順一點東西走,商船逃不掉就只能自認倒黴。

還有一些出海後就沒回來的商船,有多少是因爲風浪,又有多少是因爲被對面的海軍給擊沉了,誰都說不清。可以確定的是,後一種情況絕不是謠言,不論是在京東東路的登州,還是在兩浙路的明州,兩個大陸上的海軍基地外,都有銷贓的渠道。

因爲海軍船隻常常客串海盜的緣故,在宋遼兩國海軍勢力交織的海域,基本上沒有私人海盜的生存餘地。

至於在大宋的南方沿海,更沒人敢做海盜。穿行在南方沿海的商船,九成九都屬於福建商會——就連雍秦商會的貨物要從兩廣運出來,也會委託給福建商會旗下的商船隊——不說每艘船上,都至少兩三門火炮、幾十杆火槍,想打劫說不定會被反劫一把,就說即使成功了,一沒有人敢收贓,二來一旦有人敢在老虎頭上拔毛,仁慈的章惇相公,會讓他們早點投胎,以便下輩子能做個好人。

宋遼兩國海軍的艦船常年衝突不斷,貓追老鼠的戲碼時常在海上上演。如果半路上撞上了,少說也會用射程最長的船首炮、船尾炮打個招呼。

在前面逃竄的那艘槳帆船的船長經驗豐富,始終逆風而行,這就逼得在後面追擊的青州號只能走之字形,不斷轉動船帆來借風。

又是一輪發射,兩道水柱騰起,但副槍炮長立刻興奮地叫起來,“命中一艉樓。”

楊從先和船長臉色木然。

除非一炮打斷舵杆那還有些希望,或者是一炮衝進槳手中,否則也不用指望槳帆船的速度降下來。

船長偷眼看了看楊從先,小聲道,“要是兔子炮都換成長炮,說不定就留下來了。”

但楊從先毫無反應。

甲板上,除了船艏船艉的六門長管炮,還有六門設在兩舷的七寸短管榴彈炮——不過在船上,沒人這麼叫,都只叫兔子炮。

安設在主甲板上的這些七寸短管榴彈炮,因爲炮管對口徑的比例——也就是倍徑——要小於下方的各型海軍炮,射程也近了許多。其真正的用處,是用在近舷戰甚至接舷戰上,而且是以霰彈居多,一炮轟出去,對面甲板上就沒人了。

引用楊從先的原話——只要接近了,就像打兔子一樣簡單。

但現在這六門炮就毫無用武之地,距離遠了點。在青州號走之字形的時候,主甲板上安設在兩舷的火炮,的確有攻擊窗口,可就是因爲裝設的是兔子炮,完全夠不到前面的敵人。

前方的四五十隻長槳忽起忽落,跑了有小半個時辰了,也不見慢下來。也許這一趟下來,遼艦艙內的槳手都會被累得吐血,但在半個時辰之內,青州號確定是趕不上去了。

船艏炮又是兩輪發射,其中一輪盡然奇蹟般的三發全中。而另一輪,也命中了一發。但對於逃竄的對手而言,這樣的打擊只是損及皮毛而已。

“前面就是蘇州港了。”

船長又對楊從先道。

半個時辰之後,或許能夠追上,但那樣就可能會進入蘇州港口炮臺的攻擊範圍。

“付德昌,怕了?”楊從先板着臉,反問。

“末將怎會怕?!”青州號的船長付德昌叫了起來,“俺在章相公麾下,幾曾怕過事?!”

章惇的一干老部下,有不少進入了海軍。不過海軍的戰績並不算高。南海艦隊還能打擊一下海盜,在征伐占城的時候,還趁機立了一個大功。而北海艦隊,從成立以來,就只有一兩次小小的衝突,這讓北海艦隊上上下下都憋了一口氣,現在終於有了機會,誰不想爭下一份大功勞。

“就是擔心追上去後。”

遼國的蘇州【大連】就在登州對岸,在自然學會新出的神州概圖上,那一片被稱爲遼東半島的地方,其最南端,便是蘇州。

蘇州港位於蘇州關南,蘇州的老城原是在蘇州關北。但現在因爲蘇州港是遼國的第二大港,同時也是第二大軍港,蘇州新城就搬到了蘇州關南的港口旁。

蘇州港港口炮臺上的海防炮,付德昌倒是不怕。但他的船也打不下炮臺,既然如此,就沒必要頂着炮火往上面衝了。

楊從先望着前方極遠處的海平面上,漸漸浮起的黑影,“伏波將軍和定海將軍可是在蘇州港裡面呢。”

遼國的重型火炮和戰艦,一律都用軍職命名。而定海將軍和伏波將軍兩艘戰艦,就是遼國用來與大宋海軍對抗的海上利器。

如果只計算火力,按照大宋這邊的標準,是在二級戰列艦和三級戰列艦之間。若是一對一,青州號輕鬆硬吃,要是一對二的話,肯定不至於輸,但要贏下來,就要費些氣力。

何況兩艘將軍艦外,還有巡檢船,全都是槳帆船,近距離作戰靈活性很高,真要打起來,說不定連脫身也不是那麼容易。青州號作爲北海艦隊現在的總旗艦,出海時並不是孤身出行,後面還跟着兩艘巡洋艦,只是在追擊的過程中,落到了後面。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能趕上來。

但楊從先的意志,讓付德昌不敢堅持。

走到通話管旁,向全艦發出最高等級的作戰準備。

這是要拼命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蘇州港終於出現在青州號的面前。

前面的遼艦速度漸漸慢了下來,但更稍前一點的地方,遼國的第二大軍港外海處,巡遊的戰艦已經轉向。

桅鬥中的瞭望手緊張向下面報告遼艦的動向。當船首炮再次向之前的敵人開始噴吐火焰,瞭望手大叫了起來,“遼艦出港了,是……是將軍級,是定海將軍……伏波將軍號也出動了。還有巡檢船,六……七……總共十一艘!”

甲板上的海軍官兵們都在等待着楊太尉的命令,楊從先哈哈大笑。

“這才叫孝順兒孫啊,這麼貼心老子。”

“遼狗把菜都端上來了,不吃豈不是要說我們失禮?”

“給我放開了打,文登、鹽城一會兒就追上來了。這盤席面,給老子吃光它!”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四)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二十三章 奉天臨民思惠養(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一)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下)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一)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九十三章 塵囂(二十四)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中)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七)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二十九章 虛實(九)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上)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一十六章 廟堂(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行(下)第一十六章 綺羅傳香度良辰(下)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下)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三)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十二)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三百零二章 不悖(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下)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三)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一)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三)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上)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一)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二)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七)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七)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四)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一百零七章 微雨(十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一)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三)第二百零九章 變故(六)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十)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議(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