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上)

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於成湯。

所謂民主,便是天下萬民之主。《尚書》中的這一句,正是民主二字的緣起。

誰堪爲民主?

殿上一時寂靜,無人迴應,只有趙顥嘶聲竭力的叫喊。

極短暫的冷場之後,章惇立刻接口:“一年以來,天下士民皆知太后臨朝,退北虜,安國事,有安邦定國之功。此乃朝中文武,天下軍民所公認!先帝之崩,事出偶然,縱天子不得無罪,太后豈有罪過?違先帝之命,逆天下人心,荒悖如此,豈能聽國政,立人主?”

章惇成功地連上了韓岡的質問,讓他可以繼續將話題延續下去。

“張參政!”

待章惇話聲一落,韓岡立刻看向張璪。

張璪不敢怠慢,連忙聲明立場,“臣張璪……太祖太宗……列祖列宗在上,臣張璪以全家性命爲誓……”

在韓岡本人、王安石、韓絳、章惇四人接連立誓之後,殿中班直雖不能說全數反對,但也都不會再聽從高滔滔和趙顥的吩咐。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清楚這已經等於是站在宰輔們的一邊。但什麼都不做,遠比去冒風險做出些什麼更簡單。

現在張璪的立誓,就是隻是在表態了。這個時候,容不得文武兩班的重臣中還有人能保持中立。

韓岡卻沒去細聽張璪結結巴巴的誓言,方纔的冷場是怎麼回事?

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卻讓他對這場變亂的起因,終於有了答案。

韓岡偏過頭,蔡確的屍骸還在遠處,血水還在往外涌,地面上的紅黑色漸漸擴大了範圍。

難怪蔡確會參與進來,甚至成爲主謀,難怪石得一、宋用臣會反叛,也難怪趙顥會有那麼大的信心。

正如章惇所言,向太后自聽政後,一切皆無可指摘。可韓岡方纔問誰有資格爲民主,趙顥之子自不能,但從章惇的話可知,就是他也都認爲趙煦沒有資格做皇帝——他攻擊的是太皇太后妄立天子的行爲,指斥的是叛賊們囚禁太后的舉動,對於趙煦本人,則是“天子不得無罪”。

自己知道事情很嚴重,可實際上,整件事比他想象得還要嚴重十倍、百倍。

韓岡微微苦笑,就算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但觀念上看來依然還有着很大的差距。也難怪當初勸說章惇時,他能點頭也只是勉強。而蔡確,更是沒有被自己的言辭所打動。

“……凡脅從者皆放其罪,只誅首惡數人……”

韓岡轉頭望着臺陛之上,太皇太后愣愣地坐在那裡,沒有任何動靜了。

高滔滔自幼生長在宮中,自然知道公然叛亂的下場,就是她能無事,最疼愛的兒子也必然沒有好結果。她能參與到其中,也是對這場叛亂充滿了信心——不,在她的心中,不是叛亂,而是順天應人,撥亂反正。

這三綱五常,這還真的是天條一般。

如果是在千年之後,因盡孝而害了父親的趙煦,反而能博得很多同情——爲他必然要揹負終生的罪。可是在現下,卻是被世人認定是無可饒恕的重罪。

也許自己的堅持是錯了,韓岡想着。他想將自己目標建立在人心的叛離上,卻沒想到對程度的錯判,導致了最惡劣的形勢。這一場叛亂,正是他堅持保留趙煦帝位的結果。

不過,事到如今,必須將錯就錯,堅持到底。

韓岡眼神轉利,望着殿門處,那裡已經聚集了不少守在殿外的班直禁衛。

他心中稍定,看來王中正並不在叛軍之中。

守在殿外的班直,聽到了殿中的變亂,便都趕了過來,但宰輔們接連立誓,卻讓他們大多放棄了支持叛亂,選擇了中立。不過還是有幾個衝了進來,但他們在衆目睽睽之下,衝了幾步,就猶猶豫豫地停下了腳步——他們畢竟心虛,聽了宰輔的誓言,又都起了僥倖的心理。

會有如此可笑的情況,只會是因爲羣氓無首。若有其中有聲望頗高的王中正領頭,不至於如此。

不過有石得一領兵控制皇城,內部又有御龍直的韋四清,蔡確、曾布、薛向更是站在了太皇太后一邊,這場政變想要成功,條件已經足夠了,甚至綽綽有餘。只要封鎖皇城消息兩個時辰,在京所有朝臣就會自己走進大慶殿,向太皇太后和新帝參拜,這真是太容易了。

如果不是自己能夠將蔡確一擊斃命,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反擊的機會。

“……過往之罪皆不論,當下不從逆者即爲有功,事後如有反覆,天地共誅。”

張璪誓言剛落,不待韓岡點名,蘇頌那邊就跟着上去,“列祖列宗在上,臣蘇頌以全家性命爲誓……”

韓岡這時挪了兩步,到了王安石身邊,低聲道:“岳父,須速請郭樞密和張太尉率一部班直出殿。”

韓岡拿起鐵骨朵擊斃蔡確,不過眨幾眼的工夫,再到現在幾名宰輔接連發誓,也就兩三分鐘而已。圍在殿外的叛軍還沒反應過來是正常的。

宮中自有規矩。五重禁衛也都是各有值守範圍。

爲了在朝會前不讓朝臣們警惕起來,最外圍的皇城司親從官,不可能接手寬衣天武和諸班直的崗位。而且皇城司親從官除了鎮壓宮中,還要嚴防有忠心向太后的宮人潛出宮城,也不能分心。

石得一縱知殿中有變,他要將局勢扭轉過來,不可能依靠人心不定的寬衣天武和諸班直,只有調來他手下最爲親信的隊伍。

這就需要時間。

但石得一即使再耽擱,也不可能遲到哪裡。

不能再拖了。

王安石會意點頭,眼下在殿中的宰輔們,以他名位最高,威望也是無人可比。要指使郭逵和張守約,他遠比韓岡合適的多。

韓岡總不能拿着鐵骨朵去命令兩名位於軍中最高位的將帥,逼文臣發誓還是簡單點。

“郭逵!張守約!”待蘇頌誓聲一落,王安石隨即發話,點起了兩名老帥,“吾恐禁衛諸軍,尚不知殿中賊亂已平,你們和韓岡一起出去,曉諭衆軍。兩班宰輔皆已立誓,從者皆放罪,只誅首惡石得一一人。”

韓岡只讓王安石找郭逵和張守約一起出去,安撫軍中,也讓他們兩人互相監視。這時候,事關軍權,決不能有半點大意。但王安石又加了一個韓岡,這樣的安排,更能讓各方面更放心。殿內的局面,也不需要韓岡了。

“是。”韓岡點頭,對身邊的李信道,“讓二大王閉嘴……別傷他性命。”

李信過來後,就守在了韓岡的身邊。聽了韓岡的吩咐,他卻猶豫起來,“三哥……”

“沒關係。”韓岡急急催促着,“別耽擱了。”

李信點點頭,擡手就將御龍直的都虞候韋四清腿上的長劍拔起。這是他衝過來時順手劈翻了一名班直,順手搶到的,救了韓岡,也決定了成敗,否則事情將敗壞得無法想象。

腿上的長劍被拔起,韋四清啊的一聲慘叫,痛醒了過來。李信擡腳一跺,又把他踹暈過去。左劍右刀,李信直接就上去了。

“殺了他。石得一,還不快來護駕!”

趙顥的嘶喊,在殿內羣臣耳中已經只剩噪音。

“他也配姓趙。”王厚衝着趙顥啐了一口,轉頭道:“玉昆,我陪你去。”

韓岡搖搖頭:“處道,你護着平章。”

說着便追着郭逵和張守約往殿門處跑去。

郭逵聽到王安石的命令,沒有猶豫,便立刻往殿門處過去。

而張守約多吼了一聲,“還有份忠心,跟着老夫來!”

先是兩三人,然後五六人,之後十幾人,當耽擱了幾句話的韓岡趕過來的時候,殿中大半班直都已經追隨在郭逵和張守約的身後,就連殿外的班直禁衛,也幾乎都投到了兩人的麾下。

除了半隻,還有十幾名自覺勇武有力的武官,都是站在大慶殿上的,至少也是正從七品的諸司使,卻一個個跟着出來,要爭一份功勞。

韓岡走到門前,就看着張守約在點派人馬,這裡面他人頭最熟,郭逵在旁邊看着。突然又聽到背後有人喊。

“韓相公,韓相公。”

什麼時候韓絳過來了?

韓岡驚訝地回頭,卻見兩人跑到了面前,然後被想要討好韓岡的幾名將領給攔住了。

其中一人正是被韓岡搶了武器的禁衛,他手上還有韓岡的官袍,與另一個拿着韓岡官帽和腰帶的同伴,小跑着追了過來。

被攔在人羣外,兩人賠着笑,將韓岡的衣袍和帽子遞過來:“韓相公,這衣服還是先穿上吧。”

韓岡接了過來,沒有官袍也的確不像樣。

就在大慶殿門口,韓岡穿戴起自己的衣服。只是久被人服侍,他連自己穿衣服都不那麼順手了。

那兩位御龍骨朵子直的禁衛和幾名將領見狀,連忙幫着打下手,整理好韓岡的衣袍,戴上長腳襆頭,圍上腰帶。

韓岡這邊穿着衣服,而皇城司的人馬這時候正趕了過來。

人數多達四五百,衝過大慶殿前的廣場,直奔正門而來。

而衝在最前面的二三十人中,正有石得一的身影。

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八)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三百零六章 不悖(十)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四)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中)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二)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一)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下)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二)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九)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七)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九)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京師(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四十七章 南北(七)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議(二十九)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三)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上)第九章 君臣(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十二)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五)第四十七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四)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並行(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八)第三十一章 馬鳴蕭蕭辭舊歲(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狂浪(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一)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二)第五十三章 南北(十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議(九)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上)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三十六章 不意吳越竟同舟(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二)第六十三章 宴火(五)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一十九章 廟堂(十)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中)